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画概论(动画概述)

动画概论(动画概述)


娱乐性
商业性
教育性
制作性
假定性
综合性
抽象性
1 2
动画家埃米尔·科尔的动画片则 致力于动画视觉表现力的挖掘, 极富个性和自由创作精神。
是中国对动画的称谓,是 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 折纸片的总称。
是英文cartoon的音译,是 漫画和夸张。
狭义上是指电影镜头语言 绘制的漫画;广义是指动 画和漫画两种艺术载体的 总称。
使用逐格拍摄的方法,使 木偶等没有生命的事物产 生看起来象有生命一样运 动的电影。
“幻透镜”(旋转画盘)
“机 变焦实用镜
光学影戏机 摄影技术的诞生
1898年,艾伯特· E ·史密斯发明了让摄影机一格 一格把画面拍摄下来的技术。
1894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综合他人的成果及 自己的研究,发明了集摄影、洗印、放映的多用 电影器械
爱德华·麦布里奇首先将一套马连续奔跑的照片搬上了 幻透镜,随后又改良了艾米尔·雷诺的装置,世界上 “第一架动态影像放映机”诞生了。
二、动画雏形
1、16世纪,手翻书
2、“魔术幻灯”
17世纪,欧洲教士阿瑟纳修斯·科歇尔就发明了“魔术幻灯”。 在中国,制作巧妙的“走马灯”和“皮影戏”成为与动画最 为接近的发明。“皮影戏”是汉代发明的一种光源从幕后照 射的影子戏,和魔术幻灯系列发明光源从幕前照射的方法技 术虽然有别,但原理基本相同。
似动现象
1906年,法国人埃米尔·科 尔运用摄影机上的停格技术, 用负片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 动画影片《幻影集》。
1906年,英国的斯图尔特·布莱克 顿于拍摄了在黑板上画的《滑稽 脸的幽默相》这一粉笔脱口秀被 公认是世界上第一部动画影片。
1911年美国的温瑟·麦凯的《小尼 摩》,并亲自一格格着色,动画 从此有了颜色。 1914年,麦凯推出了《恐龙葛蒂》 动画史上的第一部纪录片《路斯 坦尼亚号的沉没》。
数数看,有 几个黑点
方法如下: 1.注视右图,中心四个黑点15 秒 — 30秒钟!(不要看整个图片,而 是只看那中间的4个点!) 2.然后朝自己身边的墙壁看 (白色的墙或白色的背景) 3.看的同时快速眨几下眼睛, 能看到什么?
4、幻盘(“魔术画片”) 5、幻透镜(旋转画盘)、 “西洋镜”(回转画筒)等工具。
一、动画的产生 动画起源于人类对记录运动过程的渴望。 1、动画现象:
阿尔塔米拉洞穴 中奔跑的野牛
达·芬奇的人体比例图
• 2、动态画面的追求
古埃及壁画上“摔跤”的故事
舞蹈纹彩陶盆
重叠性 在同一个物体上表现连续 绘画 动作的不同位置
连续性 绘画
不同的场景联系在一起, 使用多幅连续的的平面去 表现运动的空间和时间状 态。即物体的运动过程。
人眼的视网膜在物体被移动前 可能有1秒左右的停留,如果 这个形象的动作有足够的速度, 观众看静止的画面仍然有运动 的感觉
1824
彼德· 马克· 罗杰特
形象在视网膜的停留时间根据原始 物象的强度、颜色、光度强弱和历 史长短而变化。在物体表面照明亮 度适中的情况下,形象在视网膜上 的平均停留时间为1/3秒,确切地 说是34%秒。
1828
约瑟夫·普拉托
视觉 暂留
由于外界刺激物引起的感觉并不随刺激物的消失, 往往保留短暂的时间,这种现象叫“视觉暂留”
刺激不再作用时,还保留着的感觉叫做“后象”。 后像有正负两种。
负后象:长时间地注视一支亮着的日光灯,闭 上眼睛后有一条黑色的灯 正后象:瞥一眼日光灯立刻闭眼,这个光点好 象在眼前闪现
1913 年 , 第 一 个 动 画 公 司 在 纽 约成立,拉武·巴瑞精心为自己 的动画片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 的定位系统,为以后动画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
1 2
1915年,美国人埃尔·赫德发现透明 的赛璐珞片可用来替代以往的动画纸, 最终使动画电影实现了大规模生产。
温瑟·麦凯《恐龙葛蒂》和 第一部以动画表现的纪录 片《路斯坦尼亚号的沉没》 都代表了当时动画片艺术 的最高水平,并取得了良 好的商业回报。
1877年,法国人艾米尔·雷诺研制出 “光学影戏机”,成为世界上最早放映 动画片的人。
1823年,法国人尼埃普斯《窗外》, 拍摄时超过8小时的暴光。
1、动画原理的研究 1)视觉生理作用:视觉暂留原理 2)视觉心理作用:似动现象 2、动画原理的运用 1)动画原理的早期运用—视觉玩具与器物 2)动画原理运用的重大成就---现代动画和电影和诞生 19世纪初,艾米尔.雷诺 光学影戏机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