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奇加压气化炉的正常操作调整与故障处理

鲁奇加压气化炉的正常操作调整与故障处理

最小负荷;增加汽氧比操作;短时增加炉篦转速以破坏 风洞;检查气化炉夹套是否漏水。当煤气中O2含量超过 1%(体积分数)时气化炉应停止处理。
② 气化剂分布不均 :气化剂分布不均由灰或煤堵塞炉
篦的部分气化剂通过或布气孔所造成,其现象及处理方 法与炉内沟流现象基本相同。以上措施无效时,气化炉 应停炉进行疏通清理。
(5) 炉篦、灰锁上、下阀传动轴漏气 原因:润滑油供油不足。 处理:检查润滑油泵是否正常供油;检查注油点 压力;检查润滑油管线是否畅通,调整油泵出口 压力,以满足各方面传动轴填料润滑要求。
①负荷高、汽氧比过大:其现象为气化炉出口温度高、 细灰、灰量小、此时应降低气化炉负荷,降低汽氧比。 ②炉内结渣严重:按炉内结渣现象进行处理。
③后序工号用气量大,使其炉内气流速度加快,床层 压降增大:此时应减少供气量,维持好气化炉的操作 压力;
④开车过程中压差高,在低压时通入气化剂量过大, 开车时加煤过多;应减少气化剂通入量,转动炉篦松 动床层。 ⑤炉篦布气堵塞:若发现此问题,气化炉停炉处理。
6、煤锁操作 (1) 煤锁上、下阀的严密性试验:煤锁上、下阀的工作 环境比灰锁条件好,但其严密性试验也很重要。只有 保证煤锁上、下阀关闭严密,才能保证煤锁向气化炉 正常供煤。煤锁上、下阀的严密性试验方法和要求与 灰锁上、下阀相同,可参照进行。 (2) 煤溜槽阀的开、关 :加压气化炉的煤溜槽阀是控制 煤斗向煤锁加煤的阀门,以前为插板式,第三代炉以 后改为圆筒型,不论改为何种结构形式的煤溜槽阀, 其关闭后都与煤锁上阀之间有一定的空间,该空间用 于煤锁上阀开、关动作,以使上阀关严。所以操作中 要注意:在一个加煤循环中,煤溜槽阀只能打开一次, 以防止多次开关上阀动作空间充满煤后造成上阀的无 法关严,而影响气化炉的运行。
② 原料煤的灰熔点。在灰熔点允许的情况下,汽氧比应尽可
能降低,以提高反应层的温度。煤中灰熔点发生变化时应及时 的调整汽氧比。
③ 煤气中CO2含量。煤气中CO2含量的变化对汽氧比变化最敏 感,在煤种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煤气中CO2含量超出设计范围应 及时调整。
由于汽氧比的调整对气化过程影响较大,稍有不慎将会造成
7、不正常的现象判断与故障处理
(1) 炉内结渣 现象:排出灰中有大量渣块,炉篦驱动电机电流 (液压电动机驱动时为液压压力)超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气中 CO2含量偏低。 原因:①汽氧比过低;②灰熔点降低;③灰床过低; ④气化炉内发生沟流现象。 处理方法:①提高汽氧比,使汽氧比与灰熔点相适 应;②降低炉篦转速、使其与气化炉负荷相适应; ③提高汽氧比,气化炉负荷,短时提高炉篦转速以 破坏风洞。
(3) 炉内火层倾斜
现象:气化炉出口煤气温度高,灰渣中有未燃 烧的煤。
原因:原料煤粒度不均匀,炉内料层布料不均; 炉篦转速过低,排灰量不均。 处理:气化炉降负荷,短时加快炉篦转速,若无效 应熄火停车处理。
(4) 气化炉夹套与炉内压差高 夹套与炉内压差过高时 会造成夹套内鼓,当发现压差高时,应立即检查处理。 检查下列问题。
② 当灰锁压力充压至1.0MPa时,停止充压,检查下阀严 密性,检查方法和标准与上阀相同。
灰锁上、下阀的严密性实验压力必须按要求是压力进行, 即实验时上、下阀承受的压差ΔP为1.0MPa,这样可以及时 发现阀门泄露,及时处理,以延长上、下阀的使用寿命。
5、灰锁膨胀冷凝器的冲洗与充水
对于灰锁设有膨胀冷凝器的气化炉,其充水与冲洗 的正确操作很重要。灰锁泄压后,应按规定时间对 膨胀冷凝器底部进行冲洗,以防止灰尘堵塞灰锁泄 压中心管。冲洗完毕后应将膨胀冷凝器充水至满位 后,充水时应注意不能过满或过少,过满时水会溢 入灰锁造成灰湿、灰锁挂壁,影响灰锁容积;过少 则在灰锁泄压时很快蒸发,造成灰锁干泄,导致灰 尘堵塞泄压中心管,使灰锁泄压困难,所以必须正 确掌握冲洗与充水量,以保证灰锁的正常工作。
下问题。 灰锁上、下阀严密性实验。灰锁上、下阀能否关闭严密性
是灰锁操作的关键。一般关闭时应重复开、关几次,听到清 脆的金属撞击声时说明已关严。在泄压、充压的过程中应按 操作程序进行阀门的严密性实验,实验方法如下:
① 当灰锁压力泄压至2.0MPa时停止泄压,检查上阀严密 性,查看灰锁压力是否回升。若在规定时间内(5s)压力回 升大于0.1MPa,则说明上阀泄露,应充压后再次关闭;若在 5s内小于0.1MPa,说明上阀关闭严密。
炉内结渣或细灰,严重时会烧坏炉篦,所以,汽氧比的调整要 小心谨慎,幅度要小,并且每次调整后要分析煤气成分及观察 灰的状况。 氧气纯度发生变化时汽氧比也应相应的进行调整。
3、气化炉火层位置控制 炉内火层位置的控制非常重要。判断火层位置应
根据气化炉工艺指标与经验综合而定。火层过高(即 火层上移)使气化层缩短,煤气质量发生变化,严重 时会造成氧穿透,即煤气中氧含量超标,导致事故发 生;火层过低则会烧坏炉篦等内件。火层的控制主要 通过调整炉篦转速、控制炉顶温度与灰锁温度(即炉 底温度)来实现。
(2) 气化炉出口煤气温度与灰锁温度同时升高:如果气 化炉出口煤气温度与灰锁温度同时升高,并且超过设计 值。应立即进行以下检查和分析。
① 气化炉出现沟流,沟流现象如下:气化炉出口煤气 温度高,且大幅度变动;煤气CO2含量高;严重时粗煤气 中氧含量超标;排出灰中有渣块和未燃烧的煤。
如果出现上述现象,采取以下措施处理:气化炉降至
2、汽氧比的调整 汽氧比是气化炉正常操作的重要调整参数之一。调整汽氧比,
实际上是调整炉内火层的反应温度,气化炉出口煤气成分也随 之改变,改变汽氧比的主要依据如下:
① 气化炉排出灰渣的状态即颜色、粒度、含碳量。灰中渣块
较大、渣量多说明火层温度过高,汽氧比偏低;灰中有大量残 碳、细灰量较多无融渣说明火层温度过低,汽氧比偏高。
火层位置控制应综合炉顶与灰锁温度来调整: ① 炉顶温度升高,灰锁温度降低时,应提高炉篦转 速,加大排灰量,使炉篦转速与气化炉负荷相匹配; ② 炉顶温度下降,灰锁温度升高,应降低炉篦转速, 减小排灰量; ③ 炉顶温度与灰锁温度同时升高时,说明炉内产生 沟流现象,按处理沟流现象的方法进行调整。
4、灰锁操作 灰锁操作对气化炉的正常运行影响较大。操作中应注意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