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编鄂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童年读《水浒传》》教案

精编鄂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童年读《水浒传》》教案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童年读《水浒传》》教案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12个生字,认识10个字。

注意多音字“传、供”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查找资料,了解水浒人物故事与同学交流,感受阅读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情感,并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阅读乐趣。

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水浒传》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识《水浒传》1.播放《好汉歌》,出示水浒108将人物图,调动人物情绪。

2.展示《水浒传》全套书。

让学生谈谈对《水浒传》有些什么了解,说说自己喜欢的水浒人物。

3.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悟1.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字词的自学情况。

注意多音字“传、供”的读音。

3.指名学生读课文,正音。

想一想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有何不懂之处?4.指名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质疑。

师适时小结。

三、探究学习1-3自然段1.学生默读课文1-3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爱上读《水浒传》的?勾画出重点词,特别是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

2.同桌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讨论。

4.指导学生朗读,教师评点,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重点体会:百听不厌好奇破涕为笑四、学习生字1.学生自己观察生字,识记生字。

2.学生按字的结构给生字归类。

3.同学上台当老师,全班交流。

4.重点指导书写:套烧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3自然段,了解了作者是如何爱上《水浒传》的?今天我们继续探讨他是怎样读《水浒传》的。

二、探究爱读《水浒传》1.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从文中的那些句段,可以体会出“我”爱读《水浒传》?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4-5自然段后汇报学习成果。

3.想象画面,深入体会“爱读”。

4.品读“武松打虎”的细致描写,以第5自然段的描写为剧本,小组排演“武松打虎”小短剧。

5.感情朗读,读出“我”的痴迷与喜爱,感受阅读水浒传的愉悦。

三、说《水浒传》论《水浒传》1.学了这篇课文,你的收获?2.简介水浒及作者。

启发学生谈感受。

四、作业。

《水浒传》是本极有魅力的书,还有许多英雄好汉等着我们。

课后请同学们阅读《水浒传》,完成以下作业。

可选作。

1.准备一个水浒英雄人物的小故事,在班上说给同学听。

2.写一篇论水浒英雄的小练笔。

3.办一期以“水浒英雄人物”为主题的小报。

篇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会写10个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水浒传》的喜爱。

4.学习作者通过具体情节、事例描写来反映人物内心情感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查阅工具书,理解字词。

2.通过朗读、默读、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通过默读、感悟作者童年时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4.通过品读具体情节、事例、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童年时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具:录音、灯片。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朗读、默读,适当点拨,在读中体会、领悟、理解。

教学流程:一、揭题导入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生字新词。

2.同桌互读课文,检查。

3.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读。

4.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默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事?三、合作探究1.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2.默读课文,画出足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在旁边做上简单的批注。

3.自己读一读所画的句子。

4.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四、熟读课文五、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交流读书感受1.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体会到作者喜欢读《水浒传》?01)学生交流。

02)出示重点语段。

“九岁时,我读四年级了,⋯⋯我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尽管有些字还不认识,⋯⋯看下去。

”“津津有味”是什么意思?从“尽管⋯仍然⋯”这两个分句中体会到了什么?“早上在晨曦中⋯⋯看个没完。

”从中得到的体会。

(3)自由读这些重点语段。

二、质疑探究1.质疑:文中的第1、2、3、6自然段,与文章中心有什么关系?2.学生交流。

3.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围绕一个中心选材,有条理地组织材料,叙事结构完整,前因后果,交代得清清楚楚。

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三、指名口述作者的写作思路四、小结篇三教学重点:读通课文。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标出不懂的内容,准备质疑。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导析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们喜欢读书吗?说说你曾读过了哪些有趣的书籍。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自己童年读浒传》的文章。

(板书课题:童年读《水浒传》)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不理解的词语查一查字、词典。

2.思考:全文写了什么?3.有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4.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下列词语)(1)生字词:读一读下列词语。

水浒传特别搬秦叔宝身材魁梧赤手空拳破涕为笑毕竟生辰纲(2)读准下列多音字:水浒传好奇吞没答应曲折天分赤手空拳(3)理解下列词语:百听不厌破涕为笑迫不及待豪情壮举毕竟赤手空拳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天分观摩(4)课文主要内容:课文写了"我"童年读《水浒传》的故事,表达了"我"对这本书的喜爱之情。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0,各拟一个小标题更好。

2.想一想,从这些内容中,你明白了什么?3.学生默读。

边读边做笔记或批注,以备交流。

四、熟读课文五、指导书写本课生字,抄写生词六、课堂小结板书设计:25童年读《水浒传》水浒传好奇吞没答应曲折天分赤手空拳课题:25童年读《水浒传》第二课时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精读课文。

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自读自悟,知道"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从中感悟"我"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童年时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导析法教学过程:一、交流读书收获(能拟出小标题更好)1.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1)武松打虎,百听不厌;(2)盼望长大,能读《水浒传》;(3)答应买书,破涕为笑;(4)买来新书,爱不释手;(5)细读《水浒传》,无比喜悦;(6)成绩提高,读书有益。

2.小结: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作者就是这样写了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脉络非常清楚。

3.质疑释疑。

二、引导精读,自读自悟1.那么"我"究竟是怎么读《水浒传》的呢?请找到相关的自然段,读一读。

2.重点学习第4,5自然段。

(1)指名读。

(2)回答,‘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3)课件出示语句,品读感悟:①尽管有些字还不认识,有些内容还不理解,我仍然津、津有昧地看下去。

(从中感悟到作者非常喜欢《水浒传》这本书)②早上在晨曦中看,晚上在煤油灯下看,放学回来的路上,还坐在草地上看个没完。

师生配合读这句话,学生谈体会。

(作者不分时间、不分地点,抓紧一切时间看,说明沉迷其中,对《水浒传》的达到痴迷的程度)3这一段,我反复读了好几遍。

,从"反复"一词中,你又体会到什么?(读的次数多,读得细致)(4)把这些语句反复读一读,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

三、引导质疑,感悟表达方法1、结合课题,引导质疑。

课题是:童年读《水浒传》那么课文只写第4,5两个自然段的内容不就行了吗?课文的第1、2,3,6自然段与中t关吗?2、学生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本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3.教师小结:摞文通过写童年的"我"读(水浒传》的情形,表达了"我"对这部书的喜爱之情。

从文章的每个自然段都能体会安丁才《水浒传》的喜爱。

第1,2自然段是"我"爱上《水浒传》的前因;第3自然段写了"我"为《水浒传》而哭笑,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第6自然段是"我"读《水浒传》后的好处,交代了"我"爱读《水浒传》的后果。

文章围绕中浑然一体,所以少了哪一段,都不完美。

作者用具体的事例和细节描写,来反映"我"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这种表达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四、拓展延伸1.爱读书吧!读书会让我们受益无穷。

请大家课外读一读《水浒传》这一名著。

2.童年的你读过哪些文学书?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五、课堂小结由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25童年读《水浒传》武松打虎,百听不厌;盼望长大,能读《水浒传》;答应买书,破涕为笑;买来新书,爱不释手;细读《水浒传》,无比喜悦;成绩提高,读书有益。

关注我实时更新最新资料本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教学后记:通过这篇课文可以告诉学生:热爱阅读、坚持阅读,不仅能丰富生活,而且能提高语文素养。

关注我实时更新最新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