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
气 质
Temperament 是指个人典型的 表现于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和稳 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点等 动力方面的特点。
气质类型和特点
多血质 胆汁质 黏液质 抑郁质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 四种体液 ●黄胆汁 ●血液 ●粘液 ●黑胆汁
气质在管理实践中的作用
气质无好坏 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和 成就高低 影响人的活动效率、情感 和行为
现实型 偏好需要技能、力量、
协调性的体力活动。
研究型 偏好需要思考、组织
和理解的活动。
社会型 偏好能够帮助和提高
别人的活动。
传统型偏好规范、有序、
清楚明确的活动。
企业型 偏好能够影响他人
和获得权力的言语活动。
艺术型 偏好需要创造性表达的、
模糊的、无规则可循的活动。
画家,音乐家,作家,室内装磺设计师
角色沟通练习:
埃里克森的 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1、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发展 自我的作用不仅仅是调和本我和超我, 更是一种发展的积极力量。 强调自我、社会文化因素在个性发展 中的作用。
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2、同一性渐成说 个性发展经历几个固定不变的阶段, 在每个阶段内,都有一个中心发展任务 8个发展阶段,解决8对矛盾
第二章 个体行为
如何理解 人的行为 呢?
学习要点:
1、能力、个性、气质与管理 2、影响知觉的因素 3、归因理论 4、态度的三要素和改变态度的三个 阶段 5、员工满意度与工作绩效
我国古代圣智之人的察人之法
孔子 提出对人的行为的七种测试方法:
忠诚、礼仪、能力、智慧、气节、品性和操守
远使之而观其忠 近使之而观其敬 烦使之而观其能 卒然问焉而观其知 告之以危而观其节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委之以利而观其守
错 觉
1)含义:是对外部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2)常见的错觉现象: A、视错觉 B、时间错觉 C、其他错觉
米勒· 莱尔幻觉:哪条红线更长? 两条红线完全等长。
这 些 是 完 全 的 正 方 形 吗 ?
鲁宾的面孔 /花瓶幻觉: 你看的是一 个花瓶还是 两个人的头 的侧面像
社会知觉
对人的知觉。 主要包括: 对人的知觉 人际知觉 自我知觉
(1)满意度与生产率 早期的研究中,满意度与生产率成正相关。 但后来的研究表明,这种相关并非如此简单。 (2)满意度与缺勤率 一种稳定的消极关系,中等相关 (3)满意度与流动率 呈负相关
员工如何表达他们的不满
积极性
退出
破坏性
建议
建设性
忽略
消极性
忠诚
工作投入— 指员工认可自己的工作,主 动参与工作,认为工作绩效对自己的个 人价值很重要的程度。
智商
知识:通过学习、实践等活动所获得的理 论与经验。 技能:在智力、知识的支配和指导下操作、 运用各种物质与信息资源的能力。
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1、生物因素 2、环境因素 3、个体实践因素 4、智力与非智力因素
个 性(personality)
定义: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经常 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和品质的总和。
组织承诺
一般指个体认同并卷入一个组织的强度。 是一种“心理合同”。 个体确定了与组织连接的角度和程度, 特别是规定了那些正式合同无法规定的 职业角色外的行为。
组织承诺的种类
1、感情承诺:(波动性) 2、继续承诺: 影响因素主要有受教育
程度、所掌握技术应用范围、改行的可能 性、个人对组织的投入情况、福利因素、 居住时间长短等
B型人格表现
从来没有时间上的紧迫感 认为没有必要表现或讨论自己的成就和 业绩 充分享受娱乐和休闲 充分放松而不感到内疚
霍兰德职业类型的六边形模型
现实型
研究型
常规型
艺术型
企业型
社会型
类 型
职业范例 机械师,钻井操作工, 装配线工人,农场主 生物学家,经济学家 数学家,新闻记者 社会工作者,教师, 议员,临床心理学家 会计,业务经理, 银行出纳员,档案管理员 法官,房地产经纪人, 公共关系专家,小企业主
个性的5维度(Big Five)
巴里和芒特(1991) 外倾性 随和性(易相处性) 责任心(谨慎程度) 情绪稳定性 (情绪适应性) 经验的开放性
主要个性特质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控制点 马基雅维里主义 自尊 自我监控 冒险性 A型人格
A型人格表现
运动、走路、吃饭节奏很快 对很多事情的进展速度感到不耐烦 总是试图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 无法处理休闲时光 着迷于数字,他们的成功是以每件事中自 己获益多少来衡量的
诸葛亮 提出“七观”法,内容涉及:
志、变、识、勇、性、廉、信
这七项考察内容分别为: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3
第一节 个体行为的基础
人的行为模式
刺激 个体心理 特征
对刺激的 个人解释 行为反应
价值观的分类
理论型:重视以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寻求真理 经济型:重视有效和实用 审美型:重视外形与和谐匀称的价值 社会型:强调对人的热爱 政治型:重视拥有权力和影响力 宗教型:关心对宇宙整体的理解和体验的综合
态度
是个人对某一客观对象所持的评 价与行为倾向。 态度是一种心理倾向,带有感性 色彩,带有价值观的特点
个性的决定因素
遗传 环境(成长的文化背景、早年的生 活的条件、家庭朋友和社会群体的 规范等) 情境(不同的情境要求一个人的个 性表现出不同的侧面)
个性的特征
差异性 倾向性 稳定性 整体性 社会性
个性发展的理论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
影响降低不协调的愿望
导致不协调的因素的重要性 个人认为他对于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 不协调可能带来的后果
工作满意度
工 作 态 度
工作投入 组织承诺
工作满意度指个人对他所从事工作 的一般态度。
决定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心理挑战性的工作 公平的报酬 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融洽的同事关系 人格与工作的匹配
满意度对员工绩效的影响
3/任务难度(稳定) 4/机遇状况(不稳定)
不同的归因对激发成就、促进努力的作 用不同
基本归因错误:低估外部因素的影 响而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 自我服务偏见:将成功归于内因, 将失败归于外因。
第三节 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价值观
是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 和重要性的评价、看法,是个人对 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状态的 一种持久信念。
3、规范性承诺:
复习思考题:
1、基本名词:能力、气质、个性、态 度、知觉 2、简述与工作相关的三种态度? 3、简述归因理论? 4、简述影响知觉的因素?
5、同一性获得对同一性混乱(青少年期) 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人早期)
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人中期) 8、完善感对失望感(老年)
自我同一感
自我同一感(或同一性)是关于自己是 谁,在社会中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 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 理想中的人的一连串感觉。
自我同一感的形成与先前各阶段中建立 起来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动感、勤奋 感有直接关系
意义: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强调家
庭关系和早期经验对儿童人格健康发展 的意义,尤其是提供了一个理解儿童情 感问题的理论框架。他是第一个强调早 期经验对后期发展意义的心理学家。
简评
局限: 第一,该理论过分强调性的作用; 第二,弗洛伊德理论的某些方面不具有
跨文化的普遍意义,如恋母情结在某些 原始部落中就没有; 第三,没有直接研究儿童,但却建立了 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他也正因为这一 点而备受质疑。
第二节 知觉
含 义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是比感觉更高一级的反映形式。 可以定义为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 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 过程。
知觉特性 选择性 理解性 整体性 恒常性
影响知觉的因素
1)客观因素:(知觉对象) 新奇、运动、声音、大小、背景、 临近 2)主观因素:(知觉者) 态度、兴趣、需要与动机、个性、 情绪、经验 3)情境(时间、工作环境、社会环境)
社会知觉误区
选择性知觉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晕轮效应 对比效应 刻板印象 投射 自我实现预期(皮格马利翁效应)
归因理论
高 一致性 低 个体的行为 区别性 高 外部
内部
外部
低
一贯性 高
内部
内部 外部 归因
低
观察 解释
练习:
分析一名员工上班迟到的原因
归因因素
1/个人能力大小(稳定) 2/个人努力程度(不稳定)
刺激反应机理
刺激
知觉
学习
个性
能力
动机
行为
绩效
评价与奖惩
个体行为与绩效模式 (华莱士)
个体行为--影响因素结构图
人格 工作 要求 绩效 标准
态度
能力
个体行为
知觉
价值观
组织环境 与政策
个体绩效
个体 有效性
个性行为特征
1、目的性 2、社会性 3、自主性 4、连续性 5、持久性 6、可塑性
能力
含义:ability 是人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 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 两种含义: 一是指实际能力,即个人已经具备并表现 出来的能力(achievement),是个人先天 遗传基础加上学习的结果; 二是潜在能力,即个人将来可能发展并表 现的能力,又称为“性向”(aptitude)
能力的构成
1、体质能力生理素质 力量因素 灵活度因素 其他因素
2、心理素质:指人的心理成熟程度。
情商
自我把握的能力
自我意识 控制情绪 自我激励 对他人的感知能力 理解他人的情绪 富有同情心 能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 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人际关系/ 领 导/ 可信度(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