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腹部评估
2011-5-10
腹部评估
28
n 概念及触诊方法 n 原因:腹膜壁层受到炎症刺激,多见于腹内脏
器病变累及临近腹膜。
n 腹膜刺激征:临床上将压痛、反跳痛、腹肌紧 张合称为“腹膜刺激征”,是腹膜炎症病变的 可靠体征。
2011-5-10
腹部评估
30
n 正常人,尤其是体型消瘦者腹腔内某些 正常器官可以被触及,应与病理性包块 鉴别。
腹部评估
44
(三)叩诊
1、叩诊法:腹部叩诊多采用间接叩诊法。 (1)腹部叩诊音:
正常情况下,除肝、脾、增大的膀胱 和子宫所占据的部位及两侧腹部近腰 肌处叩诊为浊音外,腹部其余部位均 为鼓音。
(三)叩诊
2、肝叩诊
肝上界叩诊
肝下界叩诊
(三)叩诊
扩大
缩小 上移 下移
2、肝叩诊
肝癌、肝脓肿、肝炎、肝瘀血 及多囊肝等
(二)触诊
内容
腹壁紧张度 压痛和反跳痛
脏器触诊
肝脏触诊 脾脏触诊 胆囊触诊 膀胱触诊
2011-5-10
腹部评估
27
n 若抓捏腹壁疼痛加剧说明病变来自腹壁,否则 起源于腹腔内
n 常见压痛点: ①胆囊压痛点:位于右腹直肌外缘与肋缘交界处 ②阑尾压痛点: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 1/3交界处,又称McBurney点
二、腹部评估内容 (一)视诊 1. 腹部外形
(2)腹部凹陷
舟状腹
二、腹部评估内容
(一)视诊 2. 呼吸运动
腹壁随呼吸而上下起伏,即腹式呼吸运动。 当腹膜有炎症时,腹式呼吸运动受限,腹式呼吸消失
二、腹部评估内容
(一)视诊 3. 腹壁静脉
血流方向的检查(指压法)
二、腹部评估内容 (一)视诊 3. 腹壁静脉
波
皮疹、 色素、
腹纹 等
二、腹部评估内容 (一)视诊 腹部外形
二、腹部评估内容 (一)视诊 腹部外形
(1)腹部膨隆 全腹膨隆 ①腹腔积液:仰卧位腹部两侧膨隆称为蛙腹,随体位变化
二、腹部评估内容
(一)视诊 1. 腹部外形
(1)腹部膨隆 1)全腹膨隆 ②胃肠胀气,见于肠梗阻、肠麻痹 ③巨大腹腔内包块,见于巨大卵巢肿瘤
正常时,脐水平线以上的腹壁静脉,血流自下而上 脐水平线以下的腹壁静脉,血流自上而下 (1)腹壁静脉曲张的病因
― 门静脉高压 ― 上腔静脉回流受阻 ― 下腔静脉回流受阻
二、腹部评估内容
3. 腹壁静脉
(2)不同病因的腹壁静脉曲张的特点 门静脉阻塞静脉血流方向分布
血流特点:
以脐为中心向四周伸展,于脐部可见到 一簇曲张静脉向四周放射。
呈球形,不随体位变化
二、腹部评估内容
腹围测量: 方法:排尿后平卧,用软尺经脐绕腹一周,所得周长为 脐周腹围,以cm为单位。
二、腹部评估内容
(一)视诊 1. 腹部外形
(1)腹部膨隆 2)局部膨隆
注意鉴别腹腔内或腹壁肿瘤: 患者仰卧,双手置于枕后,做抬头起坐动作,若 肿块更加明显,说明在腹壁上;若不明显或消失,则 肿块在腹腔内。
度 临 脾缘不超过肋下2cm,
脾 中 床 但在脐水平线以上者 大 度意
义
高
超过脐水平线或向右超
度
过前正中线者
脾肿大分度
腹部评估
41
腹部评估
42
腹部评估
43
1. 触诊方法 n 单手滑动触诊
n 检查者以左手自脐开始向耻骨联合方向触摸。
2. 正常情况 n 膀胱不易触及。
3. 异常情况 n 膀胱增大:提示尿潴留。
。
二、腹部评估内容
4. 腹壁皮肤
(1)皮疹 (2)色素 (3)腹纹 (4)瘢痕 (5)疝
二、腹部评估内容 5. 胃肠型和蠕动波
n 正常人一般看不到胃肠型和蠕动波 n 见于胃肠道梗阻 n 肠麻痹时,蠕动波消失
二、腹部评估内容
5. 胃肠型和蠕动波
胃型及胃蠕动波:左肋 缘下向右缓慢推进的蠕 动波;或逆蠕动波。 见于:幽门梗阻
二、腹部评估内容 3. 腹壁静脉
(2)不同病因的腹壁静脉曲张的特点 下腔静脉阻塞静脉血流方向分布
血流特点: 分布在腹壁两侧,有时 在臀部及股部外侧,脐 上脐下均向上。
二、腹部评估内容 3. 腹壁静脉
(2)不同病因的腹壁静脉曲张的特点 上腔静脉阻塞静脉血流方向分布
血流特点: 上腹壁或胸壁的浅静脉 曲张血流均转向下方。
第八节 腹部评估
泉州医高专护理学院 曾巍
一、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一)体表标志
一、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二)腹部分区 四区法
一、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二)腹部分区 九区法
二、腹部评估内容
视诊
听诊
叩诊
触诊
二、腹部评估内容
(一)视诊
视诊 内容
腹部 外形
呼吸 运动
腹壁 静脉 曲张
胃肠 型及 蠕动
n 正常腹部触诊可及的组织或脏器:腹直 肌肌腹及腱划、第4、5腰椎椎体、乙状 结肠、右肾下极、腹主动脉、充盈的膀 胱、妊娠子宫。
2011-5-10
腹部评估
31
n 又称为液波震颤。 n 此方法腹腔积液有3000ml以上才能查出
2011-5-10
腹部评估
32
n 评估对象取仰卧位,两膝、髋关节屈曲使腹壁 放松,嘱评估对象做深而慢的腹式呼吸动作。
二、腹部评估内容
5. 胃肠型和蠕动波
小肠型:脐部出现的横行 排列的多层梯形的肠形或 蠕动波。 见于:小肠梗阻
二、腹部评估内容
(二)触诊 腹部触诊的基本要求
顺序:先全腹触诊,后脏器触诊 全腹触诊 一般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检查, 先浅后深, 先健后患 脏器触诊 触诊肝、胆、脾时应请受检者配合腹式深呼吸 注意事项 手要温暖 指甲剪短 分散患者注意力
单手触诊法
双手触诊法
腹部评估
33
n 大小、质地、表面状态及边缘、压痛
n 正常人肝一般触不到,深吸气 时可触及肝下缘。 n 右锁骨中线肋缘下<1cm n 剑突下<3cm
n 质地软,如触口唇 n 表面光滑、边缘整齐 n 无触痛
3个等级 n质软:正常肝脏 n质韧:急性肝炎、脂肪肝;慢性肝炎、肝淤血 n质硬:肝硬化、肝癌
肝硬化、急性肝坏死和胃肠胀 气等 常 见 右肺纤维化、右下肺不张、右 病 肺切除术后及气腹鼓肠等 肺气肿、右侧张力性气胸等
消失代之 于鼓音
多因气体覆盖于肝表面所致, 是急性胃肠道穿孔的重要征象
n 胃泡鼓音区缩小或消失见于脾大、左侧胸 腔积液、心包积液、肝左叶大,也见于急 性胃扩张或溺水患者。
n 胃泡鼓音区扩大见于左肺大量气胸。
腹部评估
48
(三)叩诊
4、移动性浊音
移动性浊音
(三)叩诊 4、移动性浊音
腹腔内游离液体达1000ml以上时即可叩出
腹部评估
51
(四)听诊
内容 肠鸣音 血管杂音 振水音
(四)听诊 1、肠鸣音:
正常情况下,肠鸣音4~5次/min,全腹均 可听到,其音响及音调变异较大。
2、血管杂音: 动脉性杂音:中腹部的收缩期杂音 静脉性杂音:静脉杂音为一种柔和的、连续
n 肝边缘钝圆,见于脂肪肝、肝淤血; n 肝表面不光滑,呈均匀小结节状,边缘不整
且锐者,见于肝硬化; n 肝表面呈粗大不均匀的结节状,边缘薄厚不
一者,见于肝癌。
钩指触诊法
2011-5-10
腹部评估
38
脾脏双手触诊法
2011-5-10
腹部评估
39
脾肿大测量法
腹部评估
40
轻
脾缘不超过肋下2cm者
的嗡鸣音,无收缩期与舒张期性质
(四)听诊
3、振水音
胃内有多量液体存留时可出现振水音检查时 患者仰卧位,医生一耳凑近上腹部,或用听诊器 听上腹部,同时以冲击触诊法振动胃部,即可听 到液体撞击声音。空腹或6~8小时以上仍有此音, 提示幽门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