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脑损伤儿童早期干预(课堂PPT)
脑损伤儿童早期干预(课堂PPT)
2非药物干预:
2020/5/10
10
+ 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引导式教育、感觉 统合治疗等
其他还有传统医学治疗,矫形器具,手术 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等方法。
2020/5/10
11
(3)干预疗程 。脑损伤的恢复依赖于脑细胞功 能的可塑性和代偿性,运动功能、智力的康复 也有赖于神经的康复,这些都需要长期的康复 治疗才能达到目的。
+ 4 6-7个月婴儿:手口眼协调差,手抓物很 快松开。姿势不对称。头背屈,肩后伸, 下肢交叉。肌张力高,上肢内旋,手呈握 拳状。原始反射残存。
2020/5/10
5
2020/5/10
6
2020/5/10
7
2020/5/10
8
早期干预是指对发育偏离正常或可能偏离正常 的高危儿的有组织、有目的的综合康复治疗活 动。由于新生儿及婴儿脑功能发育不完善,即 使有脑损伤,也不一定很快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高危儿的定期检查可早期发现某些异常神经系 统症状,指导脑损伤儿童尽早开始康复治疗。
在胎儿期、分娩期、新生儿期存在各种危险因素, 均可能由于脑发育不良、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或产伤 而产生脑损伤,其后果有可能发生小儿脑损伤性疾 病,如中枢性协调障碍、脑性瘫痪 、智力低下、行 为异常、语言障碍、听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 等,而目前无法正确判断高危儿是否存在脑损伤及 其程度。因此,对每一个高危儿都应该进行医学观 察,定期随访,对脑损伤儿做到早期诊断,早日进 行康复治疗。
3新生儿期因素(产后因素):包括早产、过期产; 低出生体重儿;巨大胎儿;窒息一分钟Apgar评分小 于4,新生儿重症病理性黄疸、呼吸暂停、青紫发
202பைடு நூலகம்/5/10
15
+ 作、畸形、产伤、颅内出血,重症贫血、 感染(颅内);低血糖、缺氧缺血性脑病、 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
2020/5/10
16
(3)高危儿有何不良预后。
(4)早期治疗的重要意义。小儿是生长中的机 体,脑组织在出生时未发育成熟,大脑皮质较 薄,细胞分化较差,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3 岁时神经细胞才基本分化完成,神经细胞到4 岁时才完成髓鞘化。出生后六个月内,大脑处 于迅速发育阶段,神经细胞数目增加不多,主
2020/5/10
12
+ 要是体积增大,树突增多,以及神经髓鞘 的形成和发育,而脑损伤也处于初级阶段, 异常姿势和运动还未固定化,治疗后运动 功能较易恢复。在这一时期及时治疗可得 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常由先天发育畸形、宫内感染、早产、低 出生体重、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核黄 疸等造成
2020/5/10
3
+ 1 新生儿期:哺乳困难、哭声微弱、自发运动 少、肌张力低下(全身松软,肌肉松弛)肌张 力增强、新生儿痉挛(小儿易受惊、易抽搐、 尖叫或烦躁不安)、原始反射减弱或增强(如 拥抱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上肢内 收,内旋、手握拳
2020/5/10
13
脑损伤儿童将有可能发生脑性瘫痪、智力低下 等后遗症,而早期干预则可以减轻或修复脑组织病 变,促进大脑发育,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显得 尤为重要。 + (1)何为高危儿。高危儿是指胎儿期、分娩期和 新生儿期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 + (2)何为高危因素。高危因素是指在胎儿期、分 娩期和新生儿期对新生儿的身心发育(尤其是脑发 育)有不良影响的因素。可分为胎儿期因素、分娩 时因素、新生儿期因素。
(4)如何定期随访。对于出生前至出生后28天内的 新生儿(高危儿),在出生后应进行相应的治疗和
2020/5/10
17
检查(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并填报“高危 儿报告卡”,定期来医院由熟悉婴儿正常生长 发育的保健科及儿科医生进行运动发育、神经 反射、姿势、肌张力、感知觉发育等方面的检 查。出生后6个月内每个月检查一次,6个月后 每3个月检查一次,发现异常情况可增加检查 次数,同时进行相应干预措施。
1 胎儿期因素(产前因素):包括年龄16岁以下 和四十岁以上孕妇的分娩、初产妇35岁以上,既往
2020/5/10
14
妊娠分娩史有异常;妊娠早期的性器官出血;妊娠 三个月以内病毒感染;吸烟习惯;放射线腹部照射; 内分泌疾病史;肥胖;妊高症;妊娠中的感染;妊 娠中的重症疾病;长期用药;贫血等
2分娩时因素(产时因素):包括产程长;胎盘早剥; 羊水异常;脐带异常;胎儿呼吸窘迫;糖尿病;双 胎、多胎、前置胎盘;剖腹产、产钳助产、臀位、 高位中位产钳分娩等。
(1)干预目的 抓住脑发育及智能发育的关键 时期,利用药物或环境刺激的方法减轻或修复 脑组织病变,阻断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减轻或 防止神经后遗症。
2020/5/10
9
(2)干预内容。包括药物干预和非药物干预 1药物干预:常用的有高压氧治疗,脑活素。 胞二磷胆碱等脑代谢活化药物,神经营养 因子内药物,复方丹参注射液,各种维生 素,微量元素及中药等。
+ 2 1—3个月婴儿:拇指内收、手紧握拳,上肢 内收内旋、不注意看人、不凝视、头不稳、俯 卧位不抬头(抬头动作标志抗重力肌的发育情 况,正常2—3个月可抬头45-90度)、肌张力 低或肌张力高
2020/5/10
4
+ 3 4-5个月婴儿:不追视,不注意看人,眼 睛不灵活。表情呆板不自然,逗其玩时无 反应。不会翻身,俯卧位抬头小于90度。 身体逐渐变得僵硬,角弓反张或下肢交叉, 坐位前倾或后倾。手不灵活,不伸手抓物 或一只手抓物
脑损伤儿童的早期干预
2020/5/10
1
+ 一 什么叫脑损伤? + 二 早期干预重要性 + 三 高危儿定期随访 + 四 早期综合治疗
2020/5/10
2
+ 指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 伤,妨碍、损害和影响脑的正常发育。
+ 损伤是不再发展的,而损伤引起的临床表 现会随着不同的发育进程而有所改变
(5)随访的内容及意义。主要应检查:运动发 育、神经反射、姿势、肌张力、感知觉发育。 由于目前还不能在出生前、出生时及新生儿期 早期预测各种高危因素将对婴儿带来多大危害,
2020/5/10
18
+ 也无法正确判断高危儿是否存在脑损伤及 其程度,因此,通过定期随访,可早期发 现脑损伤的表现,如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 (NBNA)≤35分,Vojta姿势反射异常或有 肌张力异常等,尽早开始康复治疗,促进 脑结构的修复和脑功能代偿,最大限度的 减少脑损伤的危害,使小儿能正常生长发 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