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应急知识

幼儿园应急知识

急救知识培训儿童意外伤害:又称儿童期意外事故,顾名思义就是由于各种意外不到的原因突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或死亡,包括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

常见的意外伤害有以下几种类型,其急救方式如下:一、窒息:异物进入气管,最初可引起连续刺激性咳嗽,继则出现呼吸困难。

可引起窒息死亡。

应立即用力拍打后背,借助振动,使异物滑入左右一侧支气管内。

缓解窒息,以便争取抢救时间,迅速送往医院。

对年龄较小的幼儿在吃饭或游戏时,突然发生异物卡入气管时,首先应将病儿倒立、头向下,拍击胸部,同时用手自下腹部向上腹部推压,以利异物滑到病儿口腔,吐出或咽下。

如无效立即送医院抢救。

二、触电急救:发生触电后立即使患儿脱离电压,关闭电门或用木棒等非导电物将肢体与电源接触处分开。

要分秒必争,电流通过人体时间越长损伤越严重。

如儿童倒在电线上或手拉着电线,一时无法找到电源开关,可用木板,凳子拉开电源或用绳子、衣服拧成带子,套在幼儿的身上拉离电源,脱离电源后,立即检查患儿的呼吸、心跳,如有微弱的呼吸及心跳,马上进行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应耐心,不可随意放弃抢救机会。

在坚持人工呼吸的同时,必须联系急救中心或送附近医院进一步抢救。

三、脱臼(脱位):需要送医院,请外科医生复位。

确定脱位后,立即将脱位肢体用三角巾适当固定后送往医院,争取及早复位,受伤后暂时禁食,以免复位时使用麻醉剂引起呕吐。

四、烫伤:脱离烫伤源,立即用大量流动冷水浸冲局部降温5-10分钟,随即脱掉被热源浸透的衣服。

如衣服和皮肤粘在一起时,切勿撕拉,只能将未粘着部分剪去,粘着的部分留在皮肤上以后处理,再用清洁纱布覆盖伤面,以防污染。

表1 烫伤的分类第一,Ⅰ度烧(烫)伤:可局部涂烫伤膏药如京万红、清凉油等。

第二,Ⅱ度烧(烫)伤:用干净的纱布、毛巾覆盖创面,切勿弄破和挤压水疱,也不可在创面涂草木灰等不洁之物,将病人平稳送入医院治疗。

第三,Ⅲ度烧(烫)伤:除用干净的毛巾纱布覆盖创面,不能弄破和挤压水疱外,若烫伤面积大,病人烦躁口渴,可少量、多次给淡盐水饮用,速送医院处理。

五、鼻出血:发生鼻出血时,紧张或大哭、用力揉擦鼻子等均会加重出血,这时应安慰幼儿,不要紧张,安静坐下,头部保持正常或稍微前倾的姿势。

弄清楚是哪侧鼻出血,再用手捏紧两侧鼻翼,让幼儿用口呼吸,数分钟即可止血。

另外,用冷水毛巾或毛巾内包冰块放在前额部,双脚浸入热水中,都有利于止血。

用上述方法处理仍不止血,而幼儿有频繁的吞咽的动作,一定要让他把“口水”吐出来,若吐出来的是鲜血,说明仍继续出血,应立即去医院进一步检查是否全身性疾病。

如每次出血量不多,但经常发生鼻出血,则应在出血时或出血后即去医院检查。

出血后数小时或数日内,鼻粘膜尚未愈合,要避免剧烈运动和挖鼻。

六、鼻异物:小异物可嘱咐儿童用手紧按无异物的鼻孔,用力擤,使异物排出,如年龄小的幼儿不会做,可用纸捻刺激鼻粘膜,使其打喷嚏,将异物排出。

但异物在鼻腔时间长或用上述方法排不出来,不要自行挖取,应去医院取出异物。

七、耳异物:植物性异物,体积较小可嘱儿童头歪向异物侧,单脚跳,使其自行脱落,动物性异物,可用手电筒放在耳边诱昆虫自行爬出。

如效果不好,应去医院取出。

体积大的异物,要送医院取出。

八、眼异物:千万不要用手揉眼睛,以免擦伤角膜。

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再滴眼药水,将异物冲出;或翻开眼睑用消毒棉签蘸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拭去。

异物嵌入角膜时,应立即送往医院处理。

九、咽部异物:孩子被异物卡住后,让他张大嘴,将舌头压下,用镊子轻轻夹出,如是鱼刺,可用米醋饮服,若无效,送医院处理。

鱼刺卡住后,不要给孩子吃馒头、饭团等,因为这样做有可能将刺压得扎入更深,更不易取出。

较大异物卡在咽部,可造成呼吸困难,发现有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应立即将小儿倒转,低头拍背使异物咳出或改变位置,并急送医院处理。

十、手扎刺的处理:将镊子或缝衣针在火上烧一烧,(打火机或火柴)或者用酒精消毒,并将伤口周围皮肤擦洗干净,顺扎入方向将刺挑出或拔出,然后用手挤一挤,出口滴血,再擦些酒精。

如刺扎得很深或很脏,要请医生处理并注射抗破伤风预防针。

十一、皮肤擦伤、割伤的处理:若只见擦伤,将伤口清洗干净,消毒即可。

若见割伤,首先要止血,将受伤部位抬高,压迫止血,然后清洁伤口,可在伤口上涂红汞,或用绷带包扎,不可用带棉或有绒毛的布块直接盖在伤口上。

包扎后的伤口,不要再沾水,第二天可打开看一看,发现伤口周围红肿,请医生处理。

十二、蚊虫叮咬:一般蚊子叮咬,涂止痒药膏即可。

如:风油精、绿药膏、速效止痒液等。

蜂蜇或毛虫刺伤,可用橡皮胶布粘贴法,拔除蜂刺和毛虫刺,还可先用肥皂水涂伤处,再用硼酸水局部冲洗后涂氨水。

蜈蚣、蝎子、蜘蛛等咬伤可用雄黄、明矾等适量研磨后,用凉开水冲调外敷。

出现全身症状,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十三、挤伤的处理幼儿的手指被门、抽屉挤伤时,给幼儿造成痛苦,严重时,可出现指甲脱落的现象,应及时发现并处理。

具体办法是若无破损,可用水冲洗,进行冷敷,以便减轻痛苦。

疼痛难忍时,可将受伤的手指高举过心脏,缓解痛苦。

若有出血,应消毒、包扎、冷敷。

若指甲掀开或脱落,应立即去医院。

十四、碰伤碰伤多数都是头部,幼儿由于身体发育特点,2—4岁幼儿头颅占整个身体比重的四分之一,跌倒后头先着地,平地上一般只擦破皮,淤血,如果没有破皮,可迅速采用冷敷的方法,防止皮下继续出血,以达到止血、消肿、止痛的目的。

具体操作方法为:用毛巾包上冰块、冰棒,或蘸冷水冷敷5—10分钟,然后将清油(生)涂在患处。

破皮先清创并检查伤口深度,一般浅表性破皮处理用生理盐水清创,然后敷创可贴,这样,没有刺激感,幼儿不会因为跌倒后惊慌、疼痛再加上药物刺激而大哭不止。

十五、跌伤(一)判断伤情从高处跌伤后,马上能哭、能用手伸向抱他的人,且眼球无“快速震颤”、无“喷射状呕吐”,30分钟后也无以上情况出现,那么就基本可以上排除“颅脑损伤”。

如果为“皮外伤”,则根据伤口情况,可按“消毒—止血—包扎”的步骤进行处理。

(二)急救措施为“皮外伤”,可按以下步骤处理:(1)在“皮外伤”情况下,用毛巾包冰块,对患处“冰敷”(若无病假,可用冻肉块替代)。

(2)冰敷后,可涂上一些“万花油”来消肿止血。

(3)受伤48小时后,至少24小时后,“热敷”,热敷可持续多日进行。

(4)如果孩子哭闹不止,摔伤的部位不让碰,没法动,那么骨折的可能性很大。

家长不要慌张,最好拨打120,等专业医生来来处理。

盲目施救适得其反。

注意幼儿创伤部位和幼儿跌倒损伤后的反应,如果发现幼儿跌倒后,有一段时间意识丧失,几秒十几秒后才有反应,应该注意观察,有无呕吐、嗜睡等。

幼儿园遇到这种情况应该立刻将幼儿平抱着送医院检查处理,观察数小时,严重跌伤昏迷醒来后,观察护理时应每隔一小时叫醒幼儿一次或遵从医嘱。

十六、骨折幼儿跌倒后,身体某部位着地,并且不能立刻爬起来,老师要了解着地部位及当时详情,不要牵拉或强行抱起幼儿,让他自己试着起来,并注意观察受伤部位。

如腿部、脚等部位发生骨折,幼儿不能站立行走,这时教师应将其他幼儿迅速组织好,请保健医生或寻找硬板将孩子托起来送到医院救治,否则,孩子骨折移位将影响医生治疗。

十七、头部摔伤(1)出血时,马上用一块清洁的纱布轻轻按压伤口,以达止血的目的,并及时送医院。

(2)摔伤后未见出血,要对幼儿进行24小时的密切观察,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送往医院急救。

①受伤后有恶心、呕吐的现象②受伤后有过意识丧失的现象,或正处于意识丧失的状态③头部剧烈疼痛④眼、耳、鼻周围有出血症状⑤有抽风、麻痹、言语障碍等症状。

十八、惊厥惊厥是最常见的一类不随意运动,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禁忌症状。

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惊厥,都应首先控制惊厥。

第一,带班老师应镇定,立即通知卫生保健人员,同时判断是否高热惊厥,然后协助保健人员进行急救处理。

副班老师及时看好小朋友。

第二,让患儿侧卧,同时用纱布及时清除口、鼻中的分泌物,防止异物入气管。

清除周围尖锐、突出的物体,避免幼儿抽搐时造成伤害。

第三,松开患儿的衣领、裤带,保持血液循环、呼吸通畅。

不要将幼儿紧抱在怀中,也不要摇晃孩子,保持安静,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

第四,将毛巾包住压舌板放于上下牙中间,以免咬伤舌头。

若患儿牙关禁闭,不可硬撬。

第五,随时擦去痰涕。

第六,控制惊厥。

用大拇指指压小儿的鼻下人中穴()和双手虎口部的合谷穴止惊。

小儿的四肢正在抽搐时可以轻轻扶起手脚,但不要用力按压来制止抽搐,否则会造成小儿的手脚损伤,如骨折或脱臼等。

第七,带班老师通知园领导及幼儿家长。

第八,惊厥控制无效应立即送医院处理。

重点:需在开学初每位新生入园时填写《幼儿特殊体质表》,清楚是否存在特殊情况(如癫痫,高热惊厥等)。

二十、癫痫俗称羊癫风,发作时,病人常突然大叫一声摔倒在地,两眼发直,固定不动,四肢伸直,拳头紧握,呼吸暂时停止,随后全身肌肉强烈地抽搐、眨眼、咬牙、口吐白沫或者血沫(舌头咬破)、眼球上翻、眼睛发红、瞳孔发大,可伴有大小便失禁。

持续10秒后停止抽搐,进入昏睡,醒来自觉疲乏、头痛,对发作情况不能记忆。

因发作时不自主跌倒,常易造成外伤或者溺水死亡。

急救措施:癫痫大发作时,救护者应注意病人体位,防止意外损伤。

如果病人俯卧、口鼻着地,应立即改变其体位,防止窒息。

立即让幼儿侧卧,松开衣领、裤带,清除口腔、鼻部呕吐物,同时用毛巾包住压舌板塞在病人上下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

发作后短时间内能自行停止,故一般不需要用药。

如果抽搐不止,则有危险,需立即送医院。

二十一、当发现先心病幼儿呼吸终止或者心跳停顿时,应及时给幼儿做“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指当呼吸终止及心跳停顿时,合并使用人工呼吸及心外按压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

(详细见PPT)2017年11月28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