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康定斯基PPT

康定斯基PPT


1911年,康定斯基与马克共同退出“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另 行组建了“青骑士派”,并出版自己的刊物《青骑士年鉴》。
康定斯基 作品赏析
康定斯基一生创作了约738幅油画和730幅水彩画,并著有大量理论著作。他的画风 是多变的,据他的夫人尼娜· 康定斯基归类,包括了九个时期:
1.写实风景时期:
2.印象主义时期
康定斯基1866年生于莫斯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受到完美的教育; 中学时代,不但成绩优异,而且是优秀的业余大提琴手和画家。在莫斯科大学学过法 律和经济,仍保持着对绘画的兴趣。1889年到沃洛格达从事民族史与民俗学调查研究, 广泛接触到俄罗斯民间绘画和装饰艺术,对它们的夸张的、非写实的表现手法和强烈 的色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893年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并在大学任教。三十岁 的时候,为了学画,他抛掉了法律教授的职位。来到了慕尼黑,在这里,他一下子就 被弥漫在这个城市的新艺术运动的气氛抓住了。1900年慕尼黑美术学院毕业,成为职 业画家。1903年,他开始了欧洲及北非之行,并实地考察了各国现代艺术运动的发展 状况,历时四载,从而加深了对欧洲文化的全面了解。 1908年,康定斯基定居慕尼黑, 并开始了他的职业艺术生涯。
3.野兽主义时期
4.梦幻风景时期
5.戏剧性时期
6.和平时期
7.圆形时期
8.浪漫几何时期
9.综合时期
总结:
感想
Example of a Bullet Point Slide
• Bullet Point • Bullet Point
– Sub Bullet
100
Example of a chart
康定斯基的艺术风格
康定斯基的绘画,在1910年转为彻底抽象之前,主要趋于野兽主义的风格。 他认识到色彩在绘画构成要素中占有首要地位。他发现高更和凡高的画尤其将色彩的表 现放在首位;在这两位画家那里,把草地画成红色,要比将房子或人体变形容易得多。 他还领悟到,色彩与线条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他也许对修拉在此方面的观点有过专门的研究。事实上,修拉的有关绘画不同要素 (色彩、线条、调子、构图、节奏等)的理论,几乎预示着某种抽象艺术。因而,康定斯基 在他早期的绘画中,特别强调色彩的表现力。他以浓重而明亮的色彩来表现自然风光, 表现俄罗斯的民间故事,抒发其浪漫、诗意的情怀。
Table
Text boxLeabharlann East90 80
70 60 West North South 40 30
50
20 10
0 1st Qtr 2nd Qtr 3rd Qtr 4th Qtr
Picture slide
Examples of default styles
• Text and lines are like this • Hyperlinks like this • Visited hyperlinks like this
康定斯基的色彩世界
The color world of Kandinsky
组员:夏厦 张郁 张蓓佳 崔莉明 安文静
1914
年以前的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简介
瓦西里· 康定斯基(1866~1944)Kandinsky,Wassily 俄裔法国画家,艺术理论家。 1866年12月4日生于莫斯科,1944年12月13日卒于法国塞纳河畔的讷伊。早年在莫斯科学法 律和政治经济学,1896年移居慕尼黑开始拜师学习绘画,作品参加过1906~1907年的巴黎 秋季沙龙展览。1909年发起建立新美术家协会并任该会主席,2年后又组织《青骑士》编辑 部,而导致新美术家协会的分裂。1917年回到俄国,十月革命后任莫斯科人民教育委员。 因其艺术主张与苏维埃政策相抵触,1921年以接受德国魏玛包豪斯学院邀请为理由离开 苏联。1933年定居法国讷伊。作品多采用印象主义技法,又受野兽主义影响,被认为是抽象 主义的鼻祖,主要作品均采用音乐名称,诸如《乐曲》、《即兴曲》、《构图2号》等。代表 作组画《秋》、《冬》均用抽象的线、色、形的动感、力感、韵律感和节奏感来表述季节的 情绪和精神。1921年以后因受至上主义和构成主义的影响,创作又由自由的、想象的抽象, 转向几何的抽象,代表作如《白色的线》等。在以后的年代,他曾试图把抒情的抽象和几何 的抽象有机结合起来,在几何形的结构与造型中,配以光和色,既充满幻想、幽默,也具有 神秘色彩。著有《点、线、面》、《论艺术的精神》、《关于形式主义》、《论具体艺术》 等,阐述抽象艺术的理论。
1909年,康定斯基加入德国表现派 社团“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并 担任首届主席。次年他完成了自己 的第一部关于抽象艺术的重要理论 著作《论艺术的精神》,并创作了 第一幅抽象作品《即兴创作》。在 这期间,康定斯基关于非客观物体 的绘画或者没有实际主题的绘画正 在萌芽。 1911年,康定斯基与马克共同退出 “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另行组 建了“青骑士派”,并出版自己的 刊物《青骑士年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