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3计划与决策
完成总计划的保证。
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计 划离不开资源的分配,资源 的分配是用预算来体现的。 预算一方面是对各部门所要 使用的资金的统筹规划;另 一方面又是衡量计划完成程 度的标准。
自我评估
你是一个称职的计划人员吗?
提示:对下列的每一个问题只需回答是与否。
1、我的个人目标能以文字的形式清楚地说明 2、多数情况下我整天都是乱哄哄的和杂乱无章的 3、我一直都是用台历或约会簿作为辅 4、我很少仓促地做出决策,总是仔细研究了问题之后再行动 5、我利用“速办”或“缓办”卷宗对要办的事情进行分类 6、我习惯于对所有的计划设定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 7、我经常征求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8、我想所有的问题都应当立刻得到解决
任务3 计划与决策
●在一个组织中,计划工作是管理的首 要职能,其他工作都只有在确定了目标、 制订了计划以后才能展开,并将围绕着 计划的变化而变化。 ●但在我国的管理实践中,计划工作普 遍不受重视,致使各项工作缺乏明确的 目标,短期行为严重,结果不确定程度 较大。
案例:难道我没有计划吗?
个体户小赵得知近来某高档啤酒销售的差价利润丰 厚,就托关系以预付30%款项的方式从厂家批发 5000箱。同时招一批临时工以每瓶2角回扣的报酬 组织促销队伍,并安排饮食店和宾馆代销。但因促 销不力,2000箱啤酒积压在库房。小赵的爱人骂 他做事没有计划,小赵感到很委屈。你认为小赵有
决策的主要内容
一、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 二、决策的类型 三、决策的理论 四、决策的过程 五、决策的方法
32
一、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
(一)决策的定义
1.“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杨洪兰 1996 2.“所谓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
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 整过程”——周三多等 1999 3.“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路易
计划吗?从管理学上来说,如何界定“计划”呢?
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 首先,计划从明确目标着手为实
现组织目标提供了保障。
➢ 其次,计划还通过优化资源配置
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 再次,计划通过规划、政策、程
序等的制定保证着组织目标的实 现。
为什么不做计划?
•变化太快,计划跟不 上变化快; •计划完成不了; •有计划太约束,不自 由; •没有时间做计划; •计划没有用; •不知道如何做计划。
根据问卷设计者的观点,优秀的计划人员可能的答案是:2和8答案为“否”,其余为“是”
五、计划工作原则
管理者要出色地做好计划工作,提交满意的、 切合实际的计划方案,他就应当全面掌握并能 熟练运用计划的原则,这些原则主要体现在三 个方面:
1.计划工作的目标和性质方面,有对目标的贡 献原则、目标原则、计划的首要性原则、计划 的效率原则;
决策离不开信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 策水平。收集数据、处理数据、产生信息的成本 应低于信息所带来的效益
a.有明确的决策目标。 b.若干可行的备选方案 c.方案可进行评价和比较 d.决策结果合理或满意 e.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 f.决策是一个分析判断过程
35
二、决策的特点
a.目标性 b.可行性 c.选择性 d.满意性 e.过程性 f.动态性
三、计划的种类
(一)按期限分:长期(一般五年以上)、中期 (介于长、短期计划之间)和短期(一年或一年以 下)。这种划分不能绝对化,要结合行业特点和环 境变化的速度。 (二)按职能分:就是按管理活动的类型分有生产、 设备、技术、销售、财务、人事等。一般是根据总 体计划来制定的,并考虑各部门的相互关系。
6.预算:一种数字化的计划,预期的结果用数字化 的方式表示出来就形成了预算。一般说来,财务 预算是组织最重要的预算。
四、 计划工作的程序
1机会分析
2确定组织目标
3制定计划的前提 5评价各种方案
4制定可供选择的方案 6 选择方案
7制定派生计划
8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
编制计划中制定的可供选择的方案、 评价各种方案、选择方案,几个步 骤完成后,就进入了制定派生计划 阶段。指总计划下的制定各个部门 的计划。如服装公司的总计划完成 之后,就要制定生产计划、原材料 采购计划、库存计划、人力资源计 划和财务计划等等。这些分计划是
36
三、决策的类型 (一)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
——按决策影响的时间划分 1.长期决策:事关组织发展方向的长远性、全局 性的重大决策,亦称发展规划或长期战略决策 2.短期决策:为实行长期战略目标而采取的短期 策略手段,又称工作计划或短期战术决策
37
(二)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
——按决策的重要性划分
(已知确定状态的发生) 2.风险型决策:已知各种自然状态及其发生概率 3.不确定型决策:不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决策
2.追踪决策:对以前决策的修订或发展
40
(五)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按决策所涉及的问题划分
1.程序化决策:常规决策,处理例行问题 2.非程序化决策:非常规决策,处理例外问题
——赫伯特•A.西蒙(Herbert A.Simon)
41
(六)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 型决策
——按决策问题所处的条件划分 1.确定型决策:在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决策
2、主导性
解决
什么样的 组织结构
组织 人事 领导 控制
3、普遍性
制定计划是各级主管人员的一个共同职责。 各级管理人员所制定的计划的范围、内容不同
而异。高层管理人员制定组织的总体计划,把 握全局方向和目标;中层管理人员制定部门计 划,诸如财务计划、市场计划、人事计划等, 确定在整体目标实现过程中,各部门自身的具 体目标;而基层管理人员则要制定具体的作业 计划,以配合生产计划的最终实现。
(三)按层次分: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
1.战略计划是关于企业活动总体目标和战略方案 的计划(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设立总体目标和寻 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侧重于确定企业要做什 么事(WHAT)以及为什么(WHY)要做这事。
2.战术计划主要用来规定企业经营目标如何实现 的具体实施方案和细节。则是由何人(WHO)在何时 (WHEN)何地(WHERE),通过何种方法 (HOW),以及使用多 少(HOW MUCH)资源来做这事。
➢计划还可以使浪费性和重叠性减至
最少;
➢最后,计划设立目标和标准以利于
控制。没有计划,就没有控制
计划的主要内容
●计划工作的含义和内容 ●计划工作的种类和特征 ●计划工作基本要求和原则 ●计划工作的程序 ●编制计划的方法
一、计划概述 (一)计划工作的概念(1)
(1)广义的计划工作是 指管理者制定计划、 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 执行情况的过程。
1.战略决策:谋求在组织与环境之间达成动态
平衡、直接关系到组织长远利益的重大决策。
2.管理决策:是在组织内部有关战略决策的贯
彻和执行的决策,旨在提高组织内部活动的高 度协调、资源合理配置和组织的管理效能。
3.业务决策:是为了解决日常工作和具体作业
任务中的问题所作的决策,大部分业务决策具 有局部性、常规性和技术性的特点。
4.规划:重点在于划分总目标实现的进度。 不仅包含组织的分阶段目标,其内容还包含 实现该目标所需的政策、程序、规则、任务 委派、所采取的步骤、涉及的资源等。是一 份综合性的,但也是粗线条的,纲要性的计 划。
5.规则:是一种最简单的计划。是允许或不允许采 取某种特定活动的明文规定。组织的规章制度都 属于规则。规则同程序是有区别:有些规则没有 时间顺序,如:禁止吸烟“仅仅是不允许做什么, 并不存在活动的顺序问题,但反过来,程序却属 于规则。
(四)按表现形式分
目的 或使命 目标 战略 政策:主要的和次要的 程序和规则
方案:主要的、次要的、支持的
预算:数字或金额的计划
1.目标:是组织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具体成果。是 宗旨的具体体现。这个成果可以定量的。如:某企业的 计划目标是在所底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某企业的目 标是某类产品3年内达到本市30%的市场份额。其成果 也可以定性的;如,让消费者买到满意的商品,让学生 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等等。
4பைடு நூலகம்灵活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是指在计划中加进灵活性会减少由 突发事件带来损失的危险,这个原则要求在制 定计划时必须留有余地,灵活性原则是计划工 作中非常重要的原理。
5.导向变化原则
导向变化原则意指计划决策使人们坚持走某一 条通向未来的路,定期对所发生的事件和所期 望发生的事情进行检查就越是重要,这些检查 是使事情朝着某一既定的目标发展所必需的。
(一) 计划工作的概念(2)
(2)狭义的计 划工作是指管 理者事先对未 来应采取的行 动所作的谋划 和安排。
(二)计划工作的内容
内容
WHO HOW
WHAT WHY
WHEN WHERE
二、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1、目的性
计划的性质决定着计划必须设定一个目标,必须在 管理工作中居于领先地位。
目的性,是生物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具有的一种性质。 例如生物的进化,就显出一种目的性,而在人类社会 中,目的性则表现为人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多年以 前,美国 一家名叫麦凯--希尔兹协会的经济咨询公 司在向美国休斯敦航空公司的政策委员会提供建议时 就指出,企业计划的发展,与技术革命一样,也是一 场革命运动。计划的性质决定着,计划必须设定一个 目标,必须在管理工作中居于领先地位。
2.任务饱和
任务饱和原则是指计划期限应当延伸到足够远, 以便在此期限中能够实现当前规定的任务。应 当说,计划对太长的期限和太短的期限都是无 效的。
3.投入原则
投入原则是指合理的计划工作应当包括未来的 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是为通过一系列的行动尽 可能准确地预测在现在所做出的决策中投入的 实现程度所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