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及换算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及换算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及换算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能根据人民币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3.初步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要爱护人民币。

活动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活动难点:能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活动准备: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照片,情境图,人民币卡片等。

活动过程:
一、由照片导入
教师出示照片。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请你们认真观察,看一看图片里的人们正在做什么?
幼儿观察图片,分别说一说图片中的人们正在做什么。

教师: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用到钱,谁能说一说,钱有什么作用呢?什么时候需要用到钱呢?
幼儿交流讨论,说一说都什么时候会用到钱。

二、探索新知,认识人民币
1.了解人民币
教师:你知道我们平时用的钱叫什么名字吗?
教师介绍人民币。

教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

人民币是国家法定的货币并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

我们要爱惜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2.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1元、5角、1角的纸币,1元、5角、1角、1分、2分、5分的硬币)
教师:我给每一组的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些人民币,将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同组的小朋友听,看看谁认识得最多。

幼儿分组交流。

教师:哪一组的小朋友可以向全班的小朋友介绍一下你们认识的人民币?
小组代表介绍人民币,教师及时补充并将其展示在黑板上。

(对人民币上的繁体字,教师及时给予指导。


教师:要正确地识别人民币,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幼儿分组讨论。

教师:你们真棒,我们可以从人民币上的数字、汉字、颜色、图案来识别。

3.对人民币进行分类,强化认识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大家仔细地观察一下,谁能给它们分一分类呢?然后说一说你是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来分类的?
幼儿分组尝试分类。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分类的交流并进行总结。

教师:大家说得都非常对,将人民币按照元、角、分进行分类,这是按照人民币的单
位来分的。

同一种面值的纸币和硬币是等值的,例如:1元纸币和1元硬币是等值的,5角纸币和5角硬币也是等值的,1角纸币和1角硬币也是等值的。

4.认识人民币之间的进率
(1)认识元和角之间的进率
教师:小朋友们都对人民币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你们愿意吗?
教师:这个游戏的规则是你们要用手中的钱来换我手中的钱,必须是等值的。

教师出示一张5角纸币。

教师:小朋友们,如果让你用1角的纸币来换老师手中5角的纸币,你应该用几张1角的纸币呢?如果用硬币来换呢?
教师出示一张1元纸币。

教师:小朋友们,如果让你用5角的纸币来换老师手中1元的纸币,你应该用几张呢?如果用1角的纸币来换,应该用几张1角的纸币?如果用硬币来换呢?
请幼儿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在黑板上展示出来。

教师及时补充。

教师:如果还是换这张1元的纸币,请你任选角币来换,你想怎么换?请你摆出来吧。

幼儿动手操作摆出自己换钱的结果。

教师:无论用哪种面值的人民币来换,换出的人民币的总数都是10角,所以,1元等于10角。

(2)认识角和分的进率
教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你们尝试着想一想,1角等于几分呢?教师:对了,1角=10分,老师手里现在有1角钱,谁能尝试着用不同的分钱和我换一换呢?
幼儿尝试使用1分、2分、5分面值的人民币换取1角钱,加深对1角等于10分的认识。

5.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的都是小面额的人民币,当我们买东西需要付很多钱的时候,就需要用到大面额的人民币了,让我们来看一看都有哪些大面额的人民币。

教师出示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人民币,分别请认识的幼儿说一说它们的面值。

教师:小朋友们,谁能说一说,这张5元的人民币能换几张1元的纸币呢?如果换1元的硬币呢?
教师:一张10元的人民币能换几张5元的人民币?能换几张1元的人民币?
教师:一张100元的人民币能换几张50元的人民币?能换几张20元的人民币?能换几张10元的人民币?
教师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6.小游戏
教师:请你和你的同伴一起来玩换钱的游戏吧。

看一看谁换得最准确。

活动延伸:让幼儿回家和父母玩换钱的游戏,加深幼儿对人民币之间进率的认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