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某区域控规设计说明

城市某区域控规设计说明

编制单位:北京中华建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人员:规划专业:胡延汉给排水专业:李爱萍电气专业:张伟暖通专业:何强二零一零年八月设计说明目录第一章导演第二章规划目标和原则第三章用地现状第四章用地规划第五章道路交通规划第六章市政设施规划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第三节电力工程规划第四节通信工程规划第五节热力工程规划第六节燃气工程规划第七章环卫设施规划第八章综合防灾规划第九章地块控制图则第一章、导言一、背景洛阳市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古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洛阳地处中原,是中原地区继郑州之外规模最大的城市,洛阳市政府也提出了“国家卫生城市”、“工业强市”和“旅游强市”战略发展。

如何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改善城市形象已成为广大洛阳市民共同关注的问题。

市委、市政府已经把改善洛阳城市形象付诸行动,部分地区已完成了亮化、美化工程。

西工区地处洛阳市中心,总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39万,现辖洛阳工业园区、车站地区管理处和2个乡、8个街道办事处,是全市经济、文化、金融、交通、商贸中心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规划地块位于九都路以北、定鼎路以西、洛浦路以南、洛浦西路以东,处于西工区东南部,该建筑群有的建筑已常年失修,形成危房。

有的因种种原因一直空置,与建成的华源财富广场、华源河畔名居和洛浦公园以及周边环境很不协调,消防通道不畅,造成安全隐患。

该地块上的建筑与洛阳市的整体规划不相符。

极大地影响了城市形象。

虽然近年来周边相邻部分地段已经进行了规划建设,但还有些地段缺少相关的规划指导。

因此,我公司对该地块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梳理本地块用地功能,以期提升地区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发展,使其成为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运营高效的城市亮点。

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006版);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版);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7、《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河南省安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实施方案的批复》;(洛政文【2005】139号 2005年9月17日);8、《洛阳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成交公告》(洛阳市房地产交易中心2007年4月26日);《成交确认书》(洛阳市国土资源局2007年4月26日);9、《规划技术要点通知书》(洛阳市规划局);10、《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2004-2008年度已出让土地未开工项目建设的工作部署》(洛阳市人民政府工作部署14号,2009年7月21日);11、洛阳市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2、规划地块1:1000地形图。

三、规划范围规划地块位于九都路以北、定鼎路以西、洛浦路以南、洛浦西路以东,处于西工区东南部。

总规划用地面积17.27公顷。

四、规划内容本项控制性详细规划包括规划说明书、规划文本和开发控制图则。

规划文本包括通则和细则,涉及各个地块的开发控制指标和重点区段的城市设计导引,与地块开发控制图则一起,作为规划管理的法定文件。

第二章、规划目标和原则第一节、规划目标一、完善功能构成规划区位于洛阳市西工区东南部,南依城市主干道九都路,远眺优美的自然景观河洛河,东部为应天门遗址保护区,人文资源丰富,具备优越的区位条件,根据总体和分区规划功能定位为以居住组团为主,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根据总体规划定位和现状情况调整该区域内与居住功能不协调的用地性质,完善与其配套的公建设施和城市功能,创造宜人的生活环境。

二、协调空间布局综合考虑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着重考虑与东侧应天门遗址的关系,合理确定各区的开发强度,协调整个区域的空间布局。

三、创造独特城市形象地理位置优越,紧邻用地东侧即为隋唐洛阳宫城的正南门-应天门遗址,具有独特的历史文脉及形象特征,西部整体改造的居住组团新区仍要与东侧的传统城市形象保持适当的过渡和对话,但更应当塑造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形象,体现城市发展过程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形象的多元性和延续性,通过城市设计导引营造独特的城市形象。

第二节、规划原则一、依法规划的原则——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为依据,并符合地方的相关规定。

二、程序按序的原则——市政府市城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已批准该地块的使用并已办理了阶段性手续。

本规划遵循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予以延续。

三、整体性原则——遵循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

注重与周边规划区建设的综合协调,包括用地功能布局,道路交通联系以及景观风貌建设等方面,使其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可操作性原则——充分结合现状和地方的实际情况,立足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的现实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供可操作性的规划成果。

五、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在符合有关规范规定要求前提下,通过合理布局和从实际出发,既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又合理用地、节约用地。

第三章、用地现状一、地形地貌整个地区的地形较为平坦,呈现北高南低的地势形态,最大高程133.89m,最低高程131.99m。

二、当地气象及地质情况洛阳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春季暖和,气温回升快,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天气晴朗;冬季寒冷,雨雪稀少多大风。

极端最高温度 44.2℃极端最低温度 -18.2℃年平均温度14.5℃年平均最高温度20.6℃年平均最低温度9.7℃年平均降雨量605 mm小时最大降雨量74.2mm年平均相对湿度65%最大风速20m/s年主导风向为西风、东北风三、现状土地利用情况规划区内的城市建设用地主要由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和绿地构成。

四、居住用地:共计11.47公顷,占总用地的66.4%。

居住配套设施分布:位于洛浦东路中段的洛浦路小学,位于市交通局东侧的省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幼儿园,其他如卫生站、综合食品店、百货店、文化活动站和派出所等居住配套设施均沿现状道路分布。

五、公共设施用地:共计2.15公顷,占总用地的12.4%。

行政办公用地:该类用地指市属机关以及企事业管理机构等办公用地,分布单位有洛阳市交通局、洛阳市公路管理局、洛龙区人民武装部、省安装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计占地1.48公顷,占总用地的8.5%。

商业金融用地:主要为华源财富广场,占地0.31公顷,占总用地的1.8%。

医疗卫生用地:该类用地指规划区内的医疗、保健、卫生、防疫等用地,规划区内原结核病医院已搬走,该用地现状为闲置用地,医疗卫生用地占地0.36公顷,占总用地的2.1%。

表一、现状用地统计表六、公共绿地:街头绿地:该类用地是指规划区内沿道路、河湖、海岸和城墙等,设有一定游憩设施或装饰性作用的绿化用地,共计0.36公顷,占总用地的2.1%。

七、道路广场用地:道路用地:规划区内市政道路包括九都路、定鼎路、洛浦路、洛浦西路,用地面积为3.29公顷,占总用地的19.1%。

八、现状建筑质量评价根据建筑物的质量状况,对建筑物进行综合评价,将现有建筑物分为较好、一般、较差三类:一类建筑:指六层以上砖混结构,主体和外观均很完好,此类建筑为近年序号用地代号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a)占规划总用地比例(%)人均面积(M2/人)1 R2R21 住宅用地10.94 63.35 11.76R22 小学0.53 3.05 0.57合计11.47 66.4 12.332 CC1 行政办公用地 1.48 8.5 1.59C21 商业金融用地0.31 1.8 0.33C51 医院用地0.36 2.1 0.39合计 2.15 12.4 2.313 G12 街头绿地0.36 2.1 0.394 S1 道路用地 3.29 19.1 3.54合计规划总用地17.27 100 18.57来新建的多层住宅,如华源河畔名居、华源财富广场等。

二类建筑:指三—五层主体完好、外观陈旧,此类建筑为90年代后建的临街门面房。

三类建筑:指三层以下砖混结构,主体损坏、外观陈旧、环境恶劣。

规划区缺乏统一、有序的建筑轮廓天际线,杂乱无章,建筑景观品质很差。

规划区内的公共绿地很少,居住环境较差。

多层居住建筑楼房间距很小,违章建筑较多,建筑密度过大,住宅防火安全性很差。

九、现状建筑高度分析现状建筑物高度分为1-5米、6-12米、13米以上三个层次。

3-6层多为90年代后所建建筑物,1-2层为90年以前所建及临时建筑。

十、现状交通情况规划区内已形成的城市道路交通为:南侧的洛阳市主要交通性干道九都路(道路红线60m),用地东部的南北向城市主要交通性干道定鼎路(道路红线60m),用地北部的城市支路洛浦路(道路红线25m),用地西部的城市支路洛浦西路(道路红线25m)。

十一、现状人口分布人口规模:表二、规划区现状人口分布表:序号单位名称户数(户)人数(人)备注1 华源河畔名居125 4382 省六建家属区326 11413 省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家属区1082 37874 福莱特汽修公司家属区112 3925 鑫鼎公司家属区200 7006 洛阳市交通局家属区221 7747 洛龙区疾控中心家属区70 2458 洛阳城郊公路管理局家属区192 6729 洛阳市电力公司家属区40 14010 洛龙区法院家属院30 10511 洛阳卫生监督中心家属区92 32212 洛龙区人民武装部家属区108 37813 洛阳市交通局家属区60 210合计2658 9304 规划区域内合计现状总人口约9304人。

人口密度:现状规划总用地上人口密度为539人/公顷。

现状居住用地上人口密度为811人/公顷。

第四章、用地规划第一节、前期研究一、规划定位研究根据1.洛阳市人民政府文件(洛政文【2005】139号)2. 洛阳市城市规划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3. 洛阳市城市规划局《规划技术要点通知书》4.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确定本规划区是以居住及道路交通为主,兼容商业的功能区。

同时确定了该规划的目标:(1)依据“健康、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以“人、环境、建筑”为核心,全面提高人居环境品质,满足居住环境的健康性、自然性、节能性、亲和性发展目标。

(2)合理配置公建、商业,使其具备合理的功能布局与交通系统,打造高品质的居住环境与现代化的城市形象。

(3)提出具体合理的指标体系和控制导则以指导本区域的开发管理。

下面就其可行性作一分析:(1)、优势条件区位优势:规划区位于西工区东南部,道路交通系统发达,周围公共设施齐全,东侧为金泰成灯饰广场、洛阳钢材市场、建材市场等,北侧为第五人民医院洛浦市场,西侧有洛阳商业职工医院、洛阳市实验中学、洛阳市实验小学,南边为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洛浦公园。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商业、居住的良好选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