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电子科大微电子工艺(第五章)光刻工艺
电子科大微电子工艺(第五章)光刻工艺
CChhuucckk SSppiinnddllee
TToo vvaaccuuuumm pppuuummmppp
丙烯乙二醇一甲胺以太醋酸盐PGMEA 乙烯乙二醇一甲胺以太醋酸盐EGMEA
光刻胶作用: 1. 将掩膜版图案转移到硅片表面顶层的光刻胶中;入阻挡层)
三、软烘
工艺目的: 1.将光刻胶中溶剂挥发去除 2.改善粘附性、均匀性、抗蚀性 3.优化光刻胶光吸收特性 4.缓和在旋转过程中胶膜内产生的应力
Wafer Heater
Vacuum
热板
Heated N 2
MW Source Photoresist
Wafers
Heater
对流烘箱
Chuck
Wafer
光刻胶成分:
1. 树脂(是一种有机聚合物材料,提供光刻 胶的机械和化学特性) 2. 感光剂(光刻胶材料的光敏成分) 3. 溶剂(使光刻胶具有流动性) 4. 添加剂(控制光刻胶特殊方面的化学物质, 备选)
光刻工艺对光刻胶的要求:
1.分辨率高(区分硅片上两个相邻的最小特征尺 寸图形的能力强)
2.对比度好(指曝光区和非曝光区过渡的陡度)
传统负性I线光刻胶
1. 树脂是悬浮于溶剂中的聚异戊二烯橡胶聚合物 2. 曝光使光敏感光剂释放出氮气 3. 释放出的氮气产生自由基 4. 自由基通过交联橡胶聚合物(不溶于显影液)使光刻胶聚合
深紫外(DUV)光刻胶
1. 具有保护团的酚醛树脂使之不溶于显影液 2. 光酸产生剂在曝光时产生酸 3. 曝光区域产生的酸作为催化剂,在曝光后热烘过程中移除树脂保护团 4. 不含保护团的光刻胶曝光区域溶解于以水为主要成分的显影液
第五章 光刻
学习目标:
光刻基本概念 负性和正性光刻胶差别 光刻的8个基本步骤 光刻光学系统 光刻中对准和曝光的目的 光刻特征参数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五代光刻设备
5.1 引言
光刻是把掩膜版上的电路图形超精确地转移到涂 覆在硅片上的光刻胶膜上,为后续刻蚀或离子注 入提供掩蔽膜,以完成图形的最终转移的工艺过 程。
Vacuum
微波烘箱
四、对准和曝光
工艺目的: 对准和曝光是将掩膜板上的图形通过镜头由紫外 光传递到涂有光刻胶的硅片上, 形成光敏感物质的 空间精确分布,从而实现精确的图形转移。
对准——同轴和离轴对准系统
曝光
对准标记
对准标记
1. 投影掩膜版的对位标记(RA) :在版的左右两 侧, RA与步进光刻机上的基准标记对准 2. 整场对准标记(GA):第一次曝光时被光刻在硅 片左右两边,用于每个硅片的粗对准 3. 精对准标记(FA):每个场曝光时被光刻的,用 于每个硅片曝光场和投影掩膜版的对准
工艺过程: 1.分滴 2.旋转铺开 3.旋转甩掉 4.溶剂挥发 5.去除边圈
Wafer
PR
EBR
Drain
SSoollvveenntt
分滴
Chuck
PPRR ssuucckk bbaacckkExPnnohRozazzduzlilsesetpenser
Vacuum
WWaaffeerr
旋转铺开 旋转甩掉 溶剂挥发 去除边圈
7.颗粒少
旋转涂胶参数 光刻胶厚度∝1/(rpm)1/2
传统正性I线光刻胶
1. 树脂是悬浮于溶剂中的酚醛甲醛聚合物 2. 感光剂化合物作为强的溶解抑制剂(不溶解于显影液)被加到线性酚 醛树脂中 3. 在曝光过程中,感光剂(通常为DNQ)发生光化学分解产生羟酸 4. 羟酸提高光刻胶曝光区域的线性酚醛树脂的溶解度
光刻是集成电路制造的关键工艺
一、光刻技术的特点
产生特征尺寸的关键工艺; 复印图像和化学作用相结合的综合性技术; 光刻与芯片的价格和性能密切相关,光刻成本占
整个芯片制造成本的1/3。
二、光刻三个基本条件
掩膜版 光刻胶 光刻机
掩膜版(Reticle或Mask)的材质有玻璃 版和石英版,亚微米技术都用石英版,是 因为石英版的透光性好、热膨胀系数低。 版上不透光的图形是金属铬膜。
不可溶解而保留
未曝光区域显影后溶解
正性光刻胶 负性光刻胶
传统胶片相机正片 传统胶片相机负片
光刻三个基本条件——光刻机
光刻机
传统相片放大机
三、光刻技术要求 光源
分辨率,是将硅片上两个相邻的特征尺寸图形 区分开的能力。
套准精度,掩膜版上的图形与硅片上的图形的 对准程度。按照光刻的要求版上的图形与片上 图形要精确对准。
PR Film Substrate
(a)对比度差
PR Film Substrate
(b)对比度好
3.敏感度好(是指硅片表面光刻胶中产生良好 图形所需要的一定波长光的最小能量值,以 mJ/cm2为单位)
4.粘滞性好(表征液体光刻胶流动性的一个指 标,即粘度,单位用cps表示)
5.粘附性好(指光刻胶与衬底表面的粘附性好) 6.抗蚀性好(在后续刻蚀工艺中,光刻胶很好 地保护衬底表面,胶的这种性质称为抗蚀性)
工艺宽容度,工艺发生一定变化时,在规定范 围内仍能达到关键尺寸要求的能力。
5.2 光刻工艺步骤及原理
光刻工艺的八个基本步骤
一、气相成底膜 二、旋转涂胶 三、软烘 四、对准和曝光 五、曝光后烘培(PEB) 六、显影 七、坚膜烘培 八、显影检查
光刻工艺的八个基本步骤 涂胶
曝光
显影
检查
一、气相成底膜
Mask
Reticle
传统相机底片
光刻三个基本条件——光刻胶PR(PhotoResist)
正性光刻胶
硅片上图形与掩膜版一样 曝光区域发生光学分解反应,在显影液中软化
溶解而去除掉
未曝光区域显影后保留
负性光刻胶
硅片上图形与掩膜版相反 曝光区域发生光学交联反应硬化,在显影液中
工艺目的:增加光刻胶与硅片的粘附性。 工艺过程:
1. 在气相成底膜之前,硅片要进行化学清洗、甩 干以保证硅片表面洁净。 2. 用N2携带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进入具有 热板的真空腔中,硅片放在热板上,形成底膜。
脱水烘干
HMDS成膜
二、旋转涂胶
工艺目的:在硅片表面涂上液体光刻胶来得到一 层均匀覆盖层。
工艺过程:
1.上掩膜版、硅片传送 2. 掩膜版对准( RA )(掩膜版标记与光刻机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