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漫画动画场景构图
框式构图
作为画面前景的框,通常靠近照相机,在被摄主体的前面, 以较大影像充满画面的四周,影调较深,构成图案状的花 边,具有一种装饰性的美感。
(2)利用线条变化和透视
线条具有引导人的视线的作用,它们都可以把观众的注意 力集中到面积不大但需要突出的主体上面。
《搅麦场》这幅画面就 是利用汇聚线条限制引 导人们的视线,最终将 其集中到主体身上。
井字构图法
拍摄者在进行画面构图时,
要尽量在画面中把兴趣中心
处理得醒目而完美,成为画
面中最鲜明、最突出的部分。
A
B
画面中的其它部分作为中心
的补充或呼应,处于相应次
要的地位,并与中心组成一
个统一的整体,而不致主次
不分或结构零乱。这种形式
视觉感受最为正常。
C
D
对称式构图
即以画面中水平中轴线或垂直中轴线为轴,把主体安排在 轴线上或其两边对称的位置上,它往往显得均衡、稳定、 和谐、庄严。
2.主体的表现方法
利用构图形式 利用线条变化和透视 利何中心构图 摄影构图中用以突出主体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将主体居
于画面的中心。由于人物和物体处于长方形画面的中心部位, 整个照片具有一种特殊的稳定性。然而这种构图形式缺乏变 化与生气,给人一种呆板的感觉,而且容易使读者视觉疲劳。
(3)利用对比的手法 对比是突出主体常用的表现手法。对比主要有动态与静态的对 比,影调明暗的对比,影像虚实的对比、色彩冷暖的对比、以 及形体大小的对比等。画面形象通过对比,可以使主体更加突 出和醒目,从而更有利于明确表达画面的主题意旨。
《故事讲完了》李春兰摄
(二)画面的陪体
郭勇坚拍摄的《河道弯弯》就是通过曝光控制,将蜿蜒曲折 的河流线条以“S型构图”的方法来处理。
S型构图具有一种流动 的美感。
对角线构图
对角线的构图组成的画面,能够 引导读者视线沿着线条的指向被 摄景物,不仅可以加强画面由一 角到另一角的纵深透视感,增强 深远而开阔的感觉,使画面线条 产生多变又富于动感,而且在视 觉上显得活泼、自然。
反三角形与正三角形相比,效果完全相反,在边学是最不稳 定的“陀螺形”,它旋转的运动中保持直立不倒,因此它具 有一种强烈地极不稳定的感觉。
S形构图
线条是构图的要素之一,曲线是线条中最具有美感的一种线 型。所谓S形构图,实质上就是一种富有变化的曲线构图。 这种构图形式被公认具有美感,给人以快意,使画面增添活 跃的气氛。S形构图,适宜于表现被摄对象本身富有曲线的 景物,如河流、小溪曲径、羊肠小道等等。
(二)摄影画面的构成要素
在一幅摄影作品中,摄影画面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画面的主 体、陪体、前景、背景与空白等。如何正确地安排主体在画 面中的位置,正确地选择、利用前景、背景,使所拍摄的景 物如何更加和谐统一,更富有艺术表现力,是摄影构图的重 要内容之一 。
1.摄影画面的主体
画面的主体就是一幅画面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一幅摄影作 品离不开主体。主体是摄影构图的核心,是观者接受信息的 主要对象。所以,要通过构图、用光、色彩、影调等造型手 段突出主体,使之成为一幅照片的中心。
框,是在画面主体物或需要强调的部分的前面、离镜头较近的 地方选择一个富有变化的“框”,把主体围起来,集中观者的 视线,透过这个“框”去观察画面所突出表现的主体。这种框, 就其形式来讲,或圆、或方、或三角,或不规则的多边形。在 安排构图时,利用这些富于变化的物体作为画面前景,就可增 加画面层次,加强空间纵深感,突出主体景物的表现。
法国著名摄影家马克·吕布拍 摄的《杨浦大桥》
大桥本身的结构是左右对称 的,桥面上的公路也是左右 对称的,在画面深处,公路 中线的远端所站立的人的姿 势也是左右对称,这种对称, 充分展示了大桥的建筑特点, 显得稳定、和谐,同时两边 的斜拉钢索形成的对称的、 富有节奏感的线条,又增加 了画面的生机与活力。
黄金分割构图法 又称三分法,即用垂直线把画面分成三等份,把主体放
在垂直线或接近垂直线的位置上是比较容易突出的位置。
陶建秋拍摄的《水乡美如画》 画面当中的主要事物----小船所处的位置、前景黄花的边线在 画面中的位置都是符合黄金分割的,显得比例得当、和谐稳定。
摄影构图实际上是来自于人们对日常生活中视觉习惯的总结。 如果把一幅照片的横向和纵向分别分成均匀的三等份,分割 线在图中形成四个交点a、b、c、d。研究发现,观看一幅作 品时,眼睛首先会注意这四个点。这就是所谓的“趣味中 心”。显然,为了满足这种视觉习惯,通常情况下应该把要 拍摄的对象安排在四个趣味中心之一。
构图方法
一、摄影画面的构成 二、摄影的分割与均衡 三、拍摄位置的选择
一、摄影画面的构成 (一)什么是构图? 构图是指把相机取景范围内的各种景物,在有限的空间
或平面上对摄影者所表现的形象进行艺术的合情合理的排列 与组合,使其成为一种令人感到美妙的形态,借以实现摄影 者的表现意图。 构图的目的就是考虑 如何把被摄对象有机地、令人感兴趣地 安排在画面中。在表现形式上力求新颖、别致,有艺术感染 力,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角形构图 通常是以三个相同性质的物、人或景构成画面的三角形整体。
正三角形,象金字塔一样,底边与画幅的横线平行,两条斜 边向上汇聚,其尖端有一种向上的动感。在人物摄影中,这 种构图在边学上最稳定,在心理上给人以安定的、坚实的、 不可动摇的稳定感。
《蒙娜丽莎》采 用的是立三角形 构图,端庄典雅通 过一个普通市民 女性的形象表达 了人对于自身的 肯定,及对美好 事物的向往。这 幅作品的成功, 很大程度上得益 于它优秀的构图 方式。
圆形构图 通常指画面中的主体呈圆形。圆形构图在视觉上给人以
旋转、运动和收缩的审美效果。由于圆形中的圆是由弯曲的 线条构成,因此具有一种完美柔和之感,倘若沿着圆形轨道 走下去,将会周而复始,永无尽头。因此,圆形还有一种无 休无止的感觉。
圆形构图中,如果出现一 个集中视线的趣味点,那 么整个画面将以这个点为 轴线,产生强烈的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