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6漫画类试题答题技巧(peiyou_)课件
2016漫画类试题答题技巧(peiyou_)课件
•我的孙子哟,这么热还军训, •别晒坏了!
答案
(2):请你简述这幅漫
画的寓意 讽刺生活中家长过分溺 爱孩子的现象。
•我的孙子哟,这么热还军训, •别晒坏了!
总结【注意事项】 (一)说明内容: ①这是一幅题为“ ”的画, ②先背景后画面,从中央到两边,注意顺序。
(二)揭示寓意
1.主体 2.事情 3.对不对 4.为什么 5.应该怎么做
练习6、评论某种社会现象
2010年南宁市中考题
[漫画评论]这幅漫画的创作是从哪则民间故事获得启发?它批 评了活动中出现的什么 现象?请对这种现象进行评论。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评 论字数40字左右。(4分)
参考答案
[漫画评论]这幅漫画的创作是从哪则民间故事获得启发?它批评了活动中出现的什么 现象?请对这种现象进行评论。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评论字数40字左右。(4分)
(1)画面的内容:画面的主体是一本打开的书, 书的封面写有“一本好书”字样,封底写有 “一生财富”字样。书的下面露出三双脚,分 别代表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和一个孩子,他们 共同阅读这本书。
盘点技巧── 说明性文字介绍漫画内容
说明漫画内容 (1)客观介绍说明。 (2) 不议论,不抒情。
说明的顺序
(1)有标题,要先写 “这是一幅标题为‘……’的画。 (2)再依次介绍画面内容(先背景后人物)。
2016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综合性学习图表题
之
漫画类试题答题技巧
1.什么是漫画 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 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 般运用变形、象征的手法, 构成幽默、诙谐的图画,以 取得讽刺或歌颂的表达效果。
2、漫画构成要素:
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画注三 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 题思想;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 的画情画景;画注是对画情画景的提 示与注解。 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品味,就能从 整体上概括其寓意。
什么?
这是一幅题为“蒸了一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馍,费了三堆柴”的漫画。 画面的中间是一个四方锅 台,上面放着四个蒸屉, 蒸屉上方冒着热气,蒸屉 上自上而下写着“发展经 济”四个大字。锅台的灶 口里燃烧着两棵树,树干 上写 着“环境”二字。 寓意 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 境为代价。
练习8、(2011年浙江绍兴)文明你我行。 学校提出了“我是社会一分子,大家一起 讲文明”的口号,班会课上,有同学出示 了下面这幅题为“目不斜视”的漫画,引 发了大家的热议。你对这幅漫画有什么感 想呢?
练习1.(2011山西)认真观察漫画, 给它拟一个标题(8个字以内) (2分)
练习2、(2011鸡西)仔细观察右边的漫 画,说说它的含义。
答案示例:我们(中小学生)应该远 离不安全食品,保护身体健康。
练习3、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说说漫画 的含意
告诉我们爱护地球,珍惜水资源
练习4、
1.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招贴画,按要求答题。(南京市中考
题型3:解说漫画内容
技巧:内容+寓意
一个瘦削的人蜷缩地坐在一捆铺盖卷上,胸前写着“ 高考状元”四个字;这个人没有脑袋,在脑袋的位置 上是一个大大的问号;画的右下角是一顶学位帽。这 幅画表现了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学历,但如果迷失了 人生方向,也是十分可悲的。
例2、(2011烟台) ①请用两三句话概括画面的内容。(3分)
二、注意题目或图画中的文字信息。这些 信息往往是我们答题的钥匙。 三、跳出图画看图画。图画往往反映了一 种普遍的问题或现象,因此,要进行想象 和联想,由个别现象到一类现象,透过现 象看本质。
四、注意题目要求,是直接考查寓意或含 义,还是把它作为背景能力来考查,一定 要清楚,同时语言要尽可能的简练准确。
联系漫画中的文字 来理解漫画的讽刺 意义。
(2010年泸州卷)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 画,这幅漫画讽刺了什么现象?(2分)
答案示例:讽刺那些自己的言行效果与主 观愿望恰恰相反的现象。
透过夸张手法了解漫 画意图
典型例题
仔细观察 这幅漫画,说 说它反映了怎 样的社会现象。
【答案】示例: (2)反映了当今社会许多家庭只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 条件,却不重视对孩子的文化教育和品德培养。
①读准漫画标题 ②细察漫画主体 ③品味漫画文字 ④寻找生活依据
谢谢观赏
通过漫画的标题 解读漫画的寓意。
讽刺意义:讽刺一些人在旅游中到处 乱写乱画,破坏风景文物的不文明行 为。
结合漫画的画面 来拟标题。
(2011泸州) 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 按要求答题。(4分) (1)给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6字以内。
答案示例:(1)老友的困惑、如此“兄 弟”、忘本、势利眼、发迹之后、“翻 脸”不认友
练习5、
【漫画评论】这幅漫画的创作是从哪则熟语获得启发的? 它批评了现实中的什么现象?请你对这种现象进行评论。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评论字数在40字左右。
1.主体 2.事情 3.对不对 4.为什么 5.应该怎么做
练习5、
3.【漫画评论】这幅漫画的创作是从哪则熟语获得启发的? 它批评了现实中的什么现象?请你对这种现象进行评论。
答案示例: 争做文明绍兴人,不能只有漂亮的语言,还要 有实际的行动。 争做文明绍兴人,需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 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争做文明人,我们既要做说的巨人,更要做行 的巨人。
练习9、 ( 2007年浙江台州中考
题) (1)请用简明的语言介 绍画面内容 (2)请你简述这幅漫画 的寓意
(1)请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
答案示范:
这是一幅题为 “宝 宝快跳”的漫画。。 爸爸和妈妈举着一根 高高的横杆,孩子因 无法逾越而无奈地站 在横杆下方。
简述 神态
客观 介绍
(3)
仔细观察这幅奥运
宣传画,用简明的 语言说明图画内容
参考答案 这是一幅题为“奥运拉近 你我”的宣传画,由各国国 旗组成了拉链图案,中间的 拉扣是中国国旗。
了解漫画的构成:
提示语(可以没有)
画面 (主体)
标题(可以没有)
漫画类试题
考点:
一、描述画面
说明漫画内容:一般是对漫画(图案)内容 进行客观地介绍性地说明。不添枝加叶,不带 任何个人情感,不议论,不抒情。
1、审清画面上有什么
2、选准切入点: (1)整体入手,先总后分; (2)中间切入,主体部分切入,关键部分切入 3、以切入点为参照物交代方位 4、讲究说明顺序 可采用“由上到下” “由左到右”“由外到内” “总─分─总” “总─分”等的说明顺序。如有 标题,一定要先写出来(如“这是一幅标题为 ‘……’的画。”),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 (先背景后人物)。
民间故事:“三个和尚没水 喝”。 批评的现象:部分同学认为 安全演练与己无关,对安全 演练采取消极态度。
评论:漠视安全演练是不 对的。安全工作关乎人命, 演练是应对灾难的重要举 措。我们应积极参与,防 患于未然。
练习7、
(1)请用简洁的文
字,说明这幅漫画 的内容。
(2)这幅漫画的寓意是
题型1:用说明性( 表达方式)介绍漫画内容
说明的
画面的主体是两个可爱的卡通儿童拜年形象,人物两边是门墩 和一幅“天增岁月有增寿,春满人间福满门”的春联,背后是 两扇打开的大门,门内有一方照壁,照壁上贴着羊形象的年画 ,中间是一个“福”字。 (说明1分,儿童拜年1分,春联1分,福字1分)
例1.(2010年河北省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 漫画,回答问题。(共 5 分) ⑴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画面的内容。
答题指导
要正确把握寓意必须注意: 一、首先弄清楚主题的指向。一般考查初中学生的图画的选材 为: 1、社会发展类。以反映时代进步的时事新闻、关系国计民生 的社会热点。 2、地域人文类。以反映文化、体育、民俗等富有地域氛围的 人文类题材。 3、教育类。包括家庭、学校等教育方法类题材。 4、青少年思想道德类。包括尊老爱幼、社会公德等。 5、环境保护类。包括节约能源、资源等。
题)
(1).请简要说明画面内容;(不超过30个字) (2).说说这幅画给我们的启示。(不超过30个字).
绿色家园
1、这是一幅题为 “绿色家园”的 招贴画,在一片 树叶的中间有一 个地球,整个图 面像一只眼睛。
2、我们应该像保 护眼睛一样保护地 球,爱护绿色家园。 (或:关注环境保 护,建设绿色家 园。)
答案:这是一幅题为《没听天气预报》的漫画。画面中下着雨, 中央摆着一张写有“神算”的桌子,桌后坐着一个戴墨镜双手护 住头的算命先生,画面左前方是两个行人,他们共撑一把伞都扭 头笑看算命先生,右后方是一个身穿雨衣笑看算命先生的行人, 他们都在嘲笑算命先生。
1、审清画面上有什么
2、选准切入点: (1)整体入手,先总后分; (2)中间切入,主体部分切入,关键部分切入 3、以切入点为参照物交代方位 4、讲究说明顺序 可采用“由上到下” “由左到右”“由外到内” “总─分─总” “总─分”等的说明顺序。如有 标题,一定要先写出来(如“这是一幅标题为 ‘……’的画。”),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 (先背景后人物)。
题型2:用描述(描写的表达 方式)漫画内容
盘点技巧:形容词、适当的联想、表情
雾霾笼罩,整个天空灰蒙蒙一片,一队排成“人”字 的大雁正从空中飞过。只见它们都戴着大口罩,眼睛 充满着惊恐与不安。
图中一位老人坐在藤椅上,一位中年男子蹲在地上给 老人洗脚,一个孩子站在中年男子的身后为他擦汗, 中年男子高兴的回头笑看男孩,老人欣慰的看着二人 ,老少三代其乐融融。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评论字数在40字左右。
参考答案: 熟语: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批评的现象:一些地方或部门 的环保意识淡薄,为了追求很 小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重要 的“环保”问题。 评论:我们不能以破坏生 态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 经济效益,这是因小失大 的。我们应创造和谐的生 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