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本体界定第一节学科框架一、新闻评论学是新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研究新闻评论的运用和写作规律的科学。
评论:指出客观事实发表意见、提出看法、抒发感情、交流思想的一种文体。
新闻评论:它是一种政论性的文体。
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按体裁可分为:社评、述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杂文等。
按媒介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按对象分:时政、经济、法制等。
二、新闻评论学的研究对象1.本体论2.创作主体论 3.对象论4.创作论5.文体论6.媒体论7.接受主体与传播环境论 8.新闻评论史第二节新闻评论本体一、对几种定义的辨析新闻评论时效性:指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之间的时差要小。
二者的时差越小,新闻评论的时效性越强。
群众性是由新闻评论的大众传播特性决定的。
新闻评论“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实和重大问题发议论、讲道理……”—丁法章(选择题)新闻评论的对象是新闻事实(选择题)二、什么是新闻评论新闻事实:对接受主体而言有价值的事件,是能受到大众重视,或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并能在实践中产生较大影响和作用的事件。
新闻评论:对新闻事实从新闻价值角度加以分析、评判,找到事件的症结、事件所标示的意义,探寻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昭示事件的未来走向,从而说服接受者对新闻事实形成与评论者相似的看法,这样的分析、评判就称为新闻评论。
三、新闻评论的特点1.以新闻事实为依托。
梁启超是“时务文体”(报章文体)的开创者。
2.时效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驻英国伦敦的负责人默罗开创了现场实况报道的先例。
3.思想性:正是因为有了思想性的存在,新闻事实与新闻评论才得以分开4.论理性5.大众性(1)新闻评论是借助了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
(2)新闻评论是对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加以评论,它同大众利益密切相关,是当中舆论的反映。
(3)新闻评论的目的是影响和引导社会大众全体的看法,或者说它的目的是作用于舆论。
(4)大众性还有一义,即群众对于新闻评论的积极参与。
四、新闻评论的地位与功能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郑贯公:“不必匕首,不必流血,笔枪可矣,泼墨可矣。
”(选择题)1.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在竞争中致胜的两种主要方法之一(1)争速度。
(2)争独家新闻。
2.新闻评论是大众传播媒体的旗帜、灵魂、眼睛3.新闻评论可以直接介入舆论,创造舆论,影响舆论4.新闻评论是公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民主渠道5.烛照社会,监督舆论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引导、监督、表态、深化作用第二章创作主体论第一节创作主体分类一、新闻评论创作主体的特点创作主体是人格主体。
执笔者或言说者是代表着某种力量、组织或群体的意志(填空题)二、人格主体与代言人个人之间的关系1.代言者个人具有能动个体性2.代言者个人要努力在传达人格主体精神意志的前提下追求个人风格化3.群体精神意志要充分人格化,灌注血肉情感三、创作主体分类1.国家(政府)《霸权行径难容忍——从赫-伯法问题上的分歧看欧美矛盾》一文的评论创作主体2.党派3.团体 4.个人第二节评论者的修养(论述题)五个根底:理论路线、政策法律纪律、群众观点、知识、新闻业务根底。
六种作风:敬业、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严谨细致、勇于创新。
一、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持正义立场,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树立起一个“社会的良心”的良好形象。
二、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勤于思考,不放过任何具有评论价值的新闻事实。
三、要打好理论基础。
四、要树立政策、法律、纪律观念。
五、打好知识根底。
六、要深入社会,善于调查研究。
新闻评论工作者要具备群众观点,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调查研究工作。
七、精通新闻评论业务。
新闻评论工作者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了解社会舆论的能力;一是熟练地掌握表达工具进行恰当表达的能力。
第三章对象论第一节新闻评论对象的独特性一、问题的提出二、新闻评论对象的独特性第二节新闻评论与其他评论的关系一、新闻评论与体育评论的关系新闻评论与体育评论的对象不同,但二者是一种互有交叉的关系。
它们的重合部分为体育新闻评论。
二、新闻评论与经济评论的关系经济评论与新闻评论也是有交叉的两个不同领域的评论,其重合部分即经济新闻评论(名词解释)三、新闻评论与文艺评论相对来说,文艺评论与新闻评论重合的部分在其整体中所占比例非常小,它只是其中处于现在进行时态的一部分,并且是以具有新闻价值的那一部分文艺现象为对象的(选择题)第三节新闻评论与深度报道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的相似处在于,二者都不满足于单纯的消息报道,都是对新闻资源的深入挖掘。
深度报道是在揭露客观事实,而新闻评论则是在对事实作出分析,展开论述。
深度报道虽也内蕴着分析评论的成分,但这种成分蕴含在记者的调查思路中,隐藏在作品的行文结构中,透现于对事件本身的叙述中,体现在记者对别人的分析评论的引用中。
由于深度报道和新闻述评极为相似,它们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深度报道是要告诉人们更多的信息,让人们通过各种信息的相关性去了解原因、现状和趋势,而新闻评论是就已知的信息表达意见。
评论与报导的关系(二者是新闻宣传的两种基本手段。
报道是主体、基础,评论是旗帜、灵魂。
)报导内容:客观事实的真相,强调受众对事实的理解、认知方式:通过记叙讲清事实,用细节表达情感、意见目的:传播信息、满足未知情感:中立、客观,将意见和观点隐藏于报导之中思想:平和、稳定、含蓄的深度:表层事实评论内容:基于事实的分析、评价、议论,强调对事实背后的原理、规律的发掘方式:摆事实、讲道理,采用概念、判断等逻辑方式,形成意见目的:使新闻的内在思想得以引申、升华、引导YU论,弄清本质情感:干脆、直接、酣畅淋漓思想:立意高、视角奇、观点新深度:触及思想、制度本质联系:A、二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共同强调、深化普及B、作为新闻体裁,二者都要求客观、公允、有的放夭C、二者都是新闻媒体宣传报导的主要形式D、都必须讲求新闻性、真实性第四节评论深度与对象模糊问题一、新闻评论的深度要求二、达到深度要求的途径:1.横向共时性联系2.纵向历时性联系第四章创作论(上)第一节新闻评论的选题一、“选题”辩新闻评论的选题有互相联系的两种含义:一是传播媒介在某个时期内通过对社会思潮和公众舆论的调查研究,对此时期内社会重大问题的分析探讨而确定的要评论的诸种问题,或者说是传播媒介的选题计划。
二是就评论员本人来说,根据媒介的选题计划范围,相应地确定自己面对的具体对象所可能阐发的具体问题。
二、选题的标准:1.扣准时代脉搏2.努力选择一些富有新意的论题3.评论的选题应该有针对性三、选题的来源1.上面的精神2.下面的呼声3.从新闻报道中发现4.从评论员对新闻事实的实地考察中发现选题第二节新闻评论的立论一、立论的要求:创作者对所选的论题作出自己的论断,提出自己的见解。
1.立论要新颖2.立论要合乎实际二、立论的过程:选题确定以后,首先要在选题范围之内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1.广泛地占有材料2.精心选择,深入分析,从中发现可能的立论角度第三节新闻评论的标题一、新闻评论标题的作用二、新闻评论标题的特点新闻评论标题和新闻标题相比,有以下不同:(简答题)1.目的不同:新闻标题是要告知事件,新闻评论标题是要对新闻事实展开议论。
2.表达方式不同:新闻是叙述、说明语态,而新闻评论则是议论、抒情语态。
3.题目格式不同:新闻标题常常包括引题、正题、副题三个题目,目的是尽量把主要内容展现出来;而新闻评论却只列一个标题,列两个标题的也有,不过非常少,因为主要内容要人们把正文阅完才能全部掌握。
4.句子的完整程度不同:新闻的标题通常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即便不是句子也表达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
新闻评论的题目却不一定是一个句子,许多时候可以是一个词组。
三、标题的要求(选择题)1.具有吸引力2.与文章的内容和风格相和谐四、几种常见的标题类型1.提出问题型标题2.概念并置型标题3.标出论点型标题4.运用成语、谚语、流行语作标题5.赞颂性标题6.告诫性标题7.褒贬性标题8.号召型标题9.论战型标题10 文学型标题第五章创作论(中)第一节新闻评论的论证一、“论证”辩。
所谓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说明论点的过程。
1.论点要体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新颖而具有针对性2.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新鲜评论的论据包括:①事实论据②理论论据③数字论据3.论证过程要符合逻辑(1)明确概念。
(2)论证过程要遵守逻辑规范,做到严密而准确。
二、几种常用的论证方式1.归纳论证:是将一件件具体的、个别的事例归纳在一起,找寻其共同规律,由特殊到一般,从个别到普遍,从而得出结论的论证方法。
归纳推理又可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两种。
(填空题)2.演绎论证:由一般性原理推演出特殊结论的论证方法。
是一种必然性推理。
3.类比论证: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一些相同的属性,从而推断它们的其他属性也都相同的一种论证方式。
类比论证的结果是或然性的。
4.对比论证5.比喻论证6.反证:在互相矛盾的两方面中,通过证明一方为是来说明另一方为非,或通过证明一方为非来证明另一方为是的论证方法。
7.归谬法:先假定对方的观点是对的,然后将对方观点进行合理引申,推导出明显的错误,由此证明对方观点的荒谬性,从而确立自己的正确观点。
第二节新闻评论的驳论一、“驳论”辩驳论是与立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填空题)1.要注意对象,掌握政策界限2.要以理服人,忌强词夺理,偏激武断二、任何进行反驳1.驳对方论点2.驳对方论据3.驳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第六章创作论(下)第一节新闻评论的结构一、对新闻评论结构的基本要求结构指的是对内容的组织和安排。
新闻评论的结构研究的是新闻评论中的层次和布局问题要以论点为中心,根据论点的要求去安排结构二、结构安排原则1.根据事物自身的逻辑顺序和层次安排结构新闻评论有自身的结构形态,或称事理逻辑。
(填空题)2.根据人们对事物认识过程的逻辑顺序和层次安排结构三、新闻评论的三种常用结构形式1.纵向结构按照事物的本质联系安排层次,各层次之间形成纵的不断递进的关系。
纵式结构显示了事理逻辑和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引导人们根据问题的前因后果间的内在联系去认识事物。
(名词解释)一些理论性很强的新闻评论和一些驳论性的新闻评论常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
2.横向结构各部分之间为并列关系的结构方式,即文章的整体结构是围绕着中心论点多侧面展开的辐射型结构。
3.评点式结构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新闻评论结构(选择题)四、新闻评论的开头和结尾1.开头的要求新闻评论的开头既是标题作用的延伸,要努力吸引人们去阅读正文,同时也是议论文共有的提出问题阶段或者叫引论阶段。
新闻评论的开头决定着整篇文章的风格基调和展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