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导学案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导学案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二分二至日太阳光照图”,学会分析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2.学会在不同光照图中计算昼长和夜长。

【课前温故知新】
1.说出下图代表的地区:
2.请按要求做图:
(1)请在甲图中表示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
(2)请分别画出夏至日、二分日、冬至日时的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3)请在下图中做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路线。

【课堂探究】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长、夜长的表示方法及计算:
(1)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①利用昼弧、夜弧求昼长、夜长:昼长= 夜长=
②根据日出日落时间求昼长、夜长:
昼长=
夜长=
(2)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但纬度数相同的两地昼夜长短的关系:
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结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图”和“二分二至日光照图”,探究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并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时间昼夜长短及变化状况(北半球)
春分
春分—夏至
夏至
夏半年
夏至—秋分
秋分
秋分—冬至
冬至
冬半年
冬至—次年春分
请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路线图”中表示出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请小组同学共同探究,完成以下问题:
1.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2.当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当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此请总结各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有何关系?
3.直射点所在的半球,随纬度越来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有何变化规律?
4.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全球(除赤道外)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有何变化规律?
5. 在春分-----夏至-----秋分的过程中,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是如何变化的?
1.请联系前面所学知识,填写下列表格
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昼长达一年中最
小值的范围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
年中最大值的范围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
中最小值的范围
夏至日
冬至日
2.根据昼长随纬度变化曲线图,判断ABC
所代表的节气名称。

A: ;B: ;C:
3.阅读“40°N附近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运
行轨迹图”,回答问题。

(1)判断甲乙丙所代表的节气名称。

甲:
乙:
丙:
(2)判断二分二至日时,此地太阳日出方位:
夏至:日出:日落:
冬至:日出:日落:
二分:日出:日落:
【巩固练习题】
下图是6月22日五个不同地点的昼夜长短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空白部分表示白昼),根据图判断1~3题。

1.选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选项中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左偏的是()
A.②B.③C.④D.⑤
3.按纬度由北向南,五地的顺序依次是()
A.②③⑤④①B.⑤③②④①C.①④②③⑤D.⑤①④②③
读下图分析回答4—5题
4.直射点处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上昼夜平分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D.南极圈以内为极夜
5.直射点移动从d→a之间的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增大B.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
C.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D.地球公转逐渐趋向远日点
6.每年春分日到秋分日()
A. 极昼地区先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再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
B 南半球为夏半年,北半球为冬半年
C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至南回归线,再移回赤道 D 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再变小
7.下列节日中,上海昼长与夜长差值最小的是
A.中国国庆节
B.国际妇女节
C.国际劳动节
D.中国教师节
8.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A.5月1日B.7月1日C.8月1日D.10月1日
9.极昼现象从南极点扩大到南极圈的时期是()
A.春分到夏至B.秋分到冬至C.夏至到秋分D.冬至到春分
10.太阳直射的地方()
A.昼夜等长B.昼长夜短C.为秋季D.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11.右图为地球自转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晚,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此时()
A.M地的白天比N地短
B.M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N地
C.当N地为下午7时,M地是次日上午5时
D.M地大约3点钟日出,21点日落
读2012年某日我国四地点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及下图,回答12~13题。

地点日出时间日落时间
①7:1816:48
②6:5415:30
③6:3616:50
④8:2418:56
12.四点纬度排列由高到低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③②①
D.③②④①
13.此时,地球可能位于图中的
A.1位置
B.2位置
C.3位置
D.4位置
图中①~⑤为0°~66°34′N之间不同日期的昼长分布曲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14~15题。

14.曲线由①→②→③变化的时段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
A.从北回归线到赤道B.从赤道到南回归线
C.从南回归线到赤道D.从赤道到北回归线
15.曲线由⑤→④→③变化的时段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逐渐缩短B.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增长
C.南半球昼长夜短,且夜逐渐缩短D.南半球昼短夜长,且夜逐渐增长
下表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和正午太阳高度,据表分析,回答16—17题。

日出时间日落时间
正午太阳高度
两分日6:40 18:40 50°
夏至日5:10 20:10 73°26′
冬至日X Y 26°34′
16.图中X、Y的时间可能为()
A.8:00、17:00 B.8:10、17:10 C.8:20、17:00 D.7:50、17:10 17.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100°E、50°N B.110°E、40°N C.125°E、40°N D.130°E、50°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