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导论笔记电视新闻导论(赵淑萍)第一讲媒介特征与电视新闻的拓展电视新闻的基本含义: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流动画面、声音、文字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发生、发现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电视新闻的发展历史既是一个在短时期内迅猛发展,变化的惊人历程,又是一个多钟因素相互促动、相互催化的复杂过程划时代的突破30年代电视新闻采拍由单一的转播发展到流动的采拍40年代电视采拍由使用35mm胶片过渡到16mm50年代电视采拍开始尝试使用达到实用水平的磁迹摄像机60年代通讯卫星将电视报道推向最高水准——同步化,同时,电子新闻采集系统(ENG)在60年代末问世70年代ENG普遍推广,电视采拍确立优势——声画同步80年代ENG更新换代,一体化摄像机又使电视采访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CNN 24小时全天候新闻报道,带动全球电视新闻采访活动90年代数字化金属磁带使画面质量达到更高的标准,卫星直播、大型电缆电视、电视节目频道化21世纪高清电视普及,无磁带硬盘录像技术的应用不断拓展,大中小型SNG灵活运转,新闻直播节目朝着常态化发展国际互联网使用,带动电视节目与观众互动;电视与网络结合,打造新传播平台;台网互动、充分利用电视的信息资源,网络视频直播,进一步彰显电视图像的优势第一讲重点*1、电视新闻基本含义【变化】2、在即时通讯的时代,技术的进步可以使电视记者用过去难以想象的方式、手段、速度进行采访报道。
3、追根溯源,职业记者的采访活动已有500多年历史,公元15世纪末——16世纪初,就出现了以传递信息为主的手抄新闻,活页小报,专门从事采集消息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记者开始了较随意的采访活动。
4、17世纪初至末,定期印刷报纸产生。
*5、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突破了以往的范围,不仅成为新闻节目内容,而且应用于其他类型节目中,新闻报道方式成为节目突出表现形态;电视采访画面不但展现记者提问技巧,而且树立记者形象;电视新闻发挥画面优势,而且利用多种表现元素,在技术推动下,实现采访、报道、播出同步化。
第二讲电视新闻节目类型一、每日新闻节目在固定时间播出的以动态性新闻事件为主要内容的节目每天分为早、午、晚、夜间四个时间段播放我国早、午、夜间新闻为15分钟,晚联播为30分钟,美国等西方国家早间新闻时间为1小时,除硬性新闻外,软性轻松新闻占有一定比例,夜间新闻一般趋向深度报道,时间在30分钟至1小时之间。
二、新闻综述节目一般是对一周重大新闻的回顾或点评。
三、新闻专题节目对典型新闻事件,重大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所进行的只有一定深度报道的节目。
节目侧重报道社会问题,开创了连续报道形式和电视记者纪录片的形式。
专题报道具有时效性,纪录片有情节、过程、结果、观点、主题、哲理,专题节目介于两者之间。
四、新闻杂志节目为了摆脱广告对电视控制,杂志型节目时间长、容量大(广度、深度、长度)五、新闻评论节目特色是围绕人的关心的事件、社会问题、风尚、现象,人们发表不同见解、不同看法,从而传播信息,引导舆论。
评论节目形式可以在演播室讨论,也可以走出演播室到现场进行评论。
(现场会有偏差,不够谨慎)电视评论是代表电视机构发言。
六、人物专访节目就某个事件,社会问题对权威人士、专家、新闻事件当事人进行专门的访问;对新闻人物、名人进行专门访问。
人物专访节目围绕信息、观点、个性三个方面展开访问,无论是针对事件、问题还是人物,都力求向观众提供信息,披露观点,揭露个性。
格式可以在演播室专访,也可以到采访对象场所。
第三讲动态性新闻节目特点及报道要领依据不同的报道方式,电视动态新闻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活动图像新闻、日播新闻、图片组合新闻、现场口头报道、简明新闻、综合新闻、新闻特写。
间。
新闻特写:把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放大”或“再现”,留下深刻印象,有视觉冲击力。
口头报道:1、感受画面的“规定情景”,体会画面传达内容。
首先,记者采访要使自己情绪同画面表现的内容相吻合。
2、为观众做“现场编辑”:设想观众会通过屏幕怎样接受信息。
Blablabla缺两讲Blablabla第六讲新闻调查性节目特点及报道要领调查采访报道的目的在于披露事实的真相,其题材相当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起源2、调查报道采访的特点西方新闻界观点:调查采访报道不能作为一种独立规范的报道体裁存在,更没有对它进行所谓研究的必要,因为“一切好的报道都要进行报道”。
调查性报道与一般报道的“调查”比较:与一般报道形式相比,调查性报道必须努力发现为了某种目的而被隐藏起来的事实,更注重挖掘已发生的事物内在联系。
调查性报道的要素(1)一些人或组织处于某种目的,企图掩盖真相(2)Blablabla...(3)真相揭露必须由媒体独立完成(4)与其它采访报道相比,制作周期长。
1、调查记者形象的确立《新闻调查》记者经验(1)注重采访过程(2)展示记者调查行动(3)调查路径围绕悬念展开(4)记者要有质疑精神Blablabla缺两讲Blablabla第九讲新闻报道的根本原则、语体风格、基本手法基本理念、概念电视新闻含义(见前)根本原则、语体风格、基本手法新闻报道的共性,即是新闻共同具有的性质,也就是共性规律。
因此,电视新闻报道首先要遵循新闻报道的共性规律概括起来,新闻报道共性规律主要有三个方面(1)根本原则:真实、准确、客观、公正(2)语体风格:新鲜、生动、简洁、明快(3)基本手法:用事实说话第一节新闻的根本原则一、真实,准确需要注意的十个要点1、新闻事件客观存在。
2、时间、地点、人物真实准确。
3、涉及的细节、数字、背景要准确无误。
4、新闻中的间接引语、直接引语要有确切出处,符合人物身份。
5、新闻角度选择要符合客观事物本身特点。
6、新闻提炼观点,主要符合客观实际。
7、新闻传达的人物心理活动,无形事实真实可信。
8、新闻中选择的具体事物不同侧面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真实面貌。
9、新闻中选择的典型材料能够说明事件本质。
10、新闻中带有科技含量的事实,能够恰当地解释科学道理、科学现象。
二、客观,公正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第十讲电视新闻节目的构思活动重点1、电视节目的构思活动是节目孕育过程中一系列多维性思维的体现所谓多维性思维,就是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来认识事物构思是为节目确定基调、内容、框架、形式,是在观念中发生的2、节目构思是体现全体创作人员群体思维的复杂的精神活动。
3、构思不简单是再现客观事物,同时揭示社会意义。
构思三个基本阶段节目构想初步形成,即为创作节目想出一个点子对具体构想再孕育、再认识,是最初的设想进一步明确化对获得材料进行进一步加工改造,精选内容,提炼思想,使节目具有上乘材料。
题型概念、简答、论述概念报道思想:编辑部在一定阶段内或时期内、为达到预期的新闻传播目的而制定的新闻报道设想、意图,包括一个时期的总体设想和具体报道提示。
电视新闻含义: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流动画面、声音、文字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发生、发现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报道主题:记者在反映客观事物时通过具体报道的内容所表达的中心观点,中心思想,新闻主题与文学作品的主题不同,新闻主题具有客观性。
报道策划:首先要根据编辑部的总体报道思想明确主导的传播意向,编辑部总体报道思想是根据国家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中心工作,全局和实际情况,经过通盘考虑综合制定的。
简答电视动态新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主要特点:快速、简短、广泛、鲜活快速要求以时效第一为报道原则;简短要求用最简练的语言和最典型的画面呈现事实;广泛要求在一定的节目时间内容纳更多的消息;鲜活要求增强新闻生动性和可视性。
电视新闻调查报道主要有哪些特点?报道目的是把事情原委搞个水落石出,给观众明确的结果;调查报道的结构主线是展示调查的过程;记者采访的过程起到结构全篇的作用;调查记者的形象可以构成画面;现场调查取证增强观众的兴趣和新闻的客观真实;调查记者的出镜采访成为节目形态的突出特征;节目样式一般是电视调查纪录片的模式。
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有哪些基本特征?评论类节目是就新闻事实发表议论,见解,观点的节目类型。
评论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报道事实,评论通过对具体事实的分析,解释,阐明对事实的见解,态度;通过评论借以影响,引导社会舆论。
电视评论类节目主要有:每周新闻回顾,对重要新闻发表评论;新闻述评节目,对新闻事实进行报道的同时加以评论;以问答方式的事实评论节目,媒体评论员,权威人士对当下时事进行评论;除了固定节目外,电视新闻评论的方式还有新闻短评,编后语等,在新闻类节目中采取灵活穿插的方式播出。
论述电视对重大新闻事件纪念日报道的独特视角要点:视角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的着眼点,是采访,报道,表现客观事实的侧重点。
重大新闻事件纪念日的报道属于预知性的新闻报道选题,往往经过精心的策划,中外媒体在报道视角上的比较,在这类报道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因此,这类报道往往可以衡量出媒体的策划能力,报道水平。
从发展的走向看,这类报道往往以人为报道主体,通过关注人的变化,人的行为,人的命运来反映事物的一个侧面重大新闻事件纪念日的报道可以采取直播,纪录片,专访,谈话节目等等方式,但是这些报道区别于事件发生时的报道,必须给观众以深刻的思想启迪。
这类报道的主题意义往往比较弱,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思考空间。
选取独特的视角是这类报道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独特视角的选取要考虑三个主要的因素:其一,独特的视角与客观事实本身具有的特点;其二,独特的视角与报道形式的特定要求;其三,独特的视角与电视特色的发挥。
试论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对突发性重大新闻的报道策略要点:在传播方式上:电视对突发性重大事件新闻采取同步直播的方式加以报道,代表了即时传播的发展方向。
直播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采取以新闻频道为平台,集中播出一段时间;二是打破常规播出时段和节目界限,灵活插播和延时播出;三是在不同时段,不同节目中随时跟踪在报道方式上:电视对突发性重大事件新闻采取了多样的报道方式,打破了单一动态消息为主的模式。
目前,所采取的具体报道方式有:视频连线,电话连线,现场口头报道,记者观察,追踪报道,专题报道,调查报道,新闻评论,解释分析,纪录片等。
在传播理念上:电视媒体强化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现代新闻传播理念,进一步增强媒介的竞争意识,体现媒介的权威性,公信力。
例证:汶川大地震,与属地震,矿难,国外特别突发事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