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 国际分工收益的绝大部分由发达国家获得,发展中国家只能获得其中的 一小部分。为了这一小部分收益,发展中国家还会进行激烈的争夺。
? 在整个国际分工链条中,发达国家凭借资本、科技、人才、营销和消费 方式上的优势或先机,占据了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服务市场, 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国际分工链条的末端,成为全球市场上劳动 密集型、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
?以总部位于加州的罗技国际集团公司为例, Wanda 无线鼠标是罗技最畅销的产品之一,它在 苏州有一个工厂,每年向美国出口 2000万只鼠标, 在美国销售价 40美元左右。
?罗技公司拿走8美元 ?批发、零售商拿走15美元 ?罗技的供应商(如摩托罗拉)拿走15美元 ?中国只赚3美元(工人工资、电力、交通)
?产品内分工 :分工按照同一产品的不同工序或零 部件进行
2020/4/5
世界经济
12
国际分工的深化使得生产的国界变得模糊 起来,产品的国籍也不那么明显了 。
例如:美国罗切斯特市政府原来打算购买 一部日本产的铲雪机,后来为了响应购买国货的 号召,就改买美国制造的铲雪机。但后来发现, 原来想买的日本产品是在美国制造的,而改买的 美国产品是在日本制造的。
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小故事
? 有兄弟俩都已结婚另立了门户。哥哥家养一头牛,弟 弟家有一台拖拉机。如果用牛耕地,一天可赚40块钱,搞 运输能赚60块钱;拖拉机耕一天地可赚50块钱,搞运输能 赚100块。刚开始时,兄弟俩都是上午耕地,下午跑运输, 一天下来,哥哥收入50块,弟弟收入75块。 ? 几天过后,聪明的弟弟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哥俩一 天干两种活,不如分一下工。 ? 于是就找哥哥说,从今以后,你替我耕地,我则专门 跑运输,每天除了你耕地得到40块外,我再给你20块作为 你替我耕了半天地的报酬,这样,你就可以得到60块,比 以前多得10块,我在支付了给你的报酬之后,还能得到80 块,比以前多5块,对我们俩都有好处。哥哥半信半疑,不 知这多出的15块是从哪里来的?还以为是聪明的弟弟在骗 他。
(1)按国家的自然资源等的差异分类
? 1 、垂直型——这种类型的国际分工表现在国际贸易上 是指进口原料和出口工业制成品,或者是出口原料和进 口制成品。
? 2、水平型——这主要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相似的 国家之间的生产专业化和协作。例如,欧洲联盟内部15 个国家之间的分工合作,就是属于这种类型。
? 3、混合型——这是指将垂直型和水平型相混合的国际 分工方式。 德国最为典型 日本将东南亚国家作为自己的加工工厂,同时有与欧 美等国家进行各方面的合作 中国不仅是美国的加工工厂,同时也在飞机、船舶制 造方面与美国展开合作
温州大虎打火机公司是个龙头企业,员工1000人只管 装配生产,而其配套企业有15家,1.5万人,其紧密合 作,保证了低成本和高质量,产品出口68个国家,10年 无一退货!
国际分工 ——波音飞机
以美国波音公司的BOEING777机型为例, 其零部件在全球70多个国家生产,波音公 司自己承担22%,其他美国公司承担15%, 日本公司承担22%,其他各国公司承担 41%,波音公司负责总体装配,而总体设 计在西雅图,零部件设计在莫斯科,环境 研究在马德里,导航服务和培训在墨尔本。 目前波音公司在我国委托沈飞生产货舱 门,上航生产水平尾翼,哈飞生产翼身整 流罩,天津波海公司生产复合材料的次结 构件和内部装饰。
1876/1880 1913 1928 1937 1938
5.形成了相互依赖 的市场——出现了 垂直型、水平型分 工交叉局面
(4) 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 (二战后)
?1. 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型分工占主导地位 ?2. 发达国家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逐步增强 ?3.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也发生了变化 ?4. 参加国际分工的国家的经济所有制形式呈现多
国际分工通过制约各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和国际贸易地区分布而影响国际贸易市场结构。
? (4)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
首先,随着战前垂直型分工为主到战后水平 型分工的发展,国际贸易总量中也由以初级产 品的比重为最大转变为战后的工业制成品超过 初级产品。
其次,战前发展中国家以出口初级产品为 主,战后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 比重不断增长,初级产品的比重不断下降。
—— 亚当.斯密,1776
我们该向温州打火机学点什么
温州打火机能够称雄世界,不仅因为其勤劳,关键是 那里的社会化大分工造就了极低地成本。一只电子点火 器,十几年前靠进口,一只要四五元,温州人自制,只 要一两元,后来形成分工协作,一只只要 0.2元。又如 密封圈,每个打火机要用5到8个,过去进口0.2元一 只,后来自制要0.05元,分工后只要0.005元一只。
(3)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 19 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产业革命促进了国际分工的迅速发展
国际分工形成阶段的特点
1. 分工的多中心化
主要国家在世界制成品出口中所占比重(%)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13年
1926/1929
1930
1936/1938
英国 德国 法国 美国 四国总计
再次,工业内部、公司内部贸易额大幅度 增加,中间性机械产品在整个工业制成品贸易 中的比重也不断提高。
最后,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得到迅速发展。
?(5) 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利益
国际分工使各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绝对 优势和比较优势),在互利贸易中增进各国的 福利。
然而具体到某个国家(地区)国际贸易获利在 国家间的分配是不均衡的。一般地说,在国际 分工中处于有利地位的发达国家,从国际贸易 中获利远高于处于不利地位的发展中国家。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制成品 原料及半制成品 食品类
4. 加重了殖民地国家经济发展的两种依赖性
——对少数产品
80 60 40 20
0 A
两战之间殖民地国家国际贸易状况 B
A:初级产品与制成品价格比 B: 亚非拉初级产品出口占世界比重
2020/4/5
世界经济
13
2.1.3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国际分工(生产力的提高)和国家的形成是国 际贸易产生的前提条件。 ?(1) 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发展速度
国际贸易的发展同国际分工的发展呈正方向 变动关系,历史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2) 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
各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与各国相互分工协 作程度呈正方向变动关系。 ?(3) 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市场结构
?罗技在加州的 450个销售人员的收入总额,远远 高于苏州工厂内 4000名工人的工资。
2020/4/5
世界经济
7
本章内容:
1
2.1 国际分工概述
2
2.2 国际分工的发展
3 2.3 国际分工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国际分工概述
? 2.1.1 国际分工的概念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 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 家界限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2) 按分工是在产业之间或产业内部的分类
?产业间国际分工
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生产的国际专业化
?产业内部国际分工
产业部门内部各分部门之间的生产专业化
?产业间分工 :国际分工在不同产业间进行,如不 同要素密集型产业间的分工
?产业内分工 :一是同类产品差异化分工;二是分 工依据同一产业内部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来进行, 如技术环节、生产环节、营销环节
1. 机器大工业是 国际分工形成的 物质基础
第二,新技术 的运用,消除 了世界大范围 生产分工的时
空障碍
第三,创造了 冲破国内分工 壁垒的重型武 器——物美价
廉的商品
第四,促进了世 界市场的形成, 迫使各个国家按 照世界市场的要
求进行生产
?2. 国际分工以英国为中心的宗主国和殖民地之 间的分工
“世界的五分之一是我们的资源的进贡者;北美 大平原和俄国是我们的谷物种植园;芝加哥和傲 德赛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地海的诸国是 我们的森林;我们的羊群可牡放在澳洲;我们的 的牛群在美洲;秘鲁把他们的白银提供给我们; 加利副尼亚和澳洲以自己的黄金提供给我们;中 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从印度把咖啡、茶叶和香料 运到我们的海岸。法国和西班牙是我们的葡萄园; 地中海沿岸是我们的果园;我们从北美合众国以 及其他国家获得棉花。”
只要国际分工格局不发生大的变化,这种差距 短期难于改变。
?(6) 国际分工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和世界贸 易依存度
2.2 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 (地理大发现到第一次产业革命16~18世纪中叶) ?以“地理大发现”为开端
特点
?1. 国际分工的过程伴随着野蛮的掠夺 ?2. 分工的主体是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
国际分工陷阱
? 在美国市场,中国出口玩具“芭比娃娃”的零售价为9.99美元,她 在美国海关的进口价仅为2美元,两者相差的8美元作为“智力附加值” 被美方拿走。在剩下的2美元中,1美元是运输和管理费,65美分支 付原材料进口的成本,中方只得到区区35美分的加工费。由此可见, 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链条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和低端, 而发达国家则成为最大的赢家。
————【英】丹莱·杰温斯
3. 世界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变化--农产品和工业品代替了奢侈品
图3-8 1850~1870年英国主要产品出口值(单位:万英镑)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煤及焦炭
钢铁
各种机器
1850年1870年
4. 促使分工形成的手段发生了 变化—— 以自由贸易为旗帜
2. 工业国之间也形成了相互分工关系
两战之间美、英、法、德、意、日、加七国进出口贸易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