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耿家庄隧道位于五台县耿家庄东侧约100米处,设计为左右线分离式,左线起讫桩号为ZK6+635至ZK7+600,长度为965m,右线起讫桩号为YK6+672至YK7+600,长度为928m,双洞总长为1893m。
隧道设计速度为80km/h,为双向四车道,双洞单向行车。
隧道主洞建筑界限宽度为10.25m,高度为5.0m。
隧道内轮廓净空面积为64.62㎡。
本隧道设有3处人行横通道,1处车行横通道。
隧止区位于构造剥蚀、侵蚀低中山区,山体陡峭,冲沟发育。
微地貌表现为基岩山脊、冲、沟陡坡等。
隧道地形总体北高南低。
隧址区范围内植被不发育,以杂草丛及灌木为主。
隧址区地处五台山块隆南部之系舟山掀向斜的东南翼,为一单斜构造,地层产状平缓,地质构造简单。
勘察期间,未发现有影响洞体稳定性的断裂构造存在。
现将各组地层岩性特征及其分布情况简述如下:第四系统残坡积碎石土该套地层仅分布于盂县端洞口段及隧址区缓坡处,岩性为碎石土,土质不均,分选差,碎石成份主要为灰岩,菱角状,含30%~40%粉质粘土,局部粉质粘土含量达70%中密。
厚度17.60—28.20米。
奥陶系下统白云质灰岩本隧道左右线洞身围岩主要由该地层组成,岩性为白云质灰岩,灰白色,间夹薄层状泥质条带灰岩、角砾状灰岩。
强~微风化,隐晶结构,中厚层状~中薄层状构造。
强风化带厚度20~25米,局部大于30米,岩芯以碎石状为主,局部为扁柱状,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呈中薄层状结构,岩体完整性较差;微风化带岩体节理裂隙不发育,呈中厚层状结构,岩体完整性较好。
以上岩层产状为235°∠15°综合洞体埋深和围岩结构、产状等特点分析,本隧道岩体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隧道围岩岩土力学指标见表1。
岩土物理力学指标表表1隧址区地表水系为清水河,水流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冬季仅部分河道有少量间断水,雨季流量较大。
洞身范围内无地下水,地下水对隧道洞身无较大影响。
根据清水河地表水水质分析报告,隧址区地表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隧址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大陆性季风影响明显,日照较充足,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
年降水量500mm,一般集中在6—9月;年平均气温5℃,1月平均气温-11℃,7月平均气温21℃;霜冻期为9月下旬至次年4月,无霜期约90—150天。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区》(GBJ8306-2001)的有关规定,结合《山西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山西省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相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不良地质:隧址区岩溶稍发育,岩溶是隧址区的主要不良地质,岩溶的发育破坏了岩体的完整性,降低了围岩等级,对隧道洞身稳定性影响较大。
2、编制依据(1)有关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有关设计文件、图纸,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3)《公路建设项目高危工程施工安全强制性要求》,山西省交通运输厅(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5)《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3、施工人员、机械设备配置3.1 洞身钢筋网支护工程量耿家庄隧道钢筋网支护工程量包括Φ8共计100576.9kg,其中Ⅴ3级围岩段为6745.6kg、Ⅳ2级围岩段为43312.5kg、Ⅲ2级围岩段为46980kg、人行横通道为2036.6kg、车行横通道为1502.2kg。
3.2 施工人员配置根据实际钢筋网支护的需要,每个开挖作业面按照表2进行施工人员配置。
表2 钢筋网支护施工人员配置一览表(按每个开挖作业面配备)3.3机械设备配置根据耿家庄隧道钢筋网支护施工方法,配置以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见表3。
表3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一览表(按每个开挖作业面配备)4、施工工艺与流程4.1 钢筋网支护施工工艺根据设计要求,耿家庄隧道主洞、紧急停车带及横通道钢筋网支护参数见表4。
洞外制作网片,根据设计要求选定钢筋规格,宜采用预制网块,其尺寸与形状应与隧道断面形状及分部开挖方式相适应,一般为20×20cm—25×25cm,使用前应对钢筋清除锈蚀,现场拼接。
4.2 钢筋网支护施工流程钢筋网支护施工流程如图1所示,钢筋网支护应在初喷及锚杆安装之后进行。
图1 钢筋网支护施工流程图具体施工技术措施:(1)制作网片钢筋网制作可以分为现场编网和半成品网片现场拼接两种。
现场编网因占用较长的循环时间,在本隧道中不宜采用,而采用半成品网片拼接挂网,以加快挂网速度。
按设计要求网片的宽度按钢拱架的间距及锚杆布置情况预制,网片重量控制在50kg左右,同时用在墙部网片应上侧带钩(如图2),以方便挂设。
加工的网格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图2 钢筋网片支护示意图(2)挂网挂网在初喷混凝土及施作锚杆后进行,网片应紧贴岩面,铺设应平整。
采用人工挂网,网片搭接长度应不小于规定值。
(3)焊联挂好网片后,将网片之间的接头以及网片钢筋和锚杆头、钢拱架等焊接牢固,避免网片超出喷射混凝土厚度及喷砼时网片晃动。
5、质量控制5.1钢筋网支护质量控制基本要求(1)所用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应在第一层钢筋网被混凝土覆盖后铺设。
(3)钢筋网与锚杆或其他固定装置连接牢固,喷射混凝土时不得晃动。
(4)钢筋网支护实测项目:表5 钢筋网支护实测项目5.2 钢筋网支护具体质量控制措施(1)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并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使用前必须进行除锈蚀。
(2)根据设计要求选择Φ8、Φ6.5钢筋调直处理后,在加工平台上焊成间距200×200mm/250×250mm,长2m,宽1-2m的钢筋网片,整体运到洞内牢固焊接在锚杆、钢拱架上。
(3)网格采用梅花形电弧焊,焊接要牢固。
焊接时要有引弧板,不得在钢筋上引弧,焊接点要清除焊渣,并保持网片干净,无污染。
(4)每片制作好后平放在加工棚内,挂牌注明规格及使用部位,并注意防潮、防锈。
(5)钢筋网片间的连接采用单面电弧焊或绑扎连接。
单面电弧焊连接,焊缝长度不小于10倍的钢筋直径;绑扎时,搭接长度不小于45倍钢筋直径。
Ⅰ级钢筋绑扎时作180°弯钩。
在同一截面上钢筋接头不超过钢筋面积的50%,两接头并错开不少于50倍钢筋直径。
(6)网片应在初喷砼约5cm厚后进行施工,使钢筋在喷砼中间位置为好。
如果喷射砼厚度较小,不能两次喷射将钢筋按在中间位置时,则先安装钢筋网,钢筋网距受喷岩面不大于30mm。
钢筋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10mm。
(7)在冬季进行钢筋网片加工时,钢筋的加工及焊接均须满足相关要求。
冷拉钢筋时的温度不宜-20℃;张拉预应力钢材时的温度不宜低于-15℃。
在钢筋工程焊接施工中,当环境温度低于-5℃的条件下进行钢筋对焊或电弧焊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
风力超过四级时,应采取挡风措施。
焊后未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
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得进行施焊。
并且,要做好钢筋加工场的防风、防雪及保暖措施。
6、安全保证措施6.1 建立安全保证体系项目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建立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小组,针对本工序特点,进行安全交底,严格执行项目经理部安全保证体系的有关规定,项目经理部与每个作业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6.2 安全教育和培训(1)对新进场的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准许其进入操作岗位。
(2)对电焊工、电工等特殊工种的工人,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培训,持证上岗。
(3)在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或调换工作岗位时,对工人进行新操作方法和新工作岗位的安全教育。
(4)设立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动日,在班前班后会上检查安全生产的活动情况,并对作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活动。
6.3 落实安全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的规章和管理制度,体现“全员管理、安全第一”的基本思想,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做到职责分明,各负其责。
施工中除操作人员本身加强各种安全措施外,项目经理部也将加大检查力度,搞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坚决杜绝各种事故的发生。
严格执行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6.4 钢筋网支护针对性安全技术措施(1)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必须详细学习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施工场地应作出详细的施工部署,钢筋等材料的堆放应作出详细布置。
(2)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教育,熟知和遵守本工种的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电焊工必须持有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证,方可进行焊接作业。
(3)所有进入工地的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安全服)等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服从指挥。
(4)隧道内施工作业人员必须严格履行进、出洞登记制度。
(5)钢筋网支护作业人员用电时必须遵守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操作,不得违章作业。
(6)进入作业地点时,先检查、熟悉作业环境。
若发现不安全因素、隐患,必须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立即处理,确认安全后再进行施工作业。
对施工过程中发现危及人身安全的隐患,应立即停止作业,及时要求有关部门处理解决。
(7)现场所有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等,严禁私自移动和拆除,如需暂时移动和拆除的须报经有关负责人审批后,在确保作业人员及其他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拆移,并在工作完毕(包括中途休息)后立即复原。
(8)焊机使用、摆放在防雨、干燥和通风良好,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和便于操作的位置。
搬运时必须切断电源,将电焊机电源线从控制开关下口拆除后再搬运。
(9)电焊设备的安装、修理和检查必须由电工进行。
焊机和线路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通知电工修理。
(10)电焊机必须安放在通风良好、干燥、无腐蚀介质、远离高温高湿和多粉尘的地方。
露天使用的焊机应设防雨棚,焊机应用绝缘物垫起,垫起高度不得小于20crn,按要求配备消防器材。
(11)使用交流电焊机作业应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操作:多台焊机接线时三相负载应平衡,初级线上必须有开关及熔断保护器。
电焊机应绝缘良好。
焊接变压器的一次线圈绕组与二次线圈绕组之间、绕组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得小于1Mn。
电焊机必须安装一、二次线接线保护罩。
电焊机的工作应依照设计规定,不应超载运行。
作业中应经常检查电焊机的温升超过A级60℃、B级80℃时必须停止运转。
(12)由于钢筋网支护须要借助开挖台架作为操作平台,开挖台架高度大于2米,属于高空作业,应做好相关防护措施。
(13)在焊接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配有护面罩,清除焊渣时应小心焊渣入眼。
(14)拱部钢挂网时注意下方操作人员,防止焊渣掉落,烫伤其他施工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