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语文40分钟限时训练

高三语文40分钟限时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②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③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筚路蓝缕....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④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人又都一直讳莫如深....,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⑤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去年以来,物价猛涨,股市起伏,他手中所持的股票和债券转眼间变成了一文不名....的废纸,这令他心急如焚。

②有的媒体人由于曝光腐败、鞭挞丑恶而背后中枪,这使他们心灰意懒....,不愿意再继续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责。

③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登海被授予全国“时代楷模”的喜讯在港城大地引起强烈反响。

山东省团委要求大力宣传传李登海先进事迹,从善如登....,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广泛参与公益事业。

④朝鲜宣布进行氢弹试验后,朝鲜半岛局势箭在弦上....,高度复杂敏感,各方对此深表关切和忧虑。

⑤近代以来,印度、日本和俄罗斯的文化都在不同程度上经历西化的命运,唯有中国文化,代代相传、绵延不绝....,至今尚保留着相对完整的独立精神和自主心态。

⑥QQ、微博、微信等出现以后,信息铺天盖地....而且传播迅速,加上国内版权意识比较薄弱,使知识版权的维权成了一件更困难的事。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②③④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自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B.国务院近日发布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不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取消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内销售,允许它们开展跨区域经营。

C.职业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技能,更在于育人,因此有意识地把工匠精神渗透进日常的技能教学中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D.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更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和领导人的智慧。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使得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B.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的时候,银河就不再遥远,宇宙也就不再那么神秘了。

C.首届跨境电商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各知名电商的数十名代表齐聚一堂,分析了电商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D.在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本市历时三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査工作,昨日交出了首份答卷。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一如胡应麟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点化了柳宗元《江雪》一诗中的昂扬活力。

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

,,。

或许,,;,。

那片苍茫的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如国画中留出的空白,意味深远。

①诱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②只有雪野的空旷③君不见,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④才能凸显生命的充实⑤方能反衬人心的温热⑥只有雪天的凄冷⑦江上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A.①⑦③②④⑥⑤ B.③①⑦②④⑥⑤C.①⑦③⑥⑤②④ D.③①⑦⑥⑤②④6.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林语堂先生说,中国的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情,医治人们心灵的创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华如水静流,中国人是多情的、善感的。

虽然我们不都是诗人,可总会在人生的某种时刻,忽然间诗情上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就让我们从寻找中国诗歌的意象开始,从一草一木,从春花秋月开始起程,沿着诗歌的通幽曲径,抵达我们的心灵深处。

①总会有那样一个节点,我们品味人生,心绪万千②成年跌宕时,我们谁不曾在诗酒中流连③我们谁不曾登高看水阔山长?我们谁不曾渴望逃离喧嚣,寻访静谧的田园④我们谁没有经过春来秋往的涤荡?我们谁没有经历日月交叠的轮转⑤总会有那么一个契机,我们想寻找真实的自己⑥少年飞扬时,我们谁不曾向往长剑狂歌的豪侠倜傥A.④③⑥②①⑤B.⑥③②④①⑤C.④②⑥③⑤① D.⑥②④③⑤①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谈读书(节选)朱光潜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

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是全人类的事。

每门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被湮没,全靠书籍记载才流传下来。

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

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以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为出发点。

如果抹煞过去人类已取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纵然能前进,也还是开倒车落伍。

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

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才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新的世界。

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

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拖累,可能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

它至少有两大流弊。

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

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

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肤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

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

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个图书馆,其中真正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千部甚至于数部。

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

比如学哲学的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柏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的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

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

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踢一脚,就成了“消耗战”。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可以作为每个读书人的座右铭。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

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

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7.下列关于“书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书籍是记载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使其不被湮没的工具。

B.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

C.书籍使读者重温了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受用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

D.书籍是一种可以帮助人的学习工具,但也可能变成我们研究学问的障碍。

8.下列关于“学问”和“读书”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获得学问,不一定只靠读书,但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

B.要想在文化学术方面求得发展,就必须研究过去人类已得的学问。

C.一个人通过读书,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从而获得必要的学问。

D.读书可以帮助人获得学问,但如果缺少正确方法,也可能阻碍人获得学问。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书籍难得,所以我国古代学者一生只能研究一部经书,但由于读得专而精,因此取得了巨大成就。

B.现在每种学问的书籍都非常多,但必须读的著作只有几部,初学者不能贪多求全而放弃了基本要籍。

C.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因此我们必须选择经典作品仔细阅读并深入研究。

D.书既可以多读,也可以少读,不能以读的数量的多少来衡量读书的质量。

少读如果彻底,对人的作用也很大。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伯行,字孝先,河南仪封人。

康熙二十四年进士,考授内阁中书,改中书科中书。

四十八年,调江苏巡抚..,赈淮、扬、徐三府饥。

会布政使宜思恭以司库亏空为总督噶礼劾罢,上遣尚书张鹏翮按治。

陈鹏年以苏州知府署.布政使,议司库亏三十四万,分扣官俸役食抵补,伯行咨噶礼会题,不应。

伯行疏上闻,上命鹏翮并按。

别疏陈噶礼异议状,上谕廷臣曰:“览伯行此疏知与噶礼不和为人臣者当以国事为重朕综理机务垂五十年未尝令一人得逞其私此疏宜置不问。

”伯行寻乞病,上不许。

鹏翮请责前任巡抚于准及思恭偿十六万,馀以官俸役食抵补。

上曰:“江南亏空钱粮,非官吏侵蚀。

朕南巡时,督抚肆意挪用而不敢言。

若责新任官补偿,朕心实有不忍。

”命察明南巡时用款具奏。

伯行又疏奏各府州县无著钱粮十万八千,上命并予豁免。

噶礼贪横,伯行与之迕。

五十年,江南乡试..副考官赵晋交通关节,榜发,士论哗然,舆财神入学宫。

伯行疏上其事,正考官左必蕃亦以实闻,命尚书..张鹏翮、侍郎赫寿按治,伯行与噶礼会鞫,得举人吴泌、程光奎通贿状,词连噶礼。

伯行请解噶礼任付严审,噶礼不自安,亦摭伯行七罪讦奏。

上命俱解任,鹏翮等寻奏晋与泌、光奎通贿俱实,拟罪如律;噶礼交通事诬,伯行应夺官。

上曰:“伯行居官清正,天下所知。

噶礼才虽有馀而喜生事,无清正名。

此议是非颠倒,命九卿、詹事、科道再议。

”明日,召九卿等谕曰:“伯行居官清廉,噶礼操守朕不能信。

若无伯行,则江南必受其朘削几半矣。

此互参一案,初遣官往审,为噶礼所制,致不能得其情;再遣官往审,与前无异。

尔等能体朕保全清官之意,使正人无所疑惧,则海宇升平矣。

”遂夺噶礼官,命伯行复任。

伯行方成进士,归构精舍於南郊,陈书数千卷纵观之,及小学、近思录,程、朱语类,曰:“入圣门庭在是矣。

”尽发濂、洛、关、闽诸大儒之书,口诵手抄者七年。

始赴官,尝曰:“千圣之学,括于一敬,故学莫先于主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