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肉制品与低温肉制品的区别
高温肉制品是加热介质温度大于100℃(通常115-120℃),中心温度大于115℃时恒定适当时间的肉制品。
在加热过程中已经达到商业无菌(121℃、4mins,或同样的杀菌程度),可在常温下流通。
高温肉制品的优点在于可以常温下长期保存,一般25℃可达6个月。
高温肉制品加工过程中高温处理会使肉制品品质下降,如营养损失、风味劣变(蒸煮味)等。
高温肉制品是经过121℃高温蒸煮的包装肉制产品。
优点为:由于高温蒸煮使袋内肉制品消毒彻底,所以在常温下有较长的保质期,一般为3-6个月或更长。
缺点为一般有点儿罐头味。
另外,由于高温制作,也使产品中的一部分营养成分降低。
低温肉制品是指采用较低的杀菌温度进行巴氏杀菌的肉制品,即将肉制品中心温度达到68-75℃保持30mins。
理论上讲,这样的杀菌程度致病微生物可被完全杀灭,保证了产品使用的安全,可靠,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肉制品的营养价值,因此是科学合理的加工方式。
当今发达国家最为常用。
但是,低温肉制品的加工特点决定了它在生产销售中也存在一些缺陷:由于杀菌温度低,虽然可以杀灭所有致病菌,但是不能杀灭形成孢子的细菌,因此对原料肉的质量要求高,只有品质好、无污染的原料肉才能生产处合格的低温肉制品,并且应加强防止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各环节的污染;由于低温杀菌不完全,要求销售过程中采用冷藏保藏,因此相应增大了成本。
低温肉制品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1)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料肉的风味物质和营养成分,防止了传统肉制品加工下可避免的成分流失;
(2)肉质鲜嫩,口感良好,无肉类煮制后固有的渣感;
(3)肉类蛋白变性适度,易于为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利用率高;(4)食用便捷,家庭可贮存备用;
(5)需冷藏存放和冷链销售,即产品要在0-6℃下冷藏。
目前国内的高温产品生产厂家比较少。
真正能够做到全国市场的也仅有双汇和金锣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