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5章 法律行为(八)

第15章 法律行为(八)

第十五章法律行为(八):代理规范第一节基本界定归属规范法律行为→代理:有效代理:代理权:属性授予范围限制显名原则意思表示无权代理:狭义:要件效果效果归属规范:法律行为事实行为债代理规范,买卖,视为在法律行为内发生的效果归属规范,其行为和效果、意思有偏差一、效果归属规范(一)法律行为领域1.代理民法通则第六十三条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双方当事人约定,应当由本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

A的小区拍卖车位,因自己没有时间,就托B参加拍卖,授权B在50万额度内购买车位。

增加了交易的机会,促进交易,增加了交易的可能性A以自己幼子B的名义购买房屋。

保护未成年人A专卖店的员工B出售BOSE音响给顾客C。

让没有生命的组织体,在实际进行交易时实现作为主体的职能2.代表民法通则第三十八条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民法通则第四十三条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

(二)事实行为领域事实行为的特点是,不考虑行为人的意思,效果法定法律行为,效果由效果意思决定A专卖店的员工B出售BOSE音响,把音响交给顾客C。

买卖合同,是法律行为,此时B是代理人,但是交付是靠事实行为来调整,此时B是占有辅助人。

如果B没有交付,还有履行辅助,需要代A来交付???此处强调,代理仅仅是与法律行为相关联的二、代理关系A本人(被代理人)——B代理人—买卖(代理行为)——C第三人(相对人)A——效果归属于AC,效果归属关系——C有问题的往往在AB之间的行为(一)本人与代理人(二)本人与第三人(三)代理人与第三人三、基本类型(一)法定代理与意定代理委托代理——意定代理,依靠授权法定代理、指定代理——不依靠授权民法通则第六十四条代理包括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

委托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行使代理权,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规定行使代理权,指定代理人按照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单位的指定行使代理权。

民法通则第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婚姻法解释一第十七条婚姻法第十七条关于“夫或妻对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的规定,应当理解为:(一)夫或妻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上的权利是平等的。

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决定。

不只是监护人和被监护人有法定代理,夫妻间也有(二)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做重要处理决定,夫妻双方应当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

他人有理由相信其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为由对抗善意第三人。

(二)直接代理与间接代理直接代理,直接归属于本人,代理人以本人的名义和第三人产生法律合同,显名原则间接代理,暂时归属于代理人,代理商,买东西,再卖出去,中间商交易,常常与隐名代理有关,一些交易中不必要表明是代理。

合同法第四百一十四条行纪合同是指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第二节有效代理内部授权依照授予人的意思表示,但是涉及第三人,要保护外部授权要从相对人的角度来理解代理人在有效代理的行为下,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一、要件(一)代为或者代受意思表示1.积极代理代某个人发出意思表示受A所托,B以A的名义向C发出购买要约。

2.消极代理代某个人来受领意思表示C对B发出同意出卖的承诺。

(二)以本人名义为法律行为1.显名原则以本人名义从事行为2.隐名代理合同法第四百零二条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该合同直接约束委托人和第三人,但有确切证据证明该合同只约束受托人和第三人的除外。

合同法第四百零三条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时,第三人不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受托人因第三人的原因对委托人不履行义务,受托人应当向委托人披露第三人,委托人因此可以行使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权利,但第三人与受托人订立合同时如果知道该委托人就不会订立合同的除外。

受托人因委托人的原因对第三人不履行义务,受托人应当向第三人披露委托人,第三人因此可以选择受托人或者委托人作为相对人主张其权利,但第三人不得变更选定的相对人。

委托人行使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权利的,第三人可以向委托人主张其对受托人的抗辩。

第三人选定委托人作为其相对人的,委托人可以向第三人主张其对受托人的抗辩以及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抗辩。

有效代理:代意思表示显名有代理权:属性授予简单就称为授权行为限制范围终止(三)代理权既不是权利也不是义务1.属性代理权不是权利,也不是义务。

2.代理权的授予(1)属性有相对人的单方行为如果受委托人不同意,那么就已经有代理权授予,但是没有代理合同(2)类型1)内部授权A授权B购买音响。

2)外部授权仍是授权,但是不是告诉授权对象,告诉了第三人A未授权B,但告诉C,由B作为自己代理人与C协商合同。

3)内部授权的外部通知准法律行为,效果法定,但是有意思表示,需要有表示行为A把授权B事实的通知C。

把一个存在的事实告知别人在实际中,不同的授权方式产生的效果不一样(3)形式民法通则第六十五条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

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以书面来证明具有资格书面委托代理的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限,并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

委托书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4)与基础行为的关系1)基础行为合同法第三百九十六条委托合同是指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

2)独立性代理权的授予和基础行为是分离的,订立了委托合同,然后发了(书面)的授权那么如果合同被认定无效,那么授权仍然有效,代理权授予的无因性,授权行为的抽象性A与B签订委托合同,由B代理A购买货物,A给B报酬。

如果签了合同,但是没有授权,是否是无权代理?争议看授权的方式是哪一种类型,由委托合同有一个默示的意思,如果合同无效,那么默示被推定就不存在即内部授权和基础行为共命运如果是外部授权,要保护善意第三人内部关系变动不影响第三人,发生抽象性3.范围(1)类型1)特定代理权某一件事A托B购买C的某件祖传宝物。

2)种类代理权某一类事件A托B购买C的全部祖传宝物。

3)概括代理权所有事情,一般为监护通常指法定代理权(2)确定1)内部授权以代理人的理解为标准2)外部授权以第三人的理解为标准3)内部授权外部通知以代理人的理解为标准,但第三人信赖通知而与代理人理解有偏差的,基于权利外观来保护第三人。

代理权是由授予来产生的,基础行为则是由法律行为来调整4.限制(1)法定限制1)自己代理I 原则禁止A专卖店店长B以自己名义向A提出加薪,又以专卖店名义同意该加薪要求。

II例外允许本人同意A授权B出卖其物,卖价不少于1万元,B以1万元购买。

不损害A的利益专为履行债务A授权B,来协商AC之间的还债协议,C把对A的债权转让给B,AB约定清偿债务。

2)双方代理I 原则禁止A托B购买C的货物,C托B出卖货物。

可能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II例外允许本人同意A授权B出卖其物,卖价不少于1万元,C授权B购买该物,买价不多于1.5万元,B以1.3万元购买。

专为履行债务债的关系当事人AC授权B协议AC之间的还债协议。

(2)意定限制权利做出以后撤销或者改变1)内部授权内部限制A授权B出卖其物,卖价不少于1万元。

后A对B表示,把卖价调整为不少于2万元。

2)内部授权外部限制A授权B出卖其物,卖价不少于1万元。

后A对C表示,其货物卖价不少于2万元。

3)外部授权内部限制A未授权B,但告诉C,由B作为自己代理人与C协商合同,卖价不少于1万元。

后A授权B,卖价不少于2万元。

4)外部授权外部限制A未授权B,但告诉C,由B作为自己代理人与C协商合同,卖价不少于1万元。

后A告诉C,卖价不少于2万元。

5)内部授权外部通知后内部限制A授权B,并告诉C,由B作为自己代理人与C协商合同,卖价不少于1万元。

后A授权B,卖价不少于2万元。

6)内部授权外部通知后外部限制A授权B,并告诉C,由B作为自己代理人与C协商合同,卖价不少于1万元。

后A告诉C,卖价不少于2万元。

在不危害第三人的情况下以意定的限制为标准5.终止民法通则第六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托代理终止:(一)代理期间届满或者代理事务完成;(二)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者代理人辞去委托;(三)代理人死亡;(四)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五)作为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的法人终止。

第七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定代理或者指定代理终止:(一)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复民事行为能力;(二)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死亡;(三)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四)指定代理的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单位取消指定;(五)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监护关系消灭。

二、效果(一)常态效果归属(二)瑕疵效果归属无效的、可撤销的均由被代理人承受无权代理:狭义无权代理:要件效果表见代理第三节无权代理(考试题)一、界定(一)规范民法通则第六十六条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

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被代理人知道他人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

代理人不履行职责而给被代理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负连带责任。

第三人知道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已终止还与行为人实施民事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第三人和行为人负连带责任。

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

狭义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

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

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合同法第四十九条表见代理(二)区别1.无权处分仅指向处分行为,缺失了处分权,并且是以自己名义。

无权代理是没有代理权,以本人行为2.冒名行为(1)第三人愿以行为人为当事人A用假名B到专卖店购买货物,并成为专卖店会员。

(2)第三人仅愿以被冒名人为当事人A冒用圈内名家B的名义向不知名画家C购买画作,C仰慕B而同意出售。

民法通则意见第149条盗用、假冒他人名义,以函、电等方式进行欺骗或者愚弄他人,并使其财产、名誉受到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二、构成代理权存在瑕疵(一)有代理的形式(二)无正当代理权三、效果(一)本人与第三人的关系1.本人的追认1)权利I行使前II行使后合同法解释二第十一条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追认的意思表示自到达相对人时生效,合同自订立时起生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