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武传练习

苏武传练习

《苏武传》导学1.填空:本文选自《》,作者,字,(朝代)人,此书是我国第一部史,由作者的妹妹和马续续写完成。

作者的弟弟有“投笔从戎”的美谈。

2.解释加点的词①少以父任.()②稍迁.至栘中厩监()③数.通使相窥观()④汉天子,我丈人行.也()⑤因.厚赂单于()⑥置币遗.单于()⑦单于益.骄()⑧方.欲发使送武等()⑨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⑩私候.胜曰()⑾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⑿以状语.武()⒀今.不听吾计()⒁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⒂乃幽.武,置大窖中()⒃绝.不饮食()⒄羝乳.乃得归()⒅具.自陈道()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 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B.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 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C.乃.幽武,置大窖中 / 羝乳乃.得归D.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4.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属于名词活用为状语的是()A.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B.剑.斩虞常已C.羝乳.乃得归 D.杖.汉节牧羊5.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乃遣武以.中郎将使 B.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C.以.状语武 D.蹈其背以.出血6.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A.汉天子,我丈人..与常..行也 B.张胜许之,以货物C.本无谋,又非亲属.... D.武等实在E.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F.九岁不行练习一、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①顾恩义,畔主背亲()②与旃毛并咽之()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④蹈其背以出血()⑤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⑥何以女为见()⑦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⑧前以降及物故()二、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并解释1、词类活用:()单于壮其节()2、词类活用:()(1)欲因此时降武()(2)空以身膏草野()(3)反欲斗两主()(4)单于愈益欲降之()(5)蹈其背,以出血()(6)王必欲降武()(7)尽归汉使路充国等()(8)屈节辱命()(9)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10)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3、词类活用:()(1)天雨雪()(2)羝乳乃得归()(3)杖汉节牧羊()(4)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5)惠等哭,舆归营()4、词类活用:()(1)朝夕遣人候问武。

()(2)其一人夜亡告之()(3)剑斩虞常已()三、指出特殊句式,能够恢复语序的,请恢复语序。

1、句式:()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正常语序:()2、句式:()为降虏于蛮夷。

正常语序:()3、句式:()(1)何以汝为见。

(),正常语序:()(2)何以复加。

(),正常语序:()4、句式:()(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5、句式:()(1)见犯乃死,重负国(2)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3)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四、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

相当:古义:()今义:()2、我丈人行也。

丈人:古义:()今义:()3、欲因此时降武。

因此:古义:()今义:()4、武等实在。

实在:古义:()今义:()5、稍迁至栘中厩监。

稍:古义:()今义:()6、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遗:古义:()今义:()7、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

会:古义:()今义:()8、此必及我。

及:古义:()今义:()9、会论虞常。

论:古义:()今义:()10、以货物与常。

货物:古义:()今义:()11、卧起操持操持古义:()今义:()五、解释下列一词多义①使(1)数通使相窥观使:()(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第一个“使”:()。

(3)单于使使晓武第一个“使”:()第二个“使”:()(4)单于使卫律治其事()(5)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6)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②发(1)方欲发使送武等发:()(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3)恐前语发发:()③益(1)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2)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3)武益愈()④引(1)虞常果引张胜()。

(2)引佩刀自刺()。

⑤食(1)绝不饮食()。

(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3)廪食不至()(4)给其衣食()⑥语(1)以状语武()(2)如惠语以让匈奴()【重点虚词】一、因①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②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③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二、即①即谋单于,何以复加?()②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三、以①少以父任由于,()②乃谴武以中郎将表凭借的工具手段()③以货物与常()④以状语武()⑤汉亦留之以相当()⑥何面目以归汉()⑦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⑧始以强壮出()⑨前以降及物故()⑩蹈其背以出血()《苏武传》导学和练习导学答案:1.《汉书》班固孟坚东汉纪传体断代班昭班超2. ①职位②升迁③屡次④辈分⑤乘便⑥送⑦逐渐⑧正⑨暗中⑩拜访⑾财物⑿告诉⒀如果⒁报告⒂囚禁⒃跟外界隔绝⒄生育⒅全部3.A4.B5.D6.C练习答案【通假字】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④蹈其背以出血蹈:通“搯”,叩,轻轻敲打⑤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县:同:“悬”,悬挂⑥何以女为见女:同“汝”,你⑦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毉:同“医”⑧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词类活用】一、意动用法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二、使动用法(1)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蹈其背,以出血出:使……流出(6)王必欲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7)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归:使……归(8)屈节辱命屈:使……屈身辱:使……受辱(9)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别:使……分开(10)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降:使……投降三、名词活用作动词(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育。

(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膏:滋润(或使动用法)(5)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做动词,用车子。

四、名词活用作状语(1)朝夕遣人候问武。

朝夕:从早到晚(2)其一人夜亡告之夜:连夜,在夜里(3)剑斩虞常已剑:用剑【特殊句式】一、定语后置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正常语序:“送留在汉匈奴使者”。

二、介词结构后置为降虏于蛮夷。

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三、宾语前置(1)何以汝为见。

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汝为”(2)何以复加。

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四、判断句(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五、被动句(1)见犯乃死,重负国(2)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3)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

相当:古义:抵押。

今义:差不多或程度比较高。

2、我丈人行也。

丈人: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3、欲因此时降武。

因此: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4、武等实在。

实在: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5、稍迁至栘中厩监。

稍: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6、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遗:古义:送给。

今义:丢失、落下。

7、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会:古义:正当、适逢。

今义:聚会、集合。

8、此必及我。

及:古义:牵连今义:常作连词“和”用9、会论虞常。

论:古义:判罪今义:常作议论10、以货物与常。

货物: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11、卧起操持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今义:料理,办理/筹划【一词多义】①使(1)数通使相窥观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第一个“使”:出使。

(3)单于使使晓武第一个“使”:动词,派遣,第二个“使”:名词,使者。

(4)单于使卫律治其事派遣(5)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使者(6)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让②发(1)方欲发使送武等发:派遣。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发动事变。

(3)恐前语发发:泄露,败露。

③益(1)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副词逐渐(2)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副词,更加(3)武益愈副词逐渐④引(1)虞常果引张胜引:牵引,此指供出。

(2)引佩刀自刺引:抽出,拔出。

⑤食(1)绝不饮食食:给他吃的。

(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食:吃。

(3)廪食不至食:粮食。

(4)给其衣食食:食物。

⑥语(1)以状语武语:告诉。

(2)如惠语以让匈奴语:说的话【重点虚词】一、因①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于是,就②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趁机③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凭借依靠二、即①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假如如果②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当三、以①少以父任由于,表原因②乃谴武以中郎将表凭借的工具手段凭③以货物与常表凭借的工具手段,把④以状语武表凭借的工具手段,把⑤汉亦留之以相当表目的,用来,来⑥何面目以归汉表目的,用来,来⑦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表时间,在⑧始以强壮出表时间,在⑨前以降及物故通“已”(10)蹈其背以出血表目的,用来,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