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磨机安装方案

水泥磨机安装方案

水泥磨机施工方案一、概述在水泥工业中,球磨机是主要粉磨设备。

其主要结构是由回转部分、球瓦轴承或滑履轴承、进料装置、卸料装置、传动装置和润滑装置组成,其中吊装的单件最大重量105T。

回转的磨筒体水平装置在滑履轴承上。

磨筒体为钢板卷制焊接而成的圆筒,筒体内用隔仓板分成若干仓,每个仓筒体内壁装有耐磨衬板;滑履轴承是回转部分的支承装置,磨机回转部分的轴颈支承在球形瓦与底座组成的两个主轴承上或筒体的滑圈支承在两组与竖直方向成300角的托瓦形式的滑履轴承上。

磨机的组成:由进料装置、支承装置、回转装置、卸料装置、传动装置等组成,见示图:组成磨机的主要零部件见示意图:1—辅助电机;2—辅助减速机;3—主电机;4—主减速机;5—出料装置;6—出料端支承装置;7—出料端中空轴;8—筒体;9—人孔门;10—进料端支承装置;11—进料端中空轴;12—进料装置;13—扭力接管;14—联轴器二、磨机的特点及要求:磨机是水泥生产工艺线上的关键设备,由于它自身结构、性能、使用上的特点,使其安装工作形成如下特点:1、安装精度高,要求施工过程中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施工中须使用合格的、经过定期检测的、高精度的检测工具的仪器。

2、施工难度大,不安全因素多;必须加强安全教育、安全措施、安全管理,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3、由于设备的外形、重量大,施工中采用大型、重型的起重和运输设备。

三、磨机安装工艺过程:四、基础验收、划线与垫铁敷设1、基础验收基础验收是建设单位与安装单位共同进行的工作(也可以邀请土建单位参加),必须依照工艺布置图、设备图、设备的实际尺寸对基础进行验收,具体要求见第一章第五节。

2、基础凿毛在基础凿毛的同时,可进行标高基准点、中心标板、放线支架的制作与敷设。

标高基准点、中心标板、放线支架的具体位置布置见示意图:3、基础划线这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划线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磨机安装质量。

A、划线依据:根据磨机实测长度及图纸中的各相关尺寸。

B、划线工具:经纬仪、30m钢盘尺、20—30Kg弹簧秤、2m的地规、划针、铅笔、样冲、手锤、墨斗、粉线等。

C、划线要求:(1)划出的中心线与图纸给出的纵向中心线偏差不大于±3mm;(2)两基础上的横向中心线距离偏差不大于+1mm,对角线偏差不大于1mm;(3)方法与步骤:★确定磨机纵向中心线:找出现场土建厂房结构与磨机基础相关的主要柱基的中心线,以确认后的工艺布置图给出的磨机基础的坐标位置,用钢盘尺从找出的主要柱基的中心线向磨机基础方向作垂线,并在垂线上量取图中给出的柱基中心至基础中心的距离,在两个基础上用铅笔画出记号,通过经纬仪将两基础所划的点连成一直线,并反射到所预埋的中心打一圈小眼(小眼直径可在1—1.5mm),此小眼可按8或12等分来打,然后再在基础上用墨斗借助经纬仪配合打出墨线。

★在磨机出料端基础上画出其横向中心线:以与磨机基础相关的主要柱基中心线为基准,以工艺布置图给出的磨机基础的坐标位置,用钢盘尺(或钢板尺进行测量,将测得数据划到基础上,并与纵向中心线交于一点,再用经纬仪或地规过此交点作纵向中心线的垂线,此垂线应通过此基础横向方向两端的预埋中心标板,然后顺两板上各打一样冲眼(同上)。

最后在此基础上用墨斗将两标板样冲眼连线打出墨线。

★基础划线时如果与磨机相关联的传动基础、主减速机、电动机基础土建工程都已经完成,应当同时将这几个基础的中心线划出。

以两主轴承基础上的纵向中心线为基准划出它们各自的纵向中心线。

★在基础划线的同时把垫铁的位置确定出来,并划在基础上。

一般情况下,在地脚螺栓孔的两侧各放一组垫铁,垫铁距地脚螺栓约50—150mm,两垫铁间距约为500—800mm,如间距过大,应增设垫铁组。

五、磨机检查1、主轴承部分(1)对照图纸,用钢板尺和钢卷尺检查测量:★钢底座上地脚螺栓孔的孔径和孔距;★钢底座上固定轴承座的螺栓孔的孔径及孔距★钢底座的厚度。

(2)对照图纸,用钢卷尺检查测量地脚螺栓的直径和长度。

(3)用钢板尺、塞尺检查轴承座与底座的周围接角情况,要求:要均匀接触,局部间隙不大于0.1mm,不接触长度不得大于100mm,累计不接触长度不得大于底座周长的1/4。

(4)检查球面瓦与主轴承球面座的横向中心重合度(检查此项前,球面瓦和主轴承座的纵横向中心线必须已经划出)。

具体步骤如下:★把轴承座通过三组或四组垫铁放在坚实的地面上,将精度0.04mm/m的水平仪放到轴承座与轴承盖连接处的法兰上进行测量,通过垫铁调整使瓦座达到水平状态;★把球面瓦吊入主轴承座内,使球面瓦的球面落到主轴承座的凹形球面座上;★在球面瓦上放一钢板尺,使钢板尺的一边与瓦的轴线(即轴瓦上划出的纵向中心线)对齐,并使钢板尺沿轴向伸出主轴承座壳体以外,在钢板尺上挂线坠检查球面瓦与轴承座的纵向中心线是否重合,如不重合,须推动轴瓦将其调整重合;★在球面瓦上沿轴线放一精度为0.04mm/m的水平仪,检查球面瓦在纵向的水平度,必须将球面瓦的水平度调整到0.04mm/m以内;★观查球面瓦与主轴承座的横向中心线是否重合,如重合,说明设备加工无问题,以后工序可以正常进行;如不重合,说明球面瓦的球面或凹形球面座的凹球面加工有问题,量出二者中心线的距离,并做出记录。

安装时,应当按这种状态下球面瓦横向中心线的位置修订主轴承座横向中心线的位置。

(5)用手压泵对冷却水系统进行打压试验,要求:0.6MPа,保压8分钟,无渗漏现象(先用水管从进水孔加水,检查出水口是否有水流出,根据出水口水的流速、流量判断冷却系统是否畅通,有无阻塞,如水道畅通,再将出水口封闭,用手压泵打压)。

(6)用实木棒、木锤敲打的方法检查轴承合金与球瓦本体结合是否严密牢固,不许有脱壳、裂纹、气孔等缺陷,在瓦体中间部位900接角区内不允许有任何缺陷,900接角区外每一侧脱壳的面积不大于本侧面积的10%。

(7)对于动静压轴承的油路应进行压力试验,需在32MPа压力下,保压30分钟无渗漏(或按有关技术文件进行)。

六、磨机部分零部件的划线、刮研及组装1、底座和主轴承座划线(1)划底座纵、横中心线以底座上与主轴承座连接的T形螺栓孔为基准划出底座的纵、横中心线。

①上与主轴承座连接的T形螺栓孔的半圆孔处为基准划出底座的横向中心线α—α:★用直角尺和钢板尺分别找出四个T形孔的横向中心,并划在底座上;★用钢板尺分别量出四个T形孔横向中心的两个中心距B1、B2,并各自二等分,得出两个等分点,并将等分点标注在底座上;★用钢板尺连接两等分点并向两边延长,划出直线α—α,即:底座的横向国心线。

②划底座的纵向中心线ь—ь:★用钢板尺两连接T形孔半圆处的顶点分别与底座的横向中心线相交于C、D两点;★用划规分别以C、D两点为圆心,以大于CD/2的适当长度为半径,划弧分别交F、E点于底座上;★用钢板尺连接F、E两点并并延长,划出直线ь—ь,即:底座的纵向中心线。

2、瓦的刮研★球面瓦刮研后与中空轴轴颈的接触包角不大于300,在此包角内沿全瓦宽与中空轴轴颈接触应连续均匀分布,接触点不小于1点/сm2。

★球面瓦与中空轴轴颈配合的侧间隙为0.001D,D为中空轴外径。

★磨机主轴承球面瓦“烧瓦”,大部分是球面瓦在靠近筒体一侧环行带发生,其次是远离筒体侧的环行带也常发生。

这是由于球面瓦边缘部分受力过大而引起的。

为减少故障,当球面瓦上的300接触角刮研合格后,把接触角内靠近瓦两侧刮削去一条宽约30—50mm的环行带,刮削的深度约0.05—0.1mm,要里轻外重。

★球面瓦的球面与轴承座的球面座接触角,周向接触角不大于300,轴向不大于球面座宽度的1/3,不得小于10mm,接触斑点在上述范围内应均匀连续,点距不大于5mm。

★一般球面座的中间有一环状凹沟,为避免工作时间沟槽的边楞犯卡,将沟槽的楞边打磨掉。

3、方法和步骤:★先检查球瓦、球瓦座、球面瓦有无缺陷。

★操作顺序一般先刮研球面瓦,然后刮研球瓦的球面部分和球面座。

★在球面瓦上找出已划过的纵向中心线A—A,以中心线向两侧分别量出15°对应的弧长,并用笔在瓦上划出这两条平行于纵向中心线的线段BC或B′C′;此两条线段内,是轴颈与球面瓦的30°接触角范围。

★在距瓦的侧面约20—30mm处,从瓦口的顶端开始用钢板尺顺着瓦的弧面向下划线,划出集油槽。

★研瓦:用机油调制红丹(稀稠要适度),再涂抹到轴颈上(涂层不可过厚,也不可太薄),将瓦吊起扣放到涂好红丹的中空轴上,稍松吊钩,盘动轴瓦沿中空轴的弧面作往复滑动数次。

★吊下轴瓦,使凹形瓦面朝上,检查接触情况。

★刮削30°接触角:先将BC 与B′C ′线段以外的接触点刮去,使30°接触弧面之内逐渐全部接触,然后挑点,使接触点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

★刮削集油槽:集油槽(蓄油区、油囊等),要大力刮削,从瓦口向下应循序渐进,不可有陡台,要圆滑过渡,上深下浅。

在集油槽的瓦口处,集油槽的深度应比同断面的侧隙大0.2—0.3mm;在集油槽的底部,其深度应和同一断面的侧隙尺寸一致。

★刮削侧间隙:30°接触角以外,至瓦的侧面约20—30mm的四条带状弧面为瓦的侧隙区,侧隙不能大,如果大了,已进入集油槽的润滑油没等进入瓦的接触角就从侧隙流掉了,降低了润滑效果,轴承容易发热;侧隙过小又容易发生“抱瓦”。

所以要有适量的侧隙,其顶部(瓦口处)的侧隙应为0.001D,D为中空轴外径;从瓦口至轴与轴瓦接触边缘线BC或B′C′其侧隙逐减少,直至与接触角内的接触面一致,此过程要循序渐进,圆滑过渡,不可刮出陡台。

★把接触角内靠近两侧面宽约30—50mm弧形带上的接触斑点刮掉,注意:外面(靠近侧面)刮削重些,里面轻些。

七、磨机底座和主轴承座的就位、找正及地脚螺栓灌浆1、钢底座的就位★将处理干净并划出中心线的钢底座吊起,在适当高度时,把处理干净的地脚螺栓依次穿入钢底座的地脚螺栓孔内,拧上螺母(备母带上之后,螺杆应露螺母3—5个螺距)。

★吊起底座,当地脚螺栓底部高于基础时,移至基础上方,使每个地脚螺栓都对准地脚孔,慢慢落下,最后落在垫铁上(也可先把地脚螺栓放进基础的地脚孔里,在基础上适当位置放两组道木,把钢底座吊到基础上方,二者的中心位置大致对齐,将钢底座放到道木上,依次把地脚螺栓提起穿入钢底座的地脚螺栓孔并带上螺母,吊起钢底座,撤出道木,再把钢底座慢慢落在垫铁上)。

★为了使地脚螺栓始终保持在钢底地脚孔的中心,防止地脚螺栓在灌浆时由于捣固等原因而偏离钢底座地脚孔的中间位置,在钢底座地脚孔与地脚螺栓之间按圆周四等分各插入一钢丝(钢丝直径应略小于底座地脚孔的半径减去地脚螺栓的半径),露在钢底座上面的钢丝应掰弯呈水平状态。

2、钢底座的操平找正①技术要求★钢底座的十字中心线应对准中心标板上的十字中心线,偏差不大于±0.5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