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点31 燃烧热与中和热 能源-备战2020年高考化学考点

考点31 燃烧热与中和热 能源-备战2020年高考化学考点


【答案】(1)隔热保温,防止热量的损失
(2)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 ΔH=-114.6 kJ·mol-1 (3)①4.0 ②-53.5 kJ·mol-1 ③b
(4)ΔH1=ΔH2<ΔH3
2.50 mL 0.50 mol·L−1 盐酸与 50 mL 0.55 mol·L−1 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 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3)中和反应的对象为稀溶液,且中学阶段一般指稀的强酸与稀的强碱。
考向二 中和热的实验测定
典例 1 某实验小组用 0.50 mol·L-1 NaOH 溶液和 0.50 mol·L-1 硫酸溶液进行反应热的测定,实验装置如图 所示。
(1)装置中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燃烧”,是指物质中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氧化物:C→CO2(g),H→H2O(l),S→SO2(g)等。 (2)表示的意义:例如 C 的燃烧热为 393.5 kJ·mol−1,表示在 101 kPa 时,1 mol C 完全燃烧放出 393.5
kJ 的热量。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是以 1 mol 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它的热
NaOH
平均值 度 t2/℃
值(t2-t1)/℃
1
26.2
26.0
26.1
30.1
2
27.0
27.4
27.2
33.3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②近似认为 0.50 mol·L-1 NaOH 溶液和 0.50 mol·L-1 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 1.0 g·mL-1,中和后生成溶液
实验说明
(1)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NaOH 溶液的浓度稍大于盐酸的浓度是确保 HCl 反应完全。若采用的酸、
碱浓度相等,可采用碱体积稍过量的方法达到这个目的。
(2)中和热的计算公式
(m酸 m碱 ) c (t终 t始 )
ΔH=−
kJ/mol
n水
(3)实验中若用弱酸(或弱碱)代替强酸(或强碱),因弱酸(或弱碱)电离出 H+(或 OH−)需要吸收热量,故
(2)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生成 1 mol H2O(l)时的反应热为-57.3 kJ·mol-1]:_______________。 (3)取 50 mL NaOH 溶液和 30 mL 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①请填写表格中的空白:
温度
起始温度 t1/℃
终止温 温度差平均
次数 H2SO4
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 28.7 kJ 的热量,则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aOH(aq)+HCl(aq)===NaCl(aq)+
H2O(l) ΔH=-57.4 kJ·mol-1,选项中没有标明物质的状态,故 C 错误;已知 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完全反应放出的能量高,故 ΔH1<ΔH2,故 D 正确。
过关秘籍
(1)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H+和 OH−化合生成 H2O。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如生成不溶性物质、 难电离物质等),这部分反应热不在中和热之内。
(2)用文字表述燃烧热和中和热时,不用带“−”,而用 ΔH 表示时,必须带“−”。 如甲烷的燃烧热为 8903. kJ· mol−1 或甲烷燃烧时 ΔH=−890.3 kJ· mol−1。
1 B.KOH(aq)+ 2 H2SO4(aq)
1 2 K2SO4(aq)+H2O(l) ΔH=−57.3 kJ/mol
25 C.C8H18(l)+ 2 O2(g)
8CO2(g)+9H2O(g) ΔH=−5 518 kJ/mol
D.2C8H18(g)+25O2(g)
16CO2(g)+18H2O(l) ΔH=−5 518 kJ/mol
考向一 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及表示
典例 1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2H2(g)+O2(g)
2H2O(g) ΔH=-483.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 241.8 kJ·mol-1
B.已知 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含 20.0 g NaOH 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 28.7 kJ 的热量,则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c.分多次把 NaOH 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 NaOH 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 H2SO4 溶液的温度 (4)若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和稀氨水分别和 1 L 1 mol·L-1 的稀盐酸恰好完全
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 ΔH1、ΔH2、ΔH3,则 ΔH1、ΔH2、ΔH3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3)①第 2 组数据偏差较大,应舍去,其他三组的温度差平均值约为 4.0 ℃。②ΔH=-[(50+
的比热容 c=4.18 J·(g·℃)-1。则生成 1 mol H2O(l)时的反应热 ΔH=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1 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不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 NaOH 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4.能源问题
(1)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它们的蕴藏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
(2)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5.解决能源问题的措施
(1)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①改善开采、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 ②科学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 一是保证燃烧时有适当过量的空气,如鼓入空气、增大 O2 浓度等。 二是保证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如将固体粉碎成粉末,使液体喷成雾状等。 (2)开发新的能源 开发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污染很小的新能源。
般不同
大致相同,均约为 57.3 kJ·mol−1
表示方法
燃 烧 热 为 akJ·mol−1 或 酸与碱反应的中和热为 57.3 kJ·mol-
ΔH=−a kJ·mol−1
1 或 ΔH =−57.3 kJ·mol−1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 写
以燃烧 1 mol 可燃物为标准 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常用分数表示)
以生成 1 mol 水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 质的化学计量数(常用分数表示)
备注
必须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如 ①弱酸代替强酸(或弱碱代替强碱),
C 燃 烧 应 生 成 CO2 而 不 是 因电离吸热,放出的热量减小,中和
CO,H2 燃烧应生成液态水而 热增大;②若用浓硫酸(或 NaOH 固
非气态水
体),放出热量增多,中和热减小
30)mL×1.0 g·mL-1×4.0 ℃×4.18×10-3 kJ·g-1·℃-1÷0.025 mol]≈-53.5 kJ·mol-1。③放出的热量少可能是散热、
多次加入碱或起始温度读得较高等原因。(4)稀氢氧化钠溶液和稀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都完全电离,它们
的中和热相同,稀氨水中的溶质是弱电解质,它与盐酸的反应中 NH3·H2O 的电离要吸收热量,故中和热要 小一些(注意中和热与 ΔH 的关系)。
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 1 mol 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例如:
25 C8H18(l)+ 2 O2(g)
8CO2(g)+9H2O(l) ΔH=−5 518 kJ·mol−1,即 C8H18 的燃烧热为 5 518 kJ·mol−1。
(4)燃烧热的计算:可燃物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方法为 Q 放=n(可燃物)×ΔH
式中:Q 放为可燃物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n 为可燃物的物质的量;ΔH 为可燃物的燃烧热。
2.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 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液态 H2O 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注意几个限定词:
①稀溶液;
②产物是 1 mol 液态 H2O; ③用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 OH−(aq)+H+(aq) 3.燃烧热与中和热的异同
(1)化石燃料
①种类:煤、石油、天然气。
②特点:蕴藏量有限,且不能再生。 (2)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 1)太阳能的利用

①直接利用:太阳能以光和热的形式传送到地面,人们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辐射获得光和热。
②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太阳光的作用下,绿色植物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③间接利用
a.人类所需的能源大多来自于石油、天然气、煤,它们所蕴藏的能量就是远古生物吸收的太阳能。
专题 31 燃烧热与中和热 能源
一、燃烧热和中和热
1.燃烧热
(1)概念:在 101 kPa 时,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
烧热。燃烧热的单位一般用 kJ·mol−1 表示。
燃烧热的限定词有恒压(101 kPa 时)、可燃物的物质的量(1 mol)、完全燃烧、稳定的氧化物等,其中的“完
【答案】D
1.25 ℃、101 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 5 518
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aq)+
SO
2 4
(aq)+Ba2+(aq)+2OH−(aq)
BaSO4(s)+2H2O(l) ΔH=−57.3 kJ/mo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