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同步习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电子绕核旋转,其轨道为一圆圈,而p电子是走∞字形B.主量子数为1时,有自旋相反的两条轨道C.主量子数为3时,有3s、3p、3d、3f四条轨道D.角量子数l决定了原子轨道(电子云)的形状(核磁共振)、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 Wui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下面有关13C、15N的叙述正确的是( )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B.13C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D.15N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3.下列原子构成的单质中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烧碱溶液反应,都产生H2的是( )A.核内无中子的原子B.价电子构型为3s23p1C.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倒数第三层上的电子数的原子D.N层上无电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原子4.按照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错误的是( )A.Be、Mg、CaB.Be、B、C、NC.He、Ne、ArD.Li、Na、K5.M、N两种元素的原子,当它们每个原子获得两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时,放出的能量M大于N,由此可知( )A.M的氧化性弱于NB.M的氧化性强于NC.N2-的还原性弱于M2-D.N2-的还原性强于M2-6.A、B、C、D、E五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序数为5个连续的自然数)的顺序排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7时,D元素的负化合价可为-2B.A(OH)n为强碱时,B(OH)m也一定为强碱C.HnDOm 为强酸时,E 的非金属性一定很强D.HnCOm 为强酸时,E 的单质可能有强还原性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总结出如下表所示的元素化学性质变化情况据此回答下面四个小题:7.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A.提出原子学说B.提出分子学说C.发现元素周期律D.发现能量守恒定律8.该图表变化表明( )A.事物的性质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B.元素周期表中最右上角的氦元素是得电子能力最强的元素C.ⅠA 族元素的失电子能力肯定比同周期ⅡA 族元素的失电子能力强D.物质发生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9.按照表中元素的位置,认真观察从ⅢA 族的硼到ⅦA 族的砹连接的一条折线,我们能从分界线附近找到( ) A.耐高温材料B.新型农药材料C.半导体材料D.新型催化剂材料10.据报道,美国科学家制得一种新原子X 283116,它属于一种新元素116号元素(元素符号暂用X 代替),关于它的推测正确的是( )A.这种原子的中子数为167B.它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6周期C.这种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D.这种元素的原子易与氢化合11.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自1971年美国科学家用F2通过细冰末获得了次氟酸以来,对HFO 的研究才引起重视,下列对HFO 中各元素化合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氢+1价氟+1价氧-2价B.氢+1价氟-1价氧0价C.氢-1价氟+3价氧-2价D.氢-1价氟-1价氧+2价12.下列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的是( )A.原子核外N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B.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为偶数的元素C.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为奇数的元素D.原子核外N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13.用符号“>”“<”连接下列各项关系。
或“=”(1)第一电离能:Na__________Mg,Mg__________Ca。
(2)电负性:O__________F,F__________Cl。
(3)能量高低:ns__________ (n+1)s,ns__________np。
(4)主族序数__________价电子数__________元素最高正化合价。
14.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单核10电子的粒子符号(至少写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
(2)双核10电子的粒子符号(至少写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核10电子的粒子的结构式(写一种)__________。
(4)四核10电子的粒子的电子式(写一种)__________。
(5)五核10电子的粒子的结构式(写一种)__________。
1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族周期1 A2 D F H3 B C E G根据A~G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化学式填写空白。
(1)单质中氧化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还原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__。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酸是__________,最稳定的氢化物是__________。
(3)按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的顺序,将B、C、E、G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排列成序是__________。
(4)D、E、F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
(5)A的氧化物常温下呈__________态,它和B的单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__7。
三、简答题(共5分)16.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
已知一个B原子核的原子受到α粒子的轰击得到一个A 原子的原子核和一个C原子的原子核,又知C、D元素同主族,且能发生下面两个反应,如下图。
物质的量B单质+A、C的化合物A、B的化合物+B、C的化合物物12:物质的量D单质+A、C的化合物A、D的化合物+D、C的化合物物12:请完成下列问题:(1)比较B、C原子半径大小;画出D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2)分别写出上述两个反应方程式。
四、计算题(每题12分,共24分)17.有A、B、C三种元素,已知A、B同主族,B、C同周期,A的氢化物分子式为H2A,其中含氢11.11%;B与A有两种化合物,其中B与A的质量比分别为1∶1和2∶3;4.6 g C元素的单质可与3.2 g A单质化合生成C2A2;A、B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C的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
计算确定A、B、C各是什么元素。
18.元素R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xR,在标准状况下8 5 g HxR气体的体积是 5.6 L,将5.1 gL-1的CuCl2溶液正好完全反应。
HxR通入200 mL 0.75 mol·(1)求HxR的相对分子质量。
(2)推断x值,并确定R的元素符号。
参考答案:1. 解析:核外电子的运动并无固定轨道,A错误;当n=1时l=0,m=0只有1s原子轨道,B错误;n=3时,l只能取0,1,2,故没有3f,C错误。
答案:D2. 解析:A选项中两种原子的中子数为7和8;B选项中电子数为6,中子数为7,所以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C项符合同位素的概念;D项中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
答案:C3. 解析:据B 、D的信息知元素均是Al,符合题意,A为氢不合题意,C为镁,与碱不反应。
答案:BD4. 解析:同周期中,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同主族中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故A、C、D正确,B不正确。
答案:B5. 解析:非金属性越强,就越容易得电子,形成的阴离子就越稳定,放出的能量就越多。
M放出的能量大于N放出的能量,说明M比N的非金属性强,则M的氧化性比N的氧化性强,M2-的还原性比N2-的还原性弱。
答案:BD6. 解析:E元素的最高价化合价为+7时,D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必为+6,则D元素的负化合价可为-2。
A(OH)n为强碱时,B(OH)m可能为强碱,也可能为中强碱,还可能为弱碱。
HnDOm 为强酸,即D元素的非金属性很强,原子序数比D大1的E可能为非金属性比D强的非金属元素,也可能为稀有气体元素,元素C与元素E的关系可这样假设:C是16S,E是18Ar;C是17Cl,E是19K。
答案:AD7. 答案:C8. 答案:CD9. 答案:C10. 答案:AC11. 解析:氟、氧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氟位于氧的右边,所以氟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氧强,又因HFO电子式为H∶,根据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因此在HFO分子中氟显-1价,氢显+1价,氧显0价。
答案:B12. 解析:原子核外N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可能是主族元素如K,也可能不是主族元素如Cu和Cr,所以A错;原子核外M层电子为偶数,则M层电子数可能为2、4、6、8,可能为0族元素,不一定是主族元素,所以B错;而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为奇数,说明该元素原子的M 层即为最外层,其电子数可能为1、3、5、7,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序数,所以C正确;原子核外N 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可能是主族元素如Ca ,也可能不是主族元素如Zn ,所以D 错。
答案:C 13. 答案:(1)< >(2)< >(3)< <(4)= =14. 答案:(1)Ne 、Na+、F-(或Ne 、Mg2+、O2-) 1s22s22p6(2)HF 、OH-(3)H —O —H (4)(5)15. 答案:(1)F2 Na Ne (2)HClO4 HF(3)NaOH 、Al(OH)3、H3PO4、HClO4(4)E>D>F (5)液>16. 解析:此题给出的条件较多,也较隐晦,同学们要善于从中找出突破口。
α粒子即氦核,这句话其实是告诉我们B 与A 和C 在原子序数上的关系,即A 与C 的原子序数的和等于B 的原子序数加上2。
从给出的两个反应中我们看出,这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归中反应。
B 、D 都为具有可变价态的非金属元素,再结合C 与D 同族,两个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等条件,不难判断,在短周期中这样的例子是2H2S+SO23S+2H2O 。
这样,A 为氢,C 为氧,D 为硫就可定下来了。
结合前面原子序数的关系,可判断出B 为氮。
那么第一个反应就是NH3与NxOy 生成N2和H2O 的反应。
至于是哪一种氮的氧化物,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则可计算出是N2O3。
答案:(1)B>C(2)2NH3+N2O3====2N2+3H2O 2H2S+SO2====3S+2H2O 17. 解析:由A)H ()H (22r r M M ×100%=11.11%,得出M(A)=16,则此元素为O ;因B 与O2形成的两种氧化物中B 与O 的质量比可确定B 为S ,4.6 g C 与3.2 g O2生成C2O2,则C 为Na 。
答案:A :O B :S C :Na18. 解析:(1)由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可求出8.5 g HxR 气体为:mol 25.0L4.22L 6.5mol1,故HxR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mol g 34mol25.0g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