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工艺设计优化实验
0.493
%Allowance
17
17
17
Elemental Std. Time
0.130
0.517
0.577
No. Occurences
1
1
1
Standard Time
0.130
0.517
0.577
Total Standard Time (sum standard time for all elements):
485
8
14
119
50
425
57
485
9
12
102
51
433
56
476
10
11
94
48
408
59
501
11
12
13
Total OT
130
520
580
Rating
85
85
85
Total NT
1.105
4.420
4.930
No. Observations
10
10
10
Average NT
0.111
0.442
3、部分优先图
划分单元后,测定了单元操作时间,根据操作前后限制完成了此图。
4、计算位置权重
Unsorted work elements (编号)
Positional weight
Sorted work elements
Positional weight
Work element
time
Immediate predecessors
-
0.2
1.5
0
-
3
13
0.35
3、12
0.05
1.55
-
N.A.
4
9
0.78
8
0.67
0.67
0.83
-
4
13
0.35
3、12
0.05
0.72
0.78
-
4
16
0.33
-
0.22
0.94
0.56
-
4
14
0.3
10、13
0.13
1.07
0.43
-
4
5
0.28
4
0.17
1.24
0.26
-
4
15
0.17
14
Work
element
time
Station time
Remarks
Station
Element
Cumulative
Unassigned
1
(3)
2.21
-
0.2
0.2
1.6
-
1
(2)
2.16
-
0.15
0.35
1.45
-
1
(1)
2.04
-
0.03
0.38
1.42
-
1
(4)
2.01
(1)(2)(3)
1.33
Observed Time
Recording Error %
2、优化后部分优先图
第一次的优先图确定中没有考虑到由安装便易程度带来的前后隐性约束。如个案分析里所提及的凤尾安装、传动杆等
5、计算优化后位置权重
Unsorted work elements
Sorted work elements
Positional weight
4、通过秒表发进行装配工艺时间研究,确定标准作业时间。
三、实验内容
1、工艺流程图
根据原代说明书,以及之前熟悉过的组装过程完成了下面的工艺流程图。(由于是初步绘制的,中间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
2、单元划分
根据动作的相似性和关联性确定了单元划分。无括号数字为单元序号,括号中数字为操作动作序号。
1(2);2(1);3(8);4(3、4、5、6、7、9);5(12、13、14、15、16、17、18、19);6(10、11);7(26、27);8(23);9(24、25);10(20);11(21、22);12(28、29、30、31、32、33)。
(10)
1.16
0.13
-
(9)
1.66
(11)
1.03
0.7
(8)
(10)
1.16
(6)
0.68
0.18
-
(11)
1.03
(7)
0.5
0.17
(10)
(12)
0.33
(12)
0.33
0.33
(9)(11)(7)
5、分配工作台、平衡装配线
Work
Positional weight
Immediate predecessors
《生产运营管理》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实验报告
院系名称:商学院
实验班级:11物流管理2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2013 — 2014年第一学期
武夷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生产运营管理
项目名称:
装配工艺设计实验
学时
成绩
姓名
专业
物流管理
班级
2班
学号
一、实验目的
8
C
TEBS
Special
-
D
TEAF
Total Allowance %
17
E
Total Check Time
Remarks
F
Effective Time
G
Ineffective Time
Rating Check
Total recorded TIme
Synthetic Time
%
Unaccounted Time
0.05
1.29
0.21
-
4
17
0.12
7、6、5、15、16、9
0.12
1.41
0.09
计算效率E=5.75/6=96%
7.优化后工艺流程图
此流程图是最后敲定的,在其与第一份之间还有几张,在这里不予给出。此份流程图相比于第一份,操作顺序更加合理,例如2、3、4、5几个操作。
8、统筹分析
初始流水线组装一辆车需要5.86分钟,优化后的流水线则减少到了5.75分钟,这主要得益于单元的拆分和工序的改变,使安装更为方便,减少了安装时间。虽然整个流水线的节拍只提高了0.31分钟,但对于大批量生产所带来的效益仍然十分可观。
1.71
0.09
-
1
(8)
1.83
-
0.7
2.41
-
N.A.
2
(8)
1.83
-
0.7
0.7
1.1
-
2
(10)
1.16
-
0.13
0.83
0.97
-
2
(11)
1.03
(8)
0.7
1.64
0.16
-
3
(6)
0.68
-
0.18
0.18
1.62
-
3
(5)
1.35
(6)
0.67
0.85
0.95
-
3
(9)
1.66
另外由于秒表记测在时间上过于粗糙,这也将影响到流水线设计的精确性。
综上,我们决定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结果对流水线进行重新设计。
7、装配动作优化
在第一次设计的基础上,我们对许多动作进行了优化。
1)有针对性的对于一些具有双手操作特性的动作运用双手操作图进行精确的分析,效果非常明显,大大缩短了局部安装时间。
Work units included
Time(")
Time
(min)
Work elment
Work units included
Time(")
Time
(min)
1
1
8
0.13
10
18、19
11
0.18
2
2、3、4、
5、6
31
0.52
11
20
3
0.05
3
7
35
0.58
12
21、22、23、24、25、26
(4)(5)
1.33
2.18
-
N.A.
3
(7)
0.5
(10)
0.17
1.02
0.78
-
4
(9)
1.66
(4)(5)
1.33
1.33
0.47
-
4
(12)
0.33
(7)(9)(11)
0.33
1.66
0.14
-
根据平衡计算,我们考虑在第三个岗位上安排两名工人人员,其他岗位安排三名。这样折算后,完成每个岗位所需要的平均时间分别是0.57、0.55、0.51、0.56。
(1)
2.04
(3)
2.21
0.2
-
(2)
2.16
(2)
2.16
0.15
-
(3)
2.21
(1)
2.04
0.03
-
(4)
2.01
(4)
2.01
1.33
(1)(2)(3)
(5)
1.35
(8)
1.83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