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选材心得体会篇一:作文教学心得体会作文教学心得体会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
当前,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文时总是感觉没有材料可写。
即使绞尽脑汁写出了一些,但所写内容既不具体又显苍白,更谈不上有真情实感了。
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不但要他们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文学积累、生活情感积累和技巧的积累,而且教师还得训练有方。
从总体上看,目前小学作文教学质量仍不尽人意,特别是高年级,高耗低效的现象仍很突出。
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诸项任务中,既重要又困难的任务。
著名的小学语文专家朱作仁先生曾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那么,如何善待和正确评价这些“综合体现”,从而达到如新《语文课程标准》所述的"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
要引导通过学生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来自: 小龙文档网:作文选材心得体会)平"。
我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一条快捷、高效地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就此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一、丰富积累——为写作奠定厚实的基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国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这句诗描写的是瀑布之壮美。
如此壮美之景从何而来?来自上游水流的积蓄。
写作文也要讲究“蓄”。
只有“蓄”得丰厚才能“泻”得潇洒飘逸。
南朝齐梁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
”他认为应把学问、理论、经历三者结合起来积累素材。
由于小学生生活积蓄少,经验阅历少,所以需要充实生活,使其阅历增加,使积累丰富。
(1)生活积累积累生活最直接的方法是向生活学习,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对事持一种观察思考的兴趣与欲望,如此日积月累,他们的经验就会无限的扩大开来。
然而,观察要讲究方法,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做到:一要有一定的观察顺序。
在确定好观察的诸多对象后,要依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这样观察材料才有一定的条理。
二要突出重点。
大自然的事物很多,教师要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意义的进行详细观察。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走出学校与家庭,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用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分析、思考的良好习惯。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经济开发区、优秀社区,访问英雄或劳动模范,培养和增强学生对真善美的感受力。
或者组织春游踏青,游览公园,观赏风景,使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大自然,充分享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欣赏之情、热爱之情。
(2)阅读积累现实生活中有些事物光凭观察是远远不够的,客观事物呈现在眼前时,只是一个形象或一种现象。
那么怎样才能把它转化成自己头脑中的东西,这就要靠分析思考来完成。
有些事情不是简单地用几个词句能够记叙或者描述下来的,还需要运用联想的方法,这样才能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
积累经验的间接途径是向书本学习,让学生多阅读,多读好文章,从中摘录好词佳句名言,学习布局结构,感悟表达手法,进行反复诵读,牢固记忆,作文时便可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巧妙运用,得心应手。
(3)情感积累著名作家王蒙认为,要搞好创作须具备生活的积累、思想的积累、情感的积累。
而首届茅盾文学奖首位得主周克芹在总结自己的写作经验时说:“我体会到深入生活,积累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积累情感的过程。
”由此可见,情感又蕴含于生活之中。
小学生的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而逐渐丰富,随着社会性的加强,他们的情感的深刻性与稳定性也在不断地加强。
小学生的情感除了充实生活这一途径外,还可以借助语文学科中寓意深刻的诗歌、优美隽逸的散文、感人肺腑的故事,来增强他们的道德感、理解感、审美感和理智感。
例如,学习《桂林山水》、《美丽的小兴安岭》,可以使学生在对祖国自然美景的欣赏中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学习《狼牙山五壮士》、《革命烈士诗抄》等,能够使学生体会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这样学生写作起来就会有样可循,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二、科学指导——全面提高学生写作技能(1)命题指导指导和训练小学生写好作文,教师要在命题上下功夫。
小学作文命题应当努力做到小而切实,新而有趣。
小而切实,是指命题的范围要小,角度要小,内容要实。
要能通过一件小事,一个实例来反映某个主题,以小见大,以实见情。
倘若命题面过大,就使学生难以把握主次,容易出现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的现象;命题不实,就使学生难以思路集中,不知从何下笔。
如写运动会,不要以《记运动会》为题,因为这个题目太大,而应选择更小的角度命题,如《跳高冠军xx》、《坚持跑到终点》、《我为班级争荣誉》等。
写到某地参观,不要以《记一次参观》为题,这样的命题太虚,而应当切实一点,如以《难忘的照片》、《观后感》等为题。
所谓新而有趣,是指命题要有新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学生一看题目就兴趣盎然,有一吐为快的欣喜感。
如写教师,不要出《我的老师》之类的题目,可出《我和老师讲悄悄话》、《老师给我补课》、《老师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之类的题目。
同时,教师要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并不失时机地给与指点。
学生有了丰富的积累为抒写真情实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消除了心理上压力。
小而实、新而有趣的命题,有利于学生流露真情。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抓好作文中的指导,批改和讲评等环节,适当进行点拨,就会促使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2)技巧指导开拓学生的思路,启发联想,是指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重要一环。
教师可以按两步进行指导。
第一步引导回忆,再现情景。
教师要善于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回忆,再现所写题材的当时的情景。
如写主题班会、队日活动、文艺演出等,可先唤起记忆,再进行体味,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状。
若写《一次难忘的风筝比赛》,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几天前,我们带着风筝一起到郊外比赛,那天的天气怎么样?大家的心情怎样?到达目的地以后,大家又做了哪些事情……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放风筝的全过程。
”第二步开拓思路,弄清主次。
教师要指导学生向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学会比较分析,变生活内容为写作内容;二是训练条理思维,变生活思路为写作思路。
如上面提到的《一篇二:作文教学心得体会作文教学心得体会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
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
结合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
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
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
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初中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
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
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
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她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
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
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三、注重作文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
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
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
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后进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对学生有所裨益。
篇三:作文教学心得体会作文教学心得体会谭清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工作经验不足的语文教师,观看了两个视频之后,让我受益颇多;枯燥的作文课在两位老师的课堂里也能上的那么充满趣味性。
给我印象深刻的那位黄老师语言生动幽默,他引导学生用游戏、图片等;特别是传话游戏既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也让课堂练笔有所写,带领孩子进入游戏的世界。
何老师分享了她自己的佳作,她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成为梦想的主人。
课上两位老师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开启学生智慧,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充分享受了习作的快乐。
二年级的写话教学对于整个小学阶段都是相当重要的,作文都是一句一句话写成的,只有这个时候打好基础,以后的作文才有保障,才会有坚定的基础。
写作教学一直以来是老师们最头疼的课,因为无论你怎么想方设法,怎么费尽口舌,总是激发不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
学生们总是怕拿起笔写作,怕写不好,怕无话可说,总是不乐于写作。
写作成了孩子们心中最不愿做的事。
这两堂课让我知道了写好作文的诀窍:那就是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这样,孩子们才会有话想说,敢说,有东西想写,敢写。
在听课中,我体会颇深的还有两位教师的教学语言。
她(他)们特别注重赞美学生和鼓励学生的语言,也是值得我借鉴的。
教师的语言美也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率。
何老师讲课声音清脆优美,她用自己的热情和对学生的关心,去激发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爱护和帮助,从而快乐地去写作。
而黄老师的语言亲切、自然、风趣、充满情意,学生听了便“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这两位教师都把作文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快乐作文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