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富贵不能淫》优秀教学设计

《富贵不能淫》优秀教学设计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
定远第一初级中学侯宏东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孟子散文说理的如虹气势。

2、小组互助学习,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3、结合孟子的民本思想和“仁政”学说,领略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4、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掌握文言实词,能够理解文中的被动用法。

2、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3、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1、结合孟子的民本思想和“仁政”学说,领略大丈夫的英雄气概。

2、辨别孟子和景春心目中大丈夫形象的本质区别。

教学方法:
诵读法和讨论探究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孟子的生平事迹,了解“诸子百家”中有关儒家和纵横家的一些学说观点。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
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
对“大丈夫”的阐释。

二、检查预习
检查学生在预习中对孟子其人其书、战国时代的特点、纵横家的有关情况
等的了解情况。

教师可以适当补充资料。

三、一读课文,疏通文意
1、朗读课文。

可以采取齐读、小组读、个人读等多种形式,教师适当指导,注意读准字音、节奏、语气等。

2、疏通文意。

先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主学习,疑难之处做标记,然后小组内交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班内交流,互助学习。

3、理清层次。

全部齐读课文,自主划分文章层次,并说出划分的理由。

四、再读课文,理解精髓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小组交流后,小组选出代表在班内展示。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2、孟子采用什么方法来反驳景春的观点?试做简要分析。

公孙衍、张仪为什么不能称为大丈夫?
3、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备哪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位置能否颠倒,为什么?
4、孟子所说“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有何区别?
5、说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
四、三读课文,感受英雄
师生大声齐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在纸上写出来,小组择优展示。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

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

请举例说明,历史人物和现实人物均可。

五、四读课文,拓展延伸
教师诵读课文,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在我国星光灿烂的古代传统文化中,会不时隐藏着某些封建主义的糟粕,本文也不例外,请你把这些地方找出来,谈谈你的看法。

六、布置作业
“大丈夫”不在于性别,而在于他的高尚的道德品质。

结合自己的理想,写一篇三四百字的小短文,说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板书设计:
入世前的修身:仁、礼、义
大丈夫入世时的人生际遇:“得志”与“不得志”
入世后的处事原则:三个“不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