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改下作文教学的探讨

新课改下作文教学的探讨

新课改下作文教学的探讨
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达能力的综合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新课程标准来看,我认为“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

语文离开了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生活离开了语文,将是一片沼泽,一方沙漠。

因此,作文教学的实质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作文,在作文中生活。

教师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就会教得迷惘,学生也会学得厌倦。

认识到了这一点后,利用自己身处教学第一线的优势,时常在课余时间和同学、老师进行交流。

并在自己所教的班里进行研究、探索、实践、总结。

一、充分利用晨诵和午读、坚持课前说话训练
要写好作文,首先学生要能说。

为此,我积极的利用我校每天课前的晨诵和午读。

第一步,在教师指导下,每天让学生朗读诗歌、散文等美文佳作,有时候让学生讲故事。

初步形成良好的语感。

第二步,良好的语感初步形成之后,让学生进行能力迁移的说话训练。

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见闻、感受人手,准确描述事物特征、所寓事理,训练他们思维的严密性,为书面作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另外,我还开展了即兴介绍目前事物,即兴叙述自己的某段经历,即兴发表自己对一些现象的看法等。

第三步,说得优美。

这是学生说话能力的最高目标。

“养成有礼貌的说话习惯”很重要,据此,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根据情景设计语言,做到有礼貌,得体等。

说得美,还包括说话时态势语言的优美。

这种方
法的使用,使师生都能处于生动、活泼、丰富、有趣的气氛中,也使学生在无意识中提高了写作水平。

二、充分利用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
有人说“课文是最好的范文”,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课文是经过专家几经筛选才编到教材里的,书中的材料反映着生活实际,怎样积累书本的材料呢?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就告诉人们,积累书本中的材料就是靠多读,而阅读则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

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读写结合,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每学习一篇课文,引导学生对作者是如何进行布局谋篇的及写作的特点和方法进行剖析。

理解作者是如何巧妙选材把所描写的对象写具体而生动的。

如:学习《燕子》时,引导学生分析这篇课文围绕“燕子”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景图。

全文共分四个自然段来写,首先作者用白描的手法为我们勾勒出燕子可爱机灵的外形特点,接着写燕子融入春光为春天增添了无限生机,最后描写了燕子的各种飞行的姿势展示其动态之美与燕子停歇在电线上时的静态之美。

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小燕子的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光的赞美之情!这样持之以恒地引导学习,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汲取写作的技巧,提高写作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去捕捉写作的素材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捕捉材料则是写好文章的重要一环。

要引导学生去细致地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分析生活,学会在生活中捕
捉材料。

如:(1)班会课是捕捉材料的一个窗口。

老师批评了谁,表扬了谁,这些内容都可以以日记的形式写成不同性质的文章。

(2)每周一升旗时,总结一周情况时所讲的话要应注意听讲,讲话的内容是小练笔的好素材。

(3)家庭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如生活条件、人与人的关系发生变化等。

(4)和周围人交往时,对这些人的看法或从这些人口中了解到的一些事情,都是写作的素材。

(5)学了一篇文章后自己的感受以及想对主人公说的话等等。

学生积累了大量写作的材料之后,自然会有感而发,再加上适当的指导,学生就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而不是空洞、无病呻吟的文章了。

四、充分利用作文课,从作文课中寻找写作的方法
教师要充分利用作文课,精心备课,设计好各个环节,特别要考虑哪些环节应由学生来完成,给学生更多的参与的空间和时间。

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其中,这样师生间、生生间就能思想碰撞、观点相激,话题也就会自然打开,收获大大增加。

我在指导学生写记叙文时为了避免概括式介绍,就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语句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1.“父亲长得很黑”,要求学生用对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写出“黑”——肖像描写;
2.“开朗的父亲”,要求学生写了父亲的几个生活细节,并设置一个特定的情境,通过父亲的言行表现”开朗风趣”——综合性的描写手法。

由于设计的环节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能力范围,学生在
热烈的互动中写出了文采飞扬的句子。

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
当学生把作文写好后,还要教会学生学会修改,使之更具有表达书面语言的能力,这也是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一种表现。

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时,我主要采取了小组集体改的形式。

根据学生作文程度的不同,我将学生四人分为一组,互换作文后,自己轻声读作文先感知主要意思,并用铅笔在自己认为需要改的地方做上记号。

然后一个人读,其他三个人听,每个人都提出修改意见。

这样逐一轮换,大家互相改,在集体讨论中完成作文的修改。

学生也能从中学到了一些作文的修改的方法。

其次,我还采用独立自改、同桌互改、自由结合改、师批生改等形式。

这样,教师就把修改权真正交给了学生,他们成了作文的主人,修改作文自然十分投入。

这种方法既训练了学生的自改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认真负责的精神。

而且,修改后的作文再经教师批阅,几乎人人都能得到“优”。

学生从中会真正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总之,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学生对作文有了新的认识,他们的作文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