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写作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写作是学生运用文字表达、交流的重要手段,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广与深入,作文教学更倍受关注。
但作文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生怕写作文,觉得无材料可写,不懂提炼文章中心”的问题。
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注重情感积累,培养创新思维,加强语言积累,提高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多写、擅写,学会搜集写作材料,提炼材料思想,实现文章内容的升华。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写作教学;重积累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248-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学生运用文字表达、交流的重要手段,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而现实的情形是学生普遍对作文有着惧怕心理、畏难心理。
不少学生的作文习惯于“编造”,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谎话、大话、空话、套话。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作文教学一定要回归到本真上来,要在作文的养成上下功夫,最基本的包括三个方面:
一、注重情感积累
新课标指出:“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避免为文造情。
”然而真情哪里来?现在的学生,往往以自己为轴心画一个圆,认为长辈的关心是天经地义的,所以他们很少想到主动关心他人,很少体会到教师、家长、同学的关心、爱护和帮助。
情感体验少,对生活感悟不够,使他们的作文缺少真情。
因此,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懂得感情,懂得关爱别人的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笔写我心”。
巴金曾说过:“我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水平,而是因为我有感情。
”文章是真情的流露,没有情感的文章苍白无力,也无法感动人。
写作中除了要有丰厚的材料积累外,还必须有情感的积累。
只要作者情感的积累丰富,写作是自然情到笔至,妙笔生花。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写得感人至深,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作者真实地反映了父亲对儿子的真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深情。
试想,如果没有这浓浓的真爱深情,只怕很难写出如此优美动人的文章来。
事实告诉我们,有了真正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才能给作品赋予永久的生命力。
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感悟生活,关心他人,增强他们健康的情感体验。
二、培养创新思维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创新,发展创造性思维”。
作文创新首先是思维要创新。
作文思维创新,能使文章思想独到、新颖而深刻。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逆向思维训练。
作文要写出新意,往往要打破常规,用逆向思维去审题。
逆向思维在古代称为“反弹琵琶”,俗称“倒过去想”。
例如,在写以《雪》为题的作文时,一般学生都会在文中赞扬白雪的纯洁,这是一种习惯思维,如果引导学生倒过去想,也许会有“白雪以洁白为外衣掩盖了世间的污秽”这样的观点,这个观点较之“白雪纯洁”的观点新鲜得多,写出来的文章当然也会因立意新颖而颇受好评。
还可以用逆向思维来补充某些原有的单一观点,使之更臻完善。
例如,“近墨者黑”是一般人的观点,但也有人从逆向提出“近墨者未必黑”,没有否定观点,而是从反面进行补充,使之完善。
逆向思维能引导作者步入新境,写出创意文章,给读者以出乎意料而又耐人寻味的启迪。
2.多向思维训练。
多向思维方法,即从材料或题目的内容多方面去阐述,注意对事物的正面、反面、侧面等诸多因素进行考察,从而写出别出心裁的文章。
一千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作文题目、材料往往也是多义的,立意时要多角度、多侧面思考分析,才能得出与众不同的新结论。
比如,“滥竽充数”是人们熟悉的寓言,如果运用多向思维法,联系实际,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立意。
教师要鼓励学生不必介意别人的观点不同,不必担心自己的思维偏差,坚信自己的眼睛,用敏锐的视角去注视这个世界。
三、加强语言积累
新课标突出强调了语言积累。
语言积累主要是词汇的积累。
文章语言要准确、生动,丰富的词汇积累是重要前提。
怎样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呢?首先,积累中要善于学习课文的语言材料,那些
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段要积累。
一篇篇课文组成的语文书,本身就是一本小小的百科全书,文中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逸事、凡人琐事都有涉足,只要做一番整理分类,不少内容都可以为写作的材料,真可谓是“就地取材”。
其次,要赋予语言生活气息,要能把语言还原于生活,应在生活中提炼语言。
鲁迅一生重视“从活人的嘴上,采取有生命的词汇,搬到纸上来”。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体验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习他人的语言。
最后,在课外阅读中,对自己喜欢的语言,要能大体理解它的意思,摘抄下来,以丰富我们的语言材料库。
总之,作文水平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积累、感悟和融会贯通的过程。
没有深厚的生活和学习积累,没有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真切体验,是不可能写出好的作品来的。
作为教师,更要把握好当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指导学生写作,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