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漫和外国动漫的对比研究组长:刘克纯(高三3班)组员:张弋驰、楮佳、姜欢欢指导老师:王建玲1.中国动画建国前--早期探索期中国的动画事业发展很早,20年代中国的动画先驱万氏兄弟(万嘉综(万籁鸣)、万嘉淇(万古蟾)、万嘉结(万超尘)和万嘉坤(万涤寰))就开始研究动画制作,第一部中国自制的人画合演的《大闹画室》就是他们制作。
1935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问世。
1941年,受到美国动画《白雪公主》影响,中国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铁扇公主》,在世界电影史上,这是继美国《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标志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
2.中国建国初期--蓬勃发展期(建国到1965年)建国后,中国的动画事业可以说是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不但作品多,而且精品也非常多。
从1950年的一部动画,发展到60年代已经每年都能制作出十多部动画,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1961--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
《大闹天宫》可说是当时国内动画的颠峰之作,从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都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这段时期,我国还开始尝试使用不同的动画制作方法,大胆使用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
1947年,我国制作了第一部木偶动画《皇帝梦》。
1958年,拍摄了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
1960年,完成了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
1962年,第一部折纸动画《一棵大白菜》。
新的动画形式的加入使中国动画事业到达了一个高峰。
将中国的传统艺术使用到动画中来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不过,使用传统艺术制作动画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制作长篇动画的能力,而且当时电视在中国还没有普及,动画主要是在电影院播放,人们对动画的了解很浅甚至根本不知道,就更别提参和到动画制作中来了,这也是当时制约我国动漫事业向更快更好更全面的方向发展的一大因素。
3.中国文革时期(1966年到1977年)说到中国历史,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中国文化大革命。
文革时期,中国动画业明显的受到了影响。
1966--1971这六年中,竟没有一部动画片制作出来!之后的几年,形势似乎有了一点好转,但是1972-1977年间也只有每年2-4部动画出炉。
中国动画业的大好形势没有了,这一段时期,中国的动画事业几乎是一直停滞在原地。
4.中国改革开放后--缓慢发展期(1978年至1998年)改革开放,中国动画终于又迈开了沉重的步伐,但是,文革带来的滞后却是无法改变。
这一段时期,中国动画的发展不再有建国初的强劲气魄,虽然动画产量又开始回复,每年还是有许多动画制作出来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却是不容忽视的。
如:一、不再探索新的动画形式,只是满足于建国时的那几种传统艺术动画了;二、由于根深蒂固的思想“动画片就是小孩子看的东西”,没有在动画的取材方面做出突破;三、可能是因为成本太高,典型的水墨动画几乎不再制做了,20年中只做出了一部;四、文革时期,中国有许多动画人才流失了,而改革开放初期,又不能马上找到这方面的人才。
当然,这段时期间的精品还是有的,如:1983年的《天书奇谭》,1986-01987年制作的《葫芦兄弟》,1984--1987年的《黑猫警长》,1979--1988年的《阿凡提的故事》、1989--1992年的《舒克和贝塔》,1990--1994年的《魔方大厦》等,都是非常精彩的动画。
90年代初,中国引进了一些国外动画片,其中特别要提到的就是日本动画片《圣斗士星矢》。
《圣斗士星矢》在国内播放后,引起了一阵斗士热,使中国人看到了日本动画的一点轮廓。
其后,又有世界上的各种精品动画引进,中国动画界开始了反思,这直接导致了之后的探索和尝试。
5.中国动画业目前--探索尝试发展期(1999年至今)国外动画的不断引进,中国动画界终于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于是开始了各种探索和尝试。
1999年中国制作的大型动画《宝莲灯》,吸收国外的制作方法和经验,结合中国的传统神话传说;1999年中国制作的大型长篇动画《西游记》。
1999年开始制作的52集长篇动画《我为歌狂》,52集长篇动画《白鸽岛》和100集长篇动画《封神榜传奇》。
中国动画界开始了自己的探索和尝试和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定能够欣赏到有我们中国自己特色的不输给国外的精彩动画作品。
下面就让我们谈谈国外的动漫。
(1)日本动漫从日本开始有动画到1945年日本战败为止,这段时期的前期主要是以世界名著为题材,而后期则由于日本军国主义猖獗,因此动画题材不离宣传、夸耀日本军国主义的路线。
如1942年的《海之神兵》即为此类。
但是这也造成了战斗、爆炸画技的进步,这也是今日日本动画最引以为傲的技术。
日本战败到1947年为止。
日本战败后,有些人鉴于战争的教训,开始将反战题材用在动画上。
这种题材影响深远,直到现在还颇为流行。
另外也有些人尝试不同的动画题材。
所以这个时期的动画题材从很有意义到很低级的题材,应有尽有。
像1968年《太阳王子大冒险》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而成为后来高水准动画的基础。
当然也有失败的例子。
像1970年《无敌铁金刚》就是一部典型的烂卡通,不但暴力而且剧情很差,这带给了日本动画不良的影响。
自1974年《宇宙战舰》上演至1982年为止。
这个时期日本动画界经过探索期,确定了动画和卡通的分野。
卡通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所以我们不予置评。
《宇宙战舰》是日本动画史上第一部超级剧情片,由松本零士负责脚本及人物(Character Design)。
该片在电视上播出后,造成"松本零士旋风"。
后来并有《冱屺宇宙战舰》,《永远的大和号》及《宇宙战舰完结篇》等三部电影,寿命长达十年。
在该片后,松本零士另有《银河铁道999》,《一千年女王》等受欢迎的作品。
继松本零士后,由富野由悠季原作小说改编成《机动战士》在1979年开始上演,由于剧情结构复杂而严密,受到动画迷热烈的支持。
该片后来的三部电影非常卖座。
但自些以后,动画热逐渐消退,动画界进入间歇期。
1963年1月1日,日本首部国产TV动画《铁臂阿童木》开始每周播映。
同时还产生了日本独特的动画制作技术--LNMIT ANIMA(每秒并非标准的24帧而只有8帧的处理技法)和BANKSYSTEM(将多次出现的相同画面存档,反复使用)。
当时,不论作画还是商业角度都认为每周制作一集动画是不可能的。
手冢治虫的虫制作公司通过将“LIMIT ANIME”和分镜表系统引入制作,大打提高了作业效率,为日本动画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自1982年《超时空要塞》上演至1987年为止,该时期由于人们追求视觉享受成为风潮,因此动画画技力求突破。
此时期之画技突破有《超时空要塞》创新的视点快速移动效果,造成极佳的动感;《风之谷》和《天空之城》精细写实的背景;《机动战士Z》和《机动战士ZZ》的强调反光,明暗对比等,皆对后来的动画贡献很大。
由于题材已确定,加上画技的突破,使得佳作迭现。
日本动画发展至本时期结束时(1987年),剧情、内容、画技皆已达到极高的水准。
在画技、制作手法、构思设计方面都日趋成熟的日本动画,开始追求风格上的创新,试图突破原有的模式,以完善的技巧,加上超越时空的构思,带给观众全新的感官冲击。
如电影《攻壳机动队》完全摒弃以往动画明快轻松的风格,阴郁百压抑,冷酷带有对命运的困惑,和人类虽然身处高科技社会,但却无法摆脱不安的未来的彷徨和孤独相呼应。
画技对一部动画来说非常重要。
在自然界的描写和动物的动作表现上,美国动画的技术是首屈一指的。
美国动画强调自然、柔和。
日本动画则强调时暗对比、远近焦距分别,以及速度感、跃动感,甚至使用电影上的蒙太奇手法,而中国动画在画技这方面就有所欠缺了。
动画的精彩处,不但在于画面和技巧,优秀的配乐也是一直以来伴随动画成长,并不断为人们所关注的,一部好的动画,不但要有深刻的内涵,精湛的画面制作,其主题歌和配乐也必须很优秀,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
音乐在动画中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在电影中!"I wanna thank you for all the trust and devotion, thank you for the good time, For your love, love as deep as any ocean……"这是1985年的电影《福星小子》"Remember My Love"的主题曲。
很多人听了之后不相信这是动画主题曲。
固有的旧观念令他们认为只要是动画主题曲就很幼稚,不过是给小孩子听的儿歌罢了,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刚开始时,日本动画主题曲的确很幼稚,但是自第一次动画热之后,松本零士一系列凄怨激壮的主题曲,受到爱乐者的肯定。
到《超时空要塞》上演时,由于剧中林明美是一个歌星,所以片中有多首插曲,其中主题曲《爱还记得吗?》唱片销售量更突破五十万张,并获得金唱片的荣誉,亦成为主唱人饭岛真理进入演艺之成名曲。
到了1986年底,歌星齐藤由贵演唱《相聚一刻》片头曲《对悲伤说早安》,造成动画界邀请大明星演唱主题曲的风潮。
该片亦被认为是动画主题曲正式脱离动画而独立成为流行歌曲的第一部动画。
1987年三月,《古灵精怪》播出后,被动画界公认为主题曲最动听,且全面西化的动画。
自此以后,除了一些例外,大部分动画主题曲都已和欧美流行歌曲相差不多了。
相较于日美,中国动画的主题曲就差太多太多了。
动画在日本流行的结果,连带造成日本社会现象的改变。
如1983年《超埋空要塞》流行时,街头随外可见林明美的海报,就好像真有这个歌星存在似的。
另外有许多团体每年举办的各种动画排行榜及类似小规模的动画欣赏会。
电视上也会随时以影片形式播放过去的优良动画作品。
另外谈到动画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就更大了。
以杂志为例,目前日本市场上有四种动画排行榜及类似金马奖的"日本动画大赏"等活动。
而现在日本各高中,大学校庆时,几乎都会举行小规模的动画欣赏会。
电视上也会随时以影片形式播放过去的优良动画作品。
对于这些方面中国就做的似乎有点太少了。
(2)美国动漫美国第一部动画片出现于1907年,至2002年为止,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
1907~1937年是开创阶段。
1907年,第一部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由美国人布莱克顿拍摄完成,美国动画片史正式开始。
这一时期的动画影片只有短短的5分钟左右,用于正式电影前的加演,制作比较简单粗糙。
这个时期的动画先驱还有温莎·麦克凯、派特·苏立文、弗莱舍兄弟等。
麦克凯是美国商业动画电影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品有《恐龙》〈露斯坦尼亚号的沉没〉等。
苏立文刨作了美国动画片史第一个有个性魅力的动画人物“菲力斯猫”。
弗莱舍兄弟的作品有<蓓蒂·波普〉<大力水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