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动漫与日本动漫

中国动漫与日本动漫


二:战后探索期
战后探索期--由日本战败到1974年为止。日本战败 后,有些人鉴于战争的教训,开始将反战题材用在 动画上。这种题材影响深远,直到现在还颇为流行。 另外也有些人尝试不同的动画题材。所以这个时期 的动画题材从很有意义到很低级的题材,应有尽有。 像1968年《太阳王子大冒险》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而成为后来高水准动画的基础。当然也有失败的例 子。像1970年《无敌铁金刚》(又名魔神Z)则是 超级机器人动画的始祖 该作品在欧洲地区取得的很 大成功 其续集 《UFO机器人 古莲泰沙》甚至在西 班牙与法国取得的接近100%的收视率的盛况
1985年——1995年的中国动画
在85年到95年这十年间,也是80后接触国产动画最多的时间,这十年,应 该说是咱们中国动画的一个转折时期,可惜不是好的转折。这段时间呢, 咱们的国产动画也出现了一些好作品,这里面,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 一些动画系列片,比如《葫芦兄弟》,这部动画不论情节、色彩,还有明 显的中国风格,都给80后这一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啊。另外还有《邋遢 大王奇遇记》、《舒克和贝塔》,到现在还是经典。这段时间的单集动画 里值得一提的是《山水情》和《不射之射》,这些动画就不像刚才那些系 列片普及面那么广了……这些非著名的优秀动画里,《山水情》在国内外 获得了多项大奖,但是,它也被称为中国水墨动画的绝唱,因为这个时候, 这种精工细作的电影动画已经开始走向衰落,慢慢地开始走向了后来的学 院派,而产业化模式制作的外国动画片已经开始冲击国产动画市场。从85 年开始,有很多中外合资的动画公司进入了中国,大批动画人才都被这些 公司挖角了。而相对的,还有很多外国动画却在这个时候低价卖入了中国 市场。《变形金刚》、《花仙子》、《OZ国历险记》《铁臂阿童木》,这 些动画大多题材新颖,想象奇特,色彩鲜明,受到了中国观众的欢迎
起探索早期1953年,我们拍摄
出了中国第一部彩 色木偶片《小小英 雄》,
之前一些动漫都没有 产生大的影响,真正 在亚洲甚至世界都产 生了影响的,是1941 年上映的中国第一部 动画长片《铁扇公
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革时期
文革的十年动乱,使黄金时期的中国动 画落进了低谷,虽然后期也出了几部作 品,但题材比较受限制。而且,这段时 期对中国动画造成的最大冲击,是对人 才的摧残,这场劫难使中国动画在未来 的发展,整整缺失了一代人……甚至可 以推测,现在动画的低潮状态,除了受 外来动画的影响,也有那个时候造成的 人才缺失的原因。
中国动漫视频
中国动漫发展历程
早期探索期--由20年代中国开始自己创作动画至1949年新中
国成立 蓬勃发展期--从建国始至1965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由1966 年至1977年 缓慢发展期--从1978年至1998 探索尝试期--从1999年至今日本动画发展按照原有的时期划 分(参见《日本动画发展史》一文): 战前草创期——由1917年日本开始有动画至1945年日本战败 战后探索期——由日本战败至1974年 题材确定期——自1974年《宇宙战舰》上演至1982年 画技突破期——自1982年《超时空要塞》上演至1987年 路线分化期(成熟期)--自1987年至今
四:突破期
突破期(第二次动画热爆发)--自1982年《超时空要塞》 (MACROSS)上演至1987年为止,该时期由于人们追求视 觉享受成为风潮,因此动画画技力求突破。此时期之画技 突破有《超时空要塞》创新的视点快速移动效果,造成极 佳的动感;《风之谷》和《天空之城》。精细写实的背景: 《机动战士Z》和《机动战士ZZ》的强调反光,明暗对比 等,皆对后来的动画贡献很大。由于题材已确定,加上画 技的突破,使得佳作迭现。最轰动的是多年来收视率第一 的《TOUCH》,以及1982到1984年的《超时空要塞》; 1984年《风之谷》;1985、1986年《机动战士Z GUNDAM》及《GUNDAM ZZ》;1986年《天空之城》 及《亚利安》等多部好片。日本动画发展至本时期结束时 (1987年),剧情、内容、画技皆已达到极高的水准。于是 动画进入了成熟期。
中国动漫与日本动漫对比
中国动漫有国人的期待,我像很多时候国产动漫出一炉,国人 便会去尧有兴致的去看,不过往往会让人很失望~~~~~~而日本 动漫,优秀的作品很多,不同类型的,会吸引很多国内外的朋 友~~~ 我个人认为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漫形象,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日本动漫,其中的人物或者 是场景都很唯 美,有一种美得享受,而中国动漫很多时候追求 细致导致失去了一种意境美 二,主题深度,日本动漫中很多主角的演绎中并不是绝对的正 派,有矛盾和冲突的,又或是像柯南那样有推理的动漫,这样 故事情节才能跌宕起伏,更富有吸引力 三,配音,或许大家普遍看日本动漫都需要看字幕,但是配音 的语气与感情却能很清晰的让看得人感受的到,具有冲击力, 在这方面中国动漫就有所欠缺 四,宣传,不管是好的作品还是不好的作品如果不被宣传,又 怎能让别人尝试一看呢?我感觉很多时候我看日本动漫都是看 到有关宣传,可能是中国动漫选创力度不够吧~至少我很少
中国动画与日本 动画
制作:第八组
说达 类 图 知 亚 埃 在 努 的的 生 留 道 麻 及 石 力 动“ 存 住 二 布 沙 器 表 人 漫运 目 我 十 上 漠 时 达 类 。动 的 们 一 , 的 代 和 从 ”目生世在地篝反 诞 ,标存纪琴平火映 生 也之的的键线旁他 之 就一印电上上的们 初 是,记脑,,岩周 , 我就,屏在在壁围 就 们是而幕舞中上的 在 今试保上台世,世 不 天图留,上纪在界 断 所表人试,的古。

什 么 是 动 漫
下面让我们欣赏一个视频

日本动漫发展史
日本动漫发展史可划分为六个阶段。 一:战前草創期
战前草创期--由1917年日本开始有动画到1945年 日本战败为止。这段时期的前期主要是以世界 名著为题材,而后期则由于日本军国主义猖獗, 因此动画题材不离宣传、夸耀日本军国主义的 路线。如1942年的《海之神兵》即为此类。但 是这也造成了战斗、爆炸画技的进步,这也是 今日日本动画最引以为傲的技术。
五:成熟期
成熟期--自1987年到90年代初。动画进入成熟期后,便出现数 部佳片。如《古灵精怪》;电影《机动战士GUNDAM-逆袭》 及《王立宇宙军》;和日本电视史上第一部以高中生以上为 主要对象的文艺动画连续剧《相聚一刻》等。其中《相聚一 刻》曾获得1988年日本动画优秀作品排行榜第二名(该年排行 第一是《圣斗士星矢》);另外还有《天空战记》、《机动警 察》等多部佳作(《天空战记》曾获得1989年动画排行第一 名)。当日本动画发展到此后,有人认为幼年观众群已被忽略 了四、五年,也该考虑制作年龄路线。于是自1987年后半年 以来,电视上的高年龄层动画逐渐减少,而转向动画电影。 以致于造成目前日本电视上找不到几部好片,而电影几科部 部精彩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三 题材确定期 题材确定期(第一次动画热爆发)--自1974年《宇宙战舰》 上演至1982年为止。这个时期日本动画界经过探索期, 确定了动画和卡通的分野。卡通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 所以我们不予置评。《宇宙战舰》是日本动画史上第一 部超级剧情片,由松本零士负责脚本及人物(Character Design)。该片在电视上播出后,造成"松本零士旋风"。 后来并有《冱屺宇宙战舰》,《永远的大和号》及《宇 宙战舰完结篇》等三部电影,寿命长达十年。在该片后, 松本零士另有《银河铁道999》,《一千年女王》等受欢 迎的作品。继松本零士后,由富野由悠季原作小说改编 成《机动战士》在1979年开始上演,由于剧情结构复杂 而严密,受到动画迷热烈的支持。该片后来的三部电影 非常卖座。但自这些以后,动画热逐渐消退,动画界进 入间歇期。
看到有这方面的介绍
总结
相较之下,日本动漫适合全阶段青少年看, 中国动漫仅适合低龄儿童,而其内涵也不 够丰富比较浅显。两国动漫发展时期相差 不久,而中国动漫销量却比不够日本,这 个人原因莫过于中国动漫重量不重质,由 此看来中国动漫人又加大发展空间。
第八组呈献
WPS Office 组长:王申申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成员:王申申 fun 潘国立 郝木静 黎琳
文革之后
文革之后,中国动画又迎来了一个复兴时期,被称 为中国动画的白银时代。《哪吒闹海》就出现在这 个时期除了它之外,像充满智慧的《阿凡提》,简 洁幽默的《三个和尚》,还有水墨动画《鹿铃》, 风格古雅的《南郭先生》,毛茸茸的剪纸片《猴子 捞月》,水墨风格剪纸片《鹬蚌相争》,幽默有哲 理的《崂山道士》,还有《孔雀的焰火》、《小熊 猫学木匠》《假如我是武松》《天书奇谭》《除夕 的故事》《水鹿》《女娲补天》,还有优美感人的 《雪孩子》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1985年——1995 年的中国动画
六:风格形成区
风格创新期--自1993年到现在。在画技、制作手法、构思设计方 面都日趋成熟的日本动画,开始追求风格上的创新,试图突破原 有的模式,以完善的技巧,加上超越时空的构思,带给观众全新 的感官冲击。电影《攻壳机动队》(Ghost In The Shell)完全摒弃 以往动画明快轻松的风格,阴郁百压抑,冷酷带有对命运的困惑, 与人类虽然身处高科技社会,但却无法摆脱不安的未来的彷徨与 孤独相呼应。 由庵野秀明监制的电视《新世纪福音战士》则选择与以往的热 血主角们完全不同的个性自闭少年真嗣为主人公,在看似普通的 怪兽交战,保卫地球的情节中,通过真嗣感受到一份渴望被需要, 梦想被爱又害怕背叛而在自己与他人之间筑起屏障这种种矛盾与 孤寂的心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现代人心理的折射。世纪末 今天,人类对自身的思考也逐渐深刻,而同时日本的动画也开始 越来越关注贴近现实与心理方面的剖析,由原本普遍爱与友情的 主题转为更加人性的刻画。各方面都日臻完美的日本动画并没有 停止发展的脚步,仍然在不断自我完善和突破,到底能有多大的 成就,是我们无法预计的,还是让时间来决定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