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科药历(27床)

内科药历(27床)

5、尼群地平片10mg po、速尿片20mg po、安体舒通片20mg 2.16
6、云南白药1支1/3支tid po2.21-2.22
7、麻杏止咳糖100ml 10ml tid po 2.23
8、DXM针5mg iv qd 2.24-2.25
出院带药:盐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面性0.2 bid po *5
既往用药史:
罗布麻
尼群地平片10mg bid
家族史:1.否认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
2.否认家族性传染性疾病史
过敏史:无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血症咳血
阴虚肺热
西医诊断:1、咯血查因:支气管扩张?
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出院诊断:
1、支气管扩张
2、高血压病3级
临床诊断要点:
支气管扩张诊断标准:反复咳脓痰、咯血的病史和体征,再结合曾诱发支气管扩张的呼吸道感染病史,一般临床可作出初步诊断。
化验指标:查血常规HGB150G/L,肝功能、血脂正常,血沉32mm/h,痰涂片未找到抗酸杆菌。B超提示双肾结石,右肾多发,胆囊砂样结石。心电图提示:左心室肥大。
治疗方案:抗炎、化痰、止血、降压。治疗继续以止血敏、云南白药、VitC、安络血止血。加替沙星缺药改用左氧氟沙星静滴抗感染。
2009-02-19
2009-02-22
症状体征:患者仍咳嗽明显,痰多色白泡沫状,痰中无明显带血,有咽痒,咳嗽呈阵发性,无胸闷、心悸、气促症状,胃纳睡眠一般,二便调。BP150/80mmHg
治疗方案:患者目前咳嗽呈阵发性,痰为白色泡沫痰为主,痰中无血,为排除药物致咳嗽加重,予停用卡托普利,改为尼群地平口服。另予加用颅痛定睡前服止咳,苯海拉明口服抗过敏
颅痛定片30mg 30mg早、午睡前服(晚睡前服2片)2.22-2.25
尼群地平片10mg 10mg tid po 2.22-2.25
缬沙坦胶囊80mg 80mg qd po 2.23-2.25
苯海拉明片25mg 25mg tid po 2.23-2.25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 20mg qd po 2.24-2.25
药历首页
建立日期:2009-02-17.建立人:
姓名
赵祖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性别

年龄
82
民族

家庭住址:路龙中路88幢201
工作单位:无
联系方式:
入院时间
2009年02月16日
出院时间
2009年2月25日
住院科室
内儿科
住院号
22306
身高(cm)
体重(kg)
体重指数
血型
血压mmHg
170/78
不良嗜好(烟、酒、药物依赖)
百合15麦冬12贝母15生地12
熟地15当归5白芍15甘草8
白芨12白茅根15三七15地骨皮15
上方加水500ml,煎至200ml,日服一剂。
2、西医予抗感染、化痰、止血对症治疗治疗。
3、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主要治疗药物(长嘱):
通用名规格用法用量起止时间
1、0.9%NS 250ml 250ml qd ivgtt (2.16- 2.17 )
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置史:
药物治疗日志
2009-02-17首次病程记录
赵祖培,男,82岁,以“反复咳嗽、咳痰10年余,咯血3天”为主诉入院。患者于10余年前起出现咳嗽,咳痰,为白色泡沫痰,以天气转变“感冒”后诱发,曾多次在当地诊所用药“具体不详”,症状可改善,但反复。3天前患者出现咳嗽,咯血,为鲜红色血,间中伴暗红色血块,每天共约20-30ml不等,无发热,无盗汗,无气促,曾到本院门诊,行胸片检查提示“慢性支气管炎,陈旧性肺结核”,予静滴“加替沙星”及口服“安咯血”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今天中午咯血增多,鲜红色,遂到本院急诊,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院。查体:T:查体:T36℃P80次/分R21次/分BP170/78mmHg神清,面色欠华,言语流利,对答切题,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形体适中,自动体位,体查合作,步行入院,间中闻及咳嗽,无喘。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及皮下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端正,双侧瞳孔等圆大,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异常分泌物,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无触及肿大,气管居中,锁骨上淋巴结无触及肿大,胸对称无畸形,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清,右中上肺闻及少量湿罗音,无闻及干性罗音,心界不大,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无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全腹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扪及,肝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存在。二阴未查。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对称,未引出病理征。舌淡红,苔薄白,脉滑。
四、降压:卡托普利片与利尿药合用,卡托普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而产生降压作用,但其不良反应会引起刺激性干咳。另卡托普利片与吲达帕胺合用存在引起突发低血压。
2009-02-17
症状体征:患者入院后一直有咯血,量少,至昨晚6时许,患者咯血明显增多,色鲜红色,有血块,左侧鼻孔流血,量共约80-100ml不等,昨晚予静滴止血药及加强控制感染后,出血逐渐减少,至今早患者间中有痰中带血,量少,无胸闷、心悸,无气促,无头晕,无发热,胃纳一般,睡眠差。右中上肺闻及少量湿罗音,无干罗音,双下肢无浮肿。
4、5%GS 100ml100ml
左氧氟沙星针0.2 0.2 bid ivgtt(2.18-2.21)
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4 0.4 qd ivgtt(2.22 -2.25)
0.9%NS 100ml 100ml qd ivgtt (冲管用)
安洛血片2.5mg 5mg tid po 2.16-2.19
加替沙星针0.2 0.4(因缺药停用)
2、5%GS 250ml 250ml
VitC针0.5 2 qd ivgtt (2.16-2.25)
3、0.9%NS 100ml100ml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针4g4g(AST) bid ivgtt ( 2.16-2-19)
0.9%NS 100ml100ml
克林霉素磷酸酯0.6 0.6 bid ivgtt ( 2.20-2.25)
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既往病史:有“肺结核”病史20余年,自诉已愈;10余年前曾有咯血病史,曾在佛山人民医院住院,诊断“支气管扩张”经治疗好转出院。有“高血压病”史1年,不规则服降压药,间中服“罗布麻”或“尼群地平10mgbid”,血压控制欠理想。否认有肝炎传染病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否认有糖尿病、心脏病病史,否认有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有外伤、手术史。
一、控制感染:支气管扩张其病原菌大多数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厌氧菌等;在病程长、重症、合并有全身基础疾病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肺炎克雷伯菌等肠杆菌科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较多见。
针对支气管扩张的治疗选用了抗菌活性较强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钠舒巴钠、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针的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达到杀菌作用,对本品敏感的细菌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和部分厌氧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抗菌作用强,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止细菌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两者合用抗菌作用加强。由于该患者有出血病史,头孢哌酮能引起维生素K缺乏,加重出血倾向,合用维生素K可预防出血。
2009-02-25
症状体征:患者仍有咳嗽,痰为白色泡沫痰,咽痒,下半夜咳嗽减少,睡眠较差,无胸闷、胸痛,无气促,BP130/70
治疗方案;不变,患者要求出院治疗。
药物治疗总结
2009.02.16—02.25
患者赵祖培,男,82岁,以“反复咳嗽、咳痰10年余,咯血3天”为主诉入院。
临床诊断:1、支气管扩张,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入院后给予抗感染、化痰、止血、降压治疗。
化验指标:无
治疗方案:患者仍有咳嗽及痰较多,感染未控制,予停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改用克林霉素,另予氨甲环酸静滴止血,予酮替芬口服抗过敏,余治疗如前。
2009-02-21
症状体征:患者昨天白天痰中无带血,昨天晚上3时起咳嗽明显,再次咳出鲜红色血性痰,今早患者痰中仍有血丝,较凌晨减少,痰为白色泡沫痰,量一般,无咽痒,胃纳一般,睡眠差。BP140/70mmHg
2009-02-23
症状体征:患者仍有咳嗽,痰为白色泡沫痰,但无血丝,量一般,咽痒,下半夜咳嗽增多,睡眠差,无发热,无胸闷、心悸,无气促。BP130/70
治疗方案:治疗方案不变
2009-02-24
症状体征:患者目前咳嗽呈陈发性,带白痰,咽痒,下半夜咳嗽较多,睡眠较差,无胸闷、胸痛,无气促。
治疗方案:静脉推注糖皮质激素,来增强抗炎效果,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降低激素对胃的刺激,对胃粘膜起到保护作用。
沐舒坦片30mg30mg tid po 2.16-2.25
颅痛定片30mg30mgtid po 2.16-2.22
卡托普利片25mg 25mg tid po 2.16-2.22
吲达帕胺缓释片1.5mg 1.5mg qd po 2.16-2.25
酮替芬片1mg 2mg bid po(中、晚睡前服)2.20-2.25
辅助检查:胸片(2009.02.15本院):慢性支气管炎,陈旧性肺结核。
检查:CT意见1、慢支肺气肿伴双肺轻度感染。
2、双上肺陈旧性肺结核。
3、主动脉硬化。
化验指标:血常规WBC5.0×109/LHGB 116g/L GR 55.8% PLT 175g/L
处置1、西医予抗感染、化痰、止血、对症治疗。
该患者:1、老年男性,既往十年反复出现咳嗽、咳痰病史,3天前患者出现咳嗽,咯血,为鲜红色血,间中伴暗红色血块,每天共约20-30ml不等,无发热,无盗汗,无气促。
2、右中上肺闻及少量湿罗音,无闻及干性罗音
3、有肺结核病史
3、辅助检查:慢性支气管炎,陈旧性肺结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