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必修三检测教材

生物必修三检测教材

生物必修三检测一:选择题1.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去向不包括()A.部分被分解者利用B.部分被第二营养级摄取C.部分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D.部分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2.下图表示与免疫有关的两种效应淋巴细胞,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为浆细胞,内质网发达B.②与细胞免疫有关C.两者在功能上是彼此独立的D.从根本上讲,两种细胞的起源相同3.小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其原因主要是()A.高温条件下生长素转移到根部B.高温条件下脱落酸降解C.大雨提供萌发需要的水分D.雨水条件下乙烯不能正常发挥作用4.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这时生态因素对该种群没有作用 B.种群的增长率保持稳定C.食物将不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 D.出生率再也不会超过死亡率5.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A.自身免疫病、肌无力B.自身免疫病、痉挛C.过敏反应、肌无力D.过敏反应、痉挛6.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不当会使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其主要原因是()A.未认识其价值,所以人为干扰少B.入侵地生态污染严重C.破坏了入侵的非生物因子D.使入侵地食物链破坏7.假设一个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封闭水缸中,有一条鱼、一株水生植物和一只蜗牛。

如果把鱼去掉,下列情况最先发生的是()A.光合作用加快B.水的酸性增加 C.植物会死掉 D.水中氧气浓度增加8.农民拔除稻田中的稗草;清除鱼糖中食肉的“黑鱼”,这种做法是为了( C )A.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B.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C.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方向D.使物质能够尽快循环流动9.延长马铃薯保存时间的措施是()A.用高浓度生长素溶液处理并增中氧气 B.用高浓度生长素溶液处理并减少氧气C.用低浓度生长素溶液处理并降低温度 D.用高浓度生长素溶液处理并降低温度10.2005年10月3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把2005年诺贝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细菌——幽门螺杆菌。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原核生物,无核膜和细胞器B.幽门螺杆菌是寄生生物,不吃野生动物可避免这类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C.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可产生抗体,获得抵抗再感染的免疫力D.人体的胃只具备化学性消化11、图一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中乙)。

图二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种群(a、b、c)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种群c为自养生物。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一图二A.图一中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d点之后B.若图一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b点开始;若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率为0C.图二种群b被种群a大量捕食是种群b在第5~7年之间个体数大幅度下降的原因之一D.图二种群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12.右图显示了蝌蚪的生长速率随种群密度增加的变化情况(在同样的空间里,个数由5增加到160),图中曲线可以说明 ( )A.一定范围内,蝌蚪生长速率与种群密度成正相关B.每只蝌蚪变态所需时间与种群密度成负相关C.食物短缺降低了蝌蚪存活率D.高种群密度下,能够变态为青蛙的可能性减小13相关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

同时研究了玉米及其田间一种双子叶杂草对某种生长素类似物的适应情况,结果如图乙所示。

由此可初步推测 ( )A.此浓度的CaCl2溶液对胚轴的生长有促进作用B.实验中添加赤霉素的时间是c点C.表示玉米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ID.g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作为除草剂14.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

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B.第9年,种群已经达到K值C.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渐降低D.若为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15、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实验中5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

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首次注射证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B.二次注射后,血糖最先回升到正常浓度的是②号C.二次注射以后,③号与④号血糖浓度都回升,说明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协同关系D.二次注射中,实验操作违反了对照原则16、一位同学在探究NaHS溶液对柳条不定根发生及其生长的影响时,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以下图。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0.1~1 mmol/L的NaHS溶液对柳条生根均有促进作用B.0.6 mmol/L的NaHS溶液抑制柳条生根而促进其根的生长C.NaHS溶液促进柳条不定根生长的最适浓度一定是0.2 mmol/LD.一定浓度范围内的NaHS溶液对柳条生根和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17、某高三同学从生物学资料上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

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利用如右图所示的植株进行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步骤是(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编号为甲株、乙株、丙株②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③将3株全部保留顶芽④将甲、乙两株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将甲株的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株保留幼叶⑤将去掉叶片的甲、乙两株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⑥观察3株叶柄脱落情况A.①③④⑥B.①②④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⑤⑥18.丝瓜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将刚萌发的该植物种子先在下表5种物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浸泡24小时,然后种植。

比较最初的雌花与雄花平均数,求出性别处理雄花雌花比值(雄花∶雌花)水(对照)21.1 3.8 5.6 赤霉素(100毫克/升) 4.7 4.7 1.0CP(100毫克/升) 6.2 6.8 0.9乙烯利(1000毫克/升)19.6 3.7 5.3整形素(10毫克/升)33.1 1.2 27.6...A.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激素打破了内源激素比例的平衡,从而影响雌雄花的性别分化B.该实验浓度下的乙烯利对丝瓜性别分化影响不大,对其他植物也是如此C.花器官的性别分化是各种激素和内外环境因子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D.该实验浓度下的赤霉素、CP有利雌花的形成,整形素有利雄花的形成19、“朵朵葵花向太阳”的生理基础是()A.茎的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多 B.茎的背光侧细胞分裂快C.光合作用需要更多的光 D.茎的背光侧细胞伸长的快20、国内某医院通过胰岛异体移植手术治愈了一名糖尿病患者,该患者治愈的检查指标和出院后还需服用的药物分别是( )A.尿糖和胰岛素B.胰岛素和抗过敏剂C.血糖和胰岛素 D.血糖和免疫抑制剂21.下列四个选项中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A.采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B.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C.人工种子的培育过程D.运用细胞工程培育“白菜-甘蓝”杂种植株22.豆科植物和固氮菌互利共生,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的生长都要受到损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A.系统结构功能的原理 B.整体性原理C.系统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23.DNA分子杂交技术可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

将来自不同种生物的两条DNA单链进行杂交,两种生物的DNA分子碱基序列越相似,形成的杂合双链区的部位就越多。

某人用甲.乙.丙三种生物的DNA单链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根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游离的单链所对应的原物种DNA片段均不含遗传信息B.杂合双链区的存在表示两种生物携带的遗传密码相同C.甲与乙的亲缘关系比甲与丙的亲缘关系远D.甲与丙的亲缘关系比乙与丙的亲缘关系近24.试管婴儿、试管苗和克隆羊三者均属于生物工程技术的杰出成果,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性状B、都是细胞工程的技术范围C、都充分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D、都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变异25.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B.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C.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

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 D.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是可以解决的26.下列过程与植物细胞工程无关的是 ( )A.培育单倍体植株 B.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C.培养红豆杉细胞生产紫杉醇 D.嫁接与扦插27.中科院动物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人去核后的兔子卵细胞中,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早期胚胎,这表明我国的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再次走在世界前列。

下列有关克隆大熊猫胚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依次经历了卵裂、囊胚、原肠胚等几个阶段B.兔子卵细胞质的作用是激发大熊猫细胞核的全能性C.克隆出的早期胚胎中,各细胞间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D.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尚未出现细胞的分化28.生物武器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

通常包括致病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真菌和毒素六大类。

根据它们的类型,预测下列不属于生物武器危害性特点的是()A.传播不受气候影响 B.传染范围广 C.传播途径多 D.传染性强29.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抗虫基因的提取和运输都需要专用的工具和运载体B.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一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C.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到近缘作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D.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检测棉花对抗生素抗性来确定的30.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从紫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都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而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细胞脱分化,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而不可能发生细胞分化和基因重组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的原理均相同,都能形成杂种细胞和杂种个体D.“试管婴儿”实质上就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不能使不能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夫妇能得到自己的孩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采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二:非选择题1.(10分)下列图示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