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年级成绩2012年11 月25 日作业题819世纪中期马克思写《资本论》时,当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工资水平,约比德国、俄国等大陆国家的工资高出50%.从那时到现在,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工资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试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有关原理,说明资本主义各国工资水平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
解答::第一,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工资原理表明:工资的本质是劳动价值,其货币表现是劳动力价格,但表面上工资表现为劳动价值或价格,这掩饰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第二,劳动力商品的价格是有生产劳动力商品所学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点在于他可以还原为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延续后代所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以及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指出的费用等,劳动力价值的特点在于: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水平受自然条件,民族特点,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凡是影响劳动力价值的各种因素都影响工资水平。
第三,各国工资水平的差距主要是由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国工人阶级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等因素决定,无产阶级为提高工资而进行的斗争对整个工资水平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工资水平高于经济文化水平发展较低的国家,因此,资本主义各国的工资水平过去存在差距现在也存在差距。
第四,当今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间的工资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发达国家与次发达国家差距更大。
不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工资水平存在差距主要是由资本主义工资,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受剥削的程度不同所决定的,而我们所说的工资只是名义工资,实际工资由各种因素决定。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在资本主义社会,工资从表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从而,表面上,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是自己的劳动,工人的劳动也得到了报酬,但实质却是: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劳动不是商品,它没有价值或价格,它不能被买卖。
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劳动都不可能是商品。
劳动力是潜藏在人身上的劳动能力,劳动力的使用即为劳动。
劳动力的存在以健康人的生存为条件,劳动的实现则必须以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为条件。
劳动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具有价值或使用价值的属性。
资本家与工人交换的过程中,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这就等同于商品交换,实现了商品的价值,工人与资本家交换的是劳动力的价值,交换的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
因而,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换形式,资本主义的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工资不是它表面上呈现的那种东西,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只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隐蔽形式。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之所以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其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
马克思的工资理论揭示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的价值反映的是劳动与资本之间的本质关系,反映的是资本家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关系,而实际工资只是这种本质关系的转化形式,即货币与商品量之间的交换关系。
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只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它完全掩盖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它抹煞了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事实,使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这就使得资本主义的剥削带有更大的欺骗性与虚伪性。
关于实际工资变动趋势,马克思曾说:“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趋势不是使平均工资水平提高,而是使它降低,也就是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使劳动力的价值降至到它的最低限度。
第五,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受剥削的程度不同第六,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工资存在差距的原因是由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工人受剥削的程度不同决定的,因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的不同,有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名义工资多,但实际工资却没有增多。
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维权意识的不同导致其受剥削程度的不同,因此其工资水平也不同。
作业题5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矗立在世人的面前。
但是四年前,“鸟巢”的初步设计方案施工后,14名院士上书国务院,指出“鸟巢”设计方案既不符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又忽视了“安全、实用、环保”的要求,该方案被暂停施工。
北京市政府根据“节俭办奥运”的原则,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对“鸟巢”的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修改。
修改后的方案取消了原方案中使用可开启屋顶,并扩大了屋顶开口,优化了钢结构,大大减少了用钢量,同时缩小投影屏幕以减少光、声污染。
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如“纳米易洁玻璃幕墙”、“区域性综合节水”等被首次使用。
修改后的“鸟巢”方案不仅保持了原方案的设计理念和中国风格,而且进行了大胆创新,充分体现了“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国际奥委会的认可。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鸟巢”方案是怎样一步步实现优化的。
解答: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
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那是一个用树枝般的钢网把一个可容10万人的体育场编织成的一个温馨鸟巢!用来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暂停“鸟巢”施工,反复论证修改最初设计方案,就是从我国的资源国情出发,从安全、实用、环保的实际出发实现方案优化。
②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
“鸟巢”的设计建造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的规律为基础。
对“鸟巢”的设计方案的修改建立在对生态环保规律的尊重的基础上,从而实现了方案的优化。
③坚持辨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鸟巢”的修改设计方案是在最初方案的基础上产生的,既保留了方案一的独特的设计理念和中国风格,又大胆创新,增添了更利于安全、环保、实用的新的要求,从而实现了方案的整体优化。
④坚持联系的观点,立足整体,统筹全局,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来认识事物。
“鸟巢”的设计和修改运用了系统优化方法,从“安全、实用、经济、美观”这一整体效果着眼,通过取消开启屋顶,缩小投影屏幕等这些部分的改变,以寻求最优目标。
⑤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鸟巢”的设计和修改都始终围绕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充分体现安全、环保、实用的原则,实现了方案的优化。
据介绍,“鸟巢”设计之初和深化设计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节俭办奥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满足奥运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永久设施和临时设施的平衡。
按照要求,“鸟巢”共设10万个座席,其中8万个是永久性的,另外两万个是奥运会期间临时增加的。
在此基础上,设计中将“鸟巢”的功能与周围地区日后定位乃至整个城市的中长远发展规划结合起来考虑。
根据已确定的规划方案,“鸟巢”所在的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赛后将成为一个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商务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
作为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将成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相当长时期内,也将成为参观旅游的热点地区。
同时,“鸟巢”在设计建设中,还在场地和空间的多功能上下了很大功夫,以提高场馆利用效率,除能够承担开幕、闭幕和体育比赛外,还将满足健身、商务、展览、演出等多种需求,为成功实施“后奥运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国家体育场将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的三大主题,此次尚德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落户“鸟巢”,将清洁、环保的太阳能发电与国家体育场容为一体,不仅是对北京奥运会三大主题的极好体现,同时对于提倡使用绿色能源、有效控制和减轻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和良好的示范效应。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技术目前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该太阳能发电系统是由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向国家体育场独家提供,安装在国家体育场的12个主通道上,总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总容量130千瓦,对国家体育场电力供应将起到良好的补充。
同时我认为鸟巢的建立不但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也是服务于民!真正做到了为全世界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业题3“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毛泽东在1941年所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作了精辟的论述,指出了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实事求是”的实质,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正如邓小平所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请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相关知识,结合实际谈一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实事求是?应当如何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解答:什么是“实事求是”?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用“实事求是”这一科学概念来概括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立场,并以之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杰出贡献。
实事求是的基本精神就是要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及内在的规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实事求是”是整个思想路线的核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和归宿。
“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马列的书本出发,从外国模式出发,更不是从主观臆断出发,是哲学的唯物论,是思想路线的出发点。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其中最关键的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作出新的理论概括。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思想路线的运动过程、检验标准及最高目标。
而实践的检验,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检验、人民利益的检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检验。
故而,这里所说的思想路线包括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全部主要内容。
所以,这也可以说就是邓小平阐述的实事求是哲学思想的丰富内涵。
实事求是虽只4个字,却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论的全部基本观点和方法,体现出当代时代精神的精华和中国历代优秀文明成果的灵魂。
以实事求是为核心和精髓所建构的邓小平哲学思想,首先,充满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对人对己对整个世界的看法都坚持从实际出发,是对就承认对,是错就承认错,是先进就承认先进,是落后就承认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