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金融第八章

国际金融第八章


第一节 弹性分析法
• (二)J曲线效应 曲线效应
TB
0
t
第二节 乘数分析法
• 乘数论 乘数论(Multiplier Approach),又称 , 收入论或收入分析法(lncome 收入论或收入分析法 Approach),分析的是在汇率和价格 ),分析的是在 ),分析的是在汇率和价格 不变的条件下收入变动在国际收支调 的条件下收入变动 不变的条件下收入变动在国际收支调 整中的作用。 整中的作用。
第五节 对国际收支理论发展的评论
•B=Y-A=X-M=△R △
第一节 弹性分析法 • 研究在什么情况下贬值能够改善贸易收支改善 • Ex + Em >1 • (当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 性之和大于1时 贸易收支才能改善。) 性之和大于 时,贸易收支才能改善。) • Ex + E m >1 国际收支因本币贬值而改善 • Ex + E m =1 国际收支状况保持不变 • Ex + E m <1 国际收支应贬值而趋于恶化
第三节 吸收分析法
• 三、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将吸收分为诱发性吸收和自主性吸收: 将吸收分为诱发性吸收和自主性吸收: A=D+aY, a为边际吸收倾向 为边际吸收倾向 则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就取决于 本币贬值后△ 是否大于 是否大于0: 本币贬值后△B是否大于 : =(1-a) △B= △Y- △ A=( )△Y- △D = - =(
第二节 乘数分析法
• 五、哈伯格条件 本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条件: 本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条件:
ηx+ηm>1+m
出口和自主性进口的变动除了直接带 来国际收支的变动外,还会通过国民 来国际收支的变动外, 收入的变化,导致诱发性进口的变动, 收入的变化,导致诱发性进口的变动, 从而进一步影响国际收支状况。 从而进一步影响国际收支状况。
第四节 货币分析法
• 一、假设前提 • ①在充分就业均衡状态下,一国的实 充分就业均衡状态下,一国的实 均衡状态下 际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等变量的稳 际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等变量的稳 定函数。 定函数。 • ②从长期看,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货 从长期看,货币需求是稳定的, 币供给变动不影响实物产量。 币供给变动不影响实物产量。 • ③贸易商品的价格是由世界市场决定 从长期来看, 的,从长期来看,一国的价格水平和 利率水平接近世界市场水平。 利率水平接近世界市场水平。
第八章 国际收支理论
•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论
弹性分析法 乘数分析法 吸收分析法 货币分析法 对国际收支理论发展的评
第一节 弹性分析法
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汇率变动对于一国 • 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汇率变动对于一国 国际收支调整的作用。 国际收支调整的作用。 • 汇率变动通过国内外产品之间,以及本 汇率变动通过国内外产品之间, 国生产的贸易品( 国生产的贸易品(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 与非贸-易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动, )与非贸-易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动,影 响一国进出口供给和需求, 响一国进出口供给和需求,从而作用于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
第一节 弹性分析法
• 二、马歇尔——勒纳条件 马歇尔 勒纳条件 本币贬值( 上升 上升) 本币贬值(e上升)——在绝对价格不 在绝对价格不 变条件下, 变条件下,本国商品劳务的相对价格 下降——出口量增加、进口量减少, 出口量增加、 下降 出口量增加 进口量减少, 单位商品劳务的进口支出增加——贸 单位商品劳务的进口支出增加 贸 易收支变化不确定 TB=X•Px−M• (ePm) TB=X↑•Px−M↓• (e↑Pm)
第四节 货币分析法
• 五、政策含义
核心:国际收支逆差时, 核心:国际收支逆差时,收缩国内信贷 • 国际收支失衡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 • 国际收支失衡是一种暂时现象。如果 汇率不 国际收支失衡是一种暂时现象。 变,则一国为支撑持续不断逆差最终必定会 耗尽储备 • 国际收支反映实际货币余额(货币存量)对 国际收支反映实际货币余额(货币存量) 名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过程 • 国际收支失衡可以通过国内货币政策而不是 汇率调节来纠正
Ms=Md
外汇市场干 储备R↓ 预、储备R↓
第四节 货币分析法
• 四、结论 • 第一,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国 第一,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 际收支逆差实际上就是一国国内名义 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名义货币需求量。 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名义货币需求量。 • 第二,国际收支的调节,实际上反映 第二,国际收支的调节, 的是实际货币余额(货币存量) 的是实际货币余额(货币存量)对名 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过程。 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过程。
第二节 乘数分析法
• 六、国际反馈的作用
假设世上只有A、 两个大国 两个大国。 国出口就是 国出口就是B 假设世上只有 、B两个大国。A国出口就是 国进口, 国的进口就是 国的出口。 国的进口就是B国的出口 国进口,A国的进口就是 国的出口。 假定最初A国出口增加,这便意味着 国进口的 假定最初 国出口增加,这便意味着B国进口的 国出口增加 增加。 国的国民收入会随之下降, 增加。但B国的国民收入会随之下降,导致 国 国的国民收入会随之下降 导致B国 进口支出的减少, 国出口收入的减少。 进口支出的减少,即A国出口收入的减少。 国出口收入的减少
1 (C0 + I + G + X − M 0 ) Y= 1− c + m
1 1− c+ m
对外贸易乘数
第二节 乘数分析法
• 四、贸易收支的收入分析
B=X-(M0+m•Y)
m (C0 + I + G + X − M 0 ) B = X − M0 − 1− c + m
上式表面:一国可以通过需求管理政策来 上式表面:一国可以通过需求管理政策来 需求管理 调整国际收支。 调整国际收支。
第四节 货币分析法
二、基本模型
M = M M S = m( D + R )
S d
M = Pd f ( y, i)
dHale Waihona Puke 令m = 1M = M = D+ R
S d
S
∆R = ∆M − ∆D
第四节 货币分析法
三、模型分析
M = M = D+R
S d
国内信 贷 D↑ 国际收 支赤字
Ms>Md
对国外商品和金 融资产的需求↑ 融资产的需求
• 二、基本精神 • 进口支出是国民收入的函数,自主性 进口支出是国民收入的函数, 支出的变动通过乘数效应引起国民收 入的变化,从而影响进口支出。 入的变化,从而影响进口支出。 (注重的是收入效应)
第二节 乘数分析法
• 三、对外贸易乘数
C=C0+c•Y M=M0+m•Y Y=C0+c•Y+I+G+X-(M0+m•Y)
第二节 乘数分析法

一、前提条件 – 汇率不变(e); 汇率不变( ); – 利率不变,不考虑国际资本流动, 利率不变,不考虑国际资本流动, 将国际收支等同于贸易收支; 将国际收支等同于贸易收支; – 国内外商品劳务的绝对价格不变( 国内外商品劳务的绝对价格不变( Px和Pm不变)。 不变)。
第二节 乘数分析法
第一节 弹性分析法
–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取决于 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取决于e 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取决于 的变动幅度对比, 、X、M的变动幅度对比,即取决于 、 的变动幅度对比 进出口数量对汇率变动的反应, 进出口数量对汇率变动的反应,亦即 取决于进出口弹性 进出口弹性。 取决于进出口弹性。 –在进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的假设下, 无穷大的假设下, 在进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的假设下 进出口数量和贸易收支的变动将完全 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 取决于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 取决于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
总弹性: 总弹性: ηx+ηm>1+m+m*
第三节 吸收分析法
吸收分析法, • 吸收论又译吸收分析法,有时也称支 吸收论又译吸收分析法 出分析法, 出分析法,分析的是收入和支出在国 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 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
第三节 吸收分析法 一、假设前提——充分就业 假设前提 充分就业 二、主要内容 1. 国民收入模型 – Y=C + I+X-M - – X- M =Y -( C + I )= Y-A X- Y- – 国际收支差额 =贸易收支差额 贸易收支差额B 贸易收支差额 =国民收入-国民吸收 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 2. 基本结论 • Y= A 国际收支平衡 • Y﹥A 国际收支顺差 ﹥ • Y﹤A 国际收支逆差 ﹤
第一节 弹性分析法
T = M (q, Y ) − qM (q, Y )
* *
∆T ∆M ∆M ∆q = −q −M ∆q ∆q ∆q ∆q
*
M ∆M q ∆M q = ( • *− • − 1) q ∆q M ∆q M
* *
M * = (η + η − 1) q
*
M = qM
*
第一节 弹性分析法
第三节 吸收分析法
贬值影响△ 贬值影响△Y : 闲置资源效应 贸易条件效应
贬值影响吸收: 贬值影响吸收: 现金余额效应 收入再分配效应 货币幻觉效应 其他效应
=(1-a) △B= △Y- △ A=( )△Y- △D = - =(
第四节 货币分析法
• 货币论 货币论(Monetary Approach),又可 , 译为货币分析法。弹性论、 译为货币分析法。弹性论、乘数论和 吸收论都强调商品市场流量均衡在国 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 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而货论则强调 货币市场存量均衡的作用。 货币市场存量均衡的作用。
三、时滞和J曲线效应 时滞和 曲线效应 (一)贬值时滞 第一,在贬值之前已经签订的贸易协 第一, 议必须按照原来的数量和价格执行 • 第二,即使在贬值后签订的贸易协议 第二, 出口供给仍然要受认识、决策、 ,出口供给仍然要受认识、决策、资 生产周期等的影响, 源、生产周期等的影响,而进口商则 有可能会认为现在的贬值是以后进一 步贬值的前奏,从而增加进口。 步贬值的前奏,从而增加进口。 •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