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整理一、名词解释1.★砂洗整理:是通过化学和物理机械作用,使蚕丝织物表面产生一层均匀纤细绒毛的加工工艺。
2.★缩水率:指经规定方法洗涤和干燥后,洗涤前后经向(或纬向)长度的变化与洗涤前长度之比的百分率。
(前-后/前)×100%。
3.★织缩:指纱线长度(L1)与该长度纱线所织成的织物长度(L2)的相对比值。
(L1-L2/L2)×100%。
4.★水洗尺寸变化率:指经规定方法洗涤和干燥后,洗涤后前经向(或纬向)长度的变化与洗涤前长度之比的百分率。
(后-前/前)×100%5.★氯损:N-羟甲基酰胺类整理剂整理的织物在洗涤过程中,如遇NaOCI或水中的有效氯,大部分整理剂都会产生吸氯现象。
吸氯后的整理织物经高温熨烫后便发生不同程度的脆损,称为氯损。
6.★吸氯泛黄:含氮树脂整理的织物在水洗过程中,如遇NaOCI或水中的有效氯会发生吸氯和泛黄现象。
7.★限氧指数:也称极限氧指数,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使材料恰好能保持燃烧状态所需氮氧混合气体中氧的最低浓度。
用LOI表示:LOI=[O2/(O2 +N2)]×100%。
8.★释放甲醛:经N-羟甲基化合物整理的织物,在一定湿度条件下,分解出来的甲醛。
9.★2.游离甲醛:含氮树脂的初缩体整理浴中未与氨基结合的甲醛。
10.★闪点:当物质加热分解所产生足够数量的可燃性气体与明火接触而刚好点燃时的温度。
11.★着火点:如果达到闪光点时可燃性气体能不断地产生,则火燃温度会升高而持续燃烧使物质刚好能达到着火的温度。
12.★轧纹整理:用刻有花纹的轧辊轧压织物,使织物表面产生凹凸花纹的效果。
有轧花和拷花两种类型。
13.★轧光整理:一般分为普通轧光、摩擦轧光、叠层轧光等,都是通过机械压力、温度、湿度的作用,借助于纤维的可塑性,将织物表面压平、纱线压扁,以提高织物表面光泽及光滑平整度。
14.★卫生整理:是通过化学键合、化学粘合、吸附、非极性范德华力结合等作用,使卫生整理剂固着在纤维或织物上,从而使织物获得所需要的抗菌防臭、抑菌、防霉等性能的加工过程。
15.炭化:用化学方法从羊毛中除草去杂。
16.蒸呢:平幅毛织物在一定温度、压力、张力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汽蒸定形,使织物呢面平整、光泽自然、尺寸稳定,同时身骨、弹性、手感都得到改善。
17.缩呢:在水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毛织物以极小的带液量经受反复挤压揉搓,使织物变得结构紧密,手感丰厚,尺寸缩小,表面浮现一层致密绒毛,形成毛织物特有的外观和风格。
18.煮呢:毛织物在张力、压力作用下的湿热定型。
将呢坯以平幅状态浸入高温水浴,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张力共同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后冷却,其形态就被固定下来,并获得平整挺括的外观和丰满柔软的手感。
19.化学整理:通过施加化学整理剂,使之与纤维发生化学或化学与物理的反应而赋予织物各种所需的功能。
20.物理整理:又称机械整理,利用水、热等物理作用和挤压、拉伸等机械作用,改善织物外观和某些物理性能。
21.电光整理:由表面刻有一定角度和密度斜纹线的硬质钢辊和另一根有弹性的软辊组成。
硬辊内部可以加热,在加热及一定含湿条件下轧压织物,在织物表面压出平行而整齐的斜纹钱,从而对入射光产生规则的反射,获得如丝绸般的高光泽表面。
22.硬挺整理:即上浆整理,将能成膜的高分子物质粘附在织物表面,干燥后织物获得硬挺和光滑的手感。
23. .定向摩擦效应:当羊毛因受到外力作用而移动时,纤维向毛尖方向(逆鳞片方向)移动所受到的摩擦力(摩擦系数μa)远大于向毛根方向(顺鳞片方向)所受到的摩擦力(摩擦系数μw),这两种摩擦系数之差称为定向摩擦效应(D.F.E)。
D.F.E=μa-μw24.防皱整理:提高纤维素纤维织物从折皱中回复原状的能力,以模仿毛织物弹性为主要目的的整理。
25.免烫整理:整理品既具有干防缩防皱性,又有良好的湿防缩防皱性。
26.耐久压烫整理:使整理后的棉织物既有高水平的免烫整理,又可使成衣经压烫形成的折、裥、缝迹耐多次洗涤而不变形的整理。
27.撕破强度:指织物的经纱或纬纱的切口处耐拉伸的能力,以拉开切口所需的力表示。
28.临界表面张力γc :用外推法(cosθ= 1)获得的其对应的液体的表面张力定义为该固体的临界表面张力γC 。
29.拒水或拒油整理:在织物表面施加一种具有特殊分子结构的整理剂,改变纤维表面层的组成,并以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的方式与纤维结合,使织物不再被水或常用油类所润湿。
30. 干燥定形:在纤维纺丝成型、纺纱、织造和染整加工中,纤维受到外力拉伸,形成高度取向的分子构象,在纤维内产生内应力,而烘燥使得该伸长状态和应力被固定,使纤维处于一种“干燥定形”形变的状态。
31.易去污整理:使纺织品具有易去污性能的整理。
32.阻燃整理:纺织品经过某些化学品处理后,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可燃性。
在燃烧过程中能显著延缓其燃烧速率,并在离开火源后能迅速自熄。
二填空1.精纺毛织物染整工艺流程:生坯修补→烧毛→洗呢→煮呢→脫水→染色→脫水→烘干→中间检查→熟坯修补→刷毛→粗纺毛织物染整工艺流程:生坯修补→洗呢→脫水→缩呢→复洗→脫水→染色→烘干→中间检查→熟坯修补→起毛→2.精纺织物整理要求: 光洁整理。
粗纺织物整理要求:绒面整理。
上机一等品率100%3.碱性缩呢时pH值一般为9~9.5酸性缩呢时pH值一般为小于44.按照Oeka-Tex Standard100标准规定,生态毛织物有机氯载体的含量必须低于[1.0mg/kg] 5.煮呢后冷却方式有突然冷却、逐步冷却、自然冷却三种;蒸呢一般用抽真空冷却6.缩呢时轧余率100%~120%,则浴比为(1~1.2):17.阻燃纤维包括不燃纤维、难燃纤维;非阻燃纤维包括可燃纤维和易燃纤维8.毛织物防毡缩的方法主要有破坏鳞片层(如氯化法)和使聚合物沉积在纤维表面(树脂法)这两个方面,前者称为“减法”防毡缩处理,后者称为“加法”防毡缩处理,在生产中常采用两种方法组合的形式,例如氯化—树脂法9.拉幅机将织物门幅缓缓拉至规定尺寸,拉幅宽度出机时比成品宽0-2cm10.一般纬斜允许限度不超过6% (以织物幅宽计算),条格花纹不超过5%,高档产品纬斜<1%11.柔软整理分为机械柔软整理和化学柔软整理。
机械柔软整理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松弛织物结构,经多次屈曲和轧压降低织物的刚度,增加织物表面的丰满度和蓬松度12.化学整理的方法有柔软剂、砂洗、生物酶处理等13.缩水率(前-后/前)×100%、水洗尺寸变化率(后-前/前)×100%与织缩(L1-L2/L2)×100%计算14.粘胶纤维吸湿溶胀现象大于棉纤维,因此,粘胶纤维织物的缩水率(水洗尺寸变化率)比棉织物大(小)15.100m长纱织成布后长度为80m,织缩为25%16.印染布定级以纬向密度、缩水率、断裂强度和染色牢度四项中最低一项等级定级17.织物的防皱性能主要决定于纤维的性能,但也与纱线结构(捻度、细度)、织物结构(密度、厚度、紧度及交织状态)和树脂整理密切相关18.一般来讲,在纤维和纱线相同的前提下,斜纹、平纹、缎纹组织结构织物,折皱回复性能最好(差)是斜纹>平纹>缎纹组织结构织物19.GB18401规定整理织物游离和水解的甲醛,其中婴儿A不得检出0~20mg/kg(ppm)、直接接触皮肤B(内衣)<75mg/kg(ppm )、不直接接触皮肤C(中衣)<300mg/kg(ppm)、装饰材料材料C<300mg/kg(ppm)20.AA TCC中文含义是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21.液体在固体表面上前进时的接触角θA较后退接触角θR要大,两者的差值称为接触角滞后22.含氟聚合物的拒油性随着氟碳链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提高,碳原子数一般要在7以上23.液滴在光滑表面上的接触角大于90°,则在其粗糙表面上的接触角将更大些24.纤维的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阴燃)。
有焰燃烧主要是纤维素热裂解时产生的可燃性气体或挥发性液体的燃烧,阴燃是固体残渣(主要是碳)的氧化25.常用的卫生整理剂可以分为无机类、有机类、天然产物类三大类,因种类不同而各有利弊26.卫生纺织品的制造按卫生整理剂的引人方法可分为两类,抗菌纤维和织物卫生整理。
27.防毡缩的方法:氧化一树脂法、单独树脂法、生物酶羊毛防毡缩处理、等离子体羊毛防毡缩整理29.织物的一般整理常规的物理机械整理和化学整理30.在相同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交联剂的反应速率DMU>DMEU>DMPU>DMDHEU三.判断(不考,简答)1.煮呢后三种冷却方式效果是否相同不相同第一种突然冷却,煮后放空槽内热水,马上注入冷水冷却。
织物手感挺爽,适宜于薄型织物。
第二种逐步冷却,在煮槽中缓慢加入冷水或在加热管中通入冷水回流。
织物手感柔软丰满、弹性足,适宜于中厚织物。
第三种自然冷却,煮后放空槽内热水,出机后卷在轴上,在空气中自然冷却(8~12h),织物手感柔软丰满、弹性足,适宜于高档的中厚(花呢)织物。
2.煮呢时如发现掉色,是否可以通过降低pH值解决可以羊毛织物用酸性类染料染色,染料与纤维之间存在电荷作用力,降低煮呢液pH 值,羊毛纤维表面带正电荷增大,与酸性类染料上负电荷之间作用力增大,染料不易从羊毛纤维上掉下进入煮呢液,防止掉色,但煮呢的定形效果有所下降。
一般加醋酸适当降低煮呢液pH值。
3.蒸呢与煮呢同为定形,两者是否可以替代不可以1.蒸呢属于干整理,使用蒸汽给予织物一定的回潮而不是浸湿织物;煮呢属于湿整理,将呢坯浸于高温水中。
2.蒸呢靠包布紧密缠绕赋予织物压力和张力;煮呢分别通过加压辊和张力架赋予织物压力和张力。
3.蒸呢一般安排在整理的最后阶段;煮呢安排在洗呢前后或染色前后进行。
4.蒸呢适用于精纺毛织物和粗纺毛织物;煮呢适用于精纺毛织物整理。
5.蒸呢一般用抽真空冷却;煮呢有突然冷却、逐步冷却,自然冷却三种方式。
4.织物缩水现象是可逆的错误在理想的织物模型中,若不考虑遍布于织物中的内应力、纱线间的交织阻力、纤维间的摩擦阻力,则由织缩增加而带来的缩水应具有“可逆性”,即经缓慢自由干燥后,其形态将回复原状。
但是事实上“织缩”增大过程具有不可逆性。
5.经防皱整理后,棉织物、粘胶纤维织物的断裂强度变化规律是一致的错误1.棉纤维经过防皱整理后,由于在纤维的基本结构单元及大分子间引入一定数量的共价键,与未整理过的纤维比较起来,各单元间的移动性受到限制,负担外力的情况更不均匀,必然引起强度的下降。
纤维的强度是织物的基础,从而织物的断裂强度也有下降。
2.粘胶纤维经防皱整理后,由于在分子间建立了共价交联,使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得到加强,受外力作用时,粘胶大分子或基本结构单元间的滑动趋势降低,使纤维的强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