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化学试题(猜题卷)题目:26.因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所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能源专家提出建议:我国很多地区盛产红薯,以这种物质为原料可以生产乙醇,将乙醇和汽油按比例混合作为燃料,可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红薯制备乙醇的工艺过程可以表示为写出葡萄糖制乙醇的化学方程式:(2)2.3g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蒸气放出61.4kJ热量,已知18g水蒸气变成18g液态水时要放出44kJ的热量,请写出体现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3)燃料电池的使用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目前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它用磺酸类质子(H+)溶剂,在200℃左右时供电。
电池总反应为:C2H5OH+3O2==2CO2+3H2O 电池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试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4)交通法规定严禁酒后驾车。
一种简便的检测是否喝酒的方法是让驾车人呼出的气体接触含有经硫酸酸化处理的强氧化剂(CrO3)的硅胶,如果呼出的气体含乙醇蒸气,乙醇会被氧化生成乙醛(CH3CHO),同时CrO3被还原为硫酸铬[Cr2(SO4)3],请写出检测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r 的原子序数为24,C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5)质量一定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生成CO、CO2和水蒸气的质量之和为27.6g,若其中水的质量为10.8g,常温下若将该产物通入到350ml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得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答案详解】(1)红薯的主要成份为淀粉,淀粉经水解得葡萄糖,葡萄糖变成酒精和CO2,故化学方程为C6H12O6→2C2H5OH + 2CO2↑(2)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应是1mol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由题意知1mol乙醇完全燃烧生成2CO2气体和3mol水蒸气放出1228KJ的热量,3mol水蒸气转变为3mol 液态水时又要放出3×44KJ = 132KJ的热量,故体现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2H5OH (l) + 3O2 (g) = 2CO2 (g) + 3H2O(l);△H = -1360kJ·mo l-1(3)由原电池的原理可知,负极应是乙醇失e-1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2和H+,H+透过离子交换膜到达正极,故负极反应为C2H5OH + 3H2O-12e-== 2CO2 + 12 H+(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CrO3做氧化剂,将乙醇氧化成乙醛,自身被还原成Cr3+,所以化学方程式为:3C2H5OH + 2CrO3 + 2H2SO4 == 3CH3CHO + Cr2(SO4)3 + 6H2OCr的原子序数为24,比钙的原子序数大4,钙为第四周期IIA族,故Cr为第四周期VIB 族,因为第四周期IIA族后,应依次为IIIB族,IVB族……VIB族;(5)乙醇不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为10.8g ,则n(H 2O) = 0.6mol ,由氢原子守恒得n(C 2H 5OH)= 0.2mol ,所以n(CO) + n(CO 2) = 0.4mol ,m(CO) + m(CO 2) = 16.8g ,所以得生成n(CO 2) =0.35mol ,和0.7molNaOH 溶液作用后生成Na 2CO 3溶液,故有c(Na +)>c(CO 32-)>c(OH -)>C(HCO 3-)>c(H +)【命题依据】1、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考查能将化学问题分解,找出解答的关键。
能够运用自己存储的知识,将它们分解,迁移转换、重组,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应用能力。
2、考查学生能将试题所给的新信息,与课内已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角度】本题与社会关注的热点——能源环境为背景,从葡萄糖的性质,燃烧热的概念,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电池理论,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化学计算,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综合性较强,符合理综的命题的特点,设计的问题和情境中,有来自于课本的,如乙醇的性质,酒后驾车的检测,有高于课本的,如问题(3),整个题目重在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拓展】对于信息题的解答,一定要学会对信息的阅读、归纳、提炼,结合有关化学知识进行解答,如问题(3)只要根据信息,结合原电池中负极应是燃料失e -发生氧化反应即可得出答案。
或根据原电池反应特点:负极反应可以看作是总电池反应减去正极反应所得,而在酸性环境下,其正极反应为O 2 + 4e - + 4H + = 2H 2O ,总反应即为乙醇在O 2中燃烧的反应。
根据原子序数推测不熟悉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结合已经学过且原子序数与之最接近的元素进行推测,如Cr 的原子序数24与钙的原子序数20最接近,而钙的位置是熟悉的,再结合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进行推算。
题目:27. A 、B 、C 、D 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第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1)若A 为非金属单质,D 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它们之间 转化时能量变化如下图a ,请写出反应A + D →C 的热化学方 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A 为金属单质,D 是某强酸的稀溶液,则反应 C + D →B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A 、B 为盐,D 为强碱,A 的水溶液显酸性,B 的水溶液显碱性①C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AC 过量D 少量D A D②反应B + A →C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A 为强碱,D 为气态氧化物。
常温时,将B 的水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其PH 随时间t 变化可能如上图的图b 或图c 所示(不考虑D 的溶解和水的挥发)。
①若图b 符合事实,则D 为 (填化学式),此时图a 中x 7(填“>”“<”“=”)②若图c 符合事实,则其PH 变化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已知图c 中y <7,B 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则B 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答案详解】这是一道典型的以常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的推断题。
(1)在非金属单质和O 2能构成题图中三角关系的为C ,即∴A 为C ,B 为CO 2,C 为CO ,D 为O 2由图a 知,CO(g) + O 2(g) == CO 2(g);△H=-393.5kJ·mol -1 ①C(s) +12O 2(g) = CO 2(g);△H=-282.9 kJ·mol -1 ② 由①-②得:C(s) + 12O 2(g) = CO(g);△H=-110.6 kJ·mol -1 (2)A 是金属单质,在和某强酸作用时,根据用量不同,所得产物不同,可知A 为变价金属,A 、B 、C 三者的关系是Fe 、Fe 3+、Fe 2+构成的铁三角关系,所以A 为Fe ,B 为Fe(NO 3)3,C 为Fe(NO 3)2,D 为HNO 3。
C + D →B 的离子方程式为:3Fe 2+ + 4H + + NO 3- == 3Fe 3+ + NO↑+ 2H 2O(3)A 、B 为盐,D 为强碱,可知A 、B 、C 三者的关系应是Al 3+、AlO 2-、Al(OH)3所构成的铝三角关系,且由题意知A 为铝盐,B 为偏铝酸盐,C 为氢氧化铝,其化学式Al(OH)3,B + A →C 的离子方程式为:Al 3+ + 3 AlO 2- + 6 H 2O = 4 Al(OH)3↓(4)在气态氧化物中能与强碱A 构成上图三角关系的常见气体有CO 2、SO 2,所以上图关系可以表示为 或若B 为HCO 3-,则其水溶液露置于空气中,PH 无明显的变化,则图a 符合事实,则此时D 为CO 2,x >7,若B 为HSO 3-,则其水溶液在空气中发生如下反应:2HSO 3- + O 2 == 2H + + 2SO 42-,使PH 减小,图b 符合事实,所以B 为NaHSO 3,在NaHSO 3溶液中存在如下关系:NaHSO 3 == Na + + HSO 3-,HSO 3- H + + SO 32-, HSO 3- + H 2O H 2SO 3 + OH - ,由于y <7,说明HSO 3-的电离大于HSO 3-的水解。
故有c(Na +)>c(HSO 3-)>c(H +)>c(SO 32-)>c(OH -)【命题依据】1、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考查学生对中学化学应该掌握的内容能融会贯通。
将知识点统摄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地存储,有正确的再现辩认的能力。
2、考查学生将化学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工具,通过计算和推理(结合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CO C CO O 2 O 2 2 HCO 3- OH - CO 32- CO 2过量 CO 2少量 OH - CO 2HSO 3-OH - SO 32- SO 2过量 SO 2少量 OH - SO 2【命题角度】这是一道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的推断,从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及其他化合物的性质到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性质,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等的综合题。
要求考生对中学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要有牢固的基础。
【思维拓展】“无机框图推断题”作为一种高考的常见题型,它有明显的学科特点,不仅能考查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主干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能考查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严密性和分析推断能力及综合应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能力。
这类题型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紧凑,文字表达少,包含信息多,综合性强,思维能力要求高,它是多年来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热点题型,具有很高的区分度和很好的选拔功能。
解答无机框图题应善于抓住图中反应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物质间的一些特殊转化关系如下:如: 1.连续氧化的关系式:A B C D 符号上述关系式中的有:CCO CO 2 H 2CO 3N 2(NH 3) NO NO 2 HNO 3 S (H 2S) SO 2 SO 3 H 2SO 4 Na Na 2O Na 2O 2 NaOH 醇 醛 羧酸 2、三角转化HCl SO 3Cl 2 HClO SO 2 H 2SO 4NH 3 NO 2 CON 2 NO HNO 3 C CO 2Na 2O 2 Na 2CO 3 Al 3+Al Al(OH)3Na NaOH NaHCO 3 AlO 2-Fe 2+ CO 32-Fe Fe 3+ CO 2 HCO 3-2、其他转化HNO 3H 2O H 2O 2OO 2 O 2 H 2O O 2 O 2 H 2O O 2 O 2 H 2O O 2 O 2 H 2O [O ] [O ] O 2 H 2O O 2O2Na2O NaOHNa2O Na2O 2NaCl NaCl NaClCl2HCl MgCl2Mg MgSOMgCl2MgCl2MgCl2(或Mg换成Cu)Cl2HCl BaCl2题目:28.某课外小组利用乙炔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测定乙炔的相对分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