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股票市场的调研报告

中国股票市场的调研报告

中国股票市场的调研报告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2011年中国股票市场运行状况与分析2011年中国股票市场运行状况与分析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今日的上证综指收于点,盘中最低探至点。

而就在昨天人们还在惊叹,中国股市从2001年6月24日的2245点到昨天午后最低探至点,中国股市10年后又重新回到原点。

今天的缩量下跌,以及重庆啤酒第五个一字跌停板,则将中国股民从这种无意义的玩味中拉回到了他们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面前。

十年前的被爆炒的互联网实实在在改变了地球人生活,十年后的GDP总量全球第二却只换回了A股的2011年全球股市第一熊。

一、2011年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运行概况如上图所示,上证综指在2011年4月8日摸高到点并成为年内最高点,到日为止最低则是14日收盘点位点,下跌点。

分析上证综指日K线。

一月至四月中旬形成了一波小三浪的上涨,到4月中旬来到前期压力位3000至3100点之间,并在4月18日见顶年内最高点。

此后走势急转直下,指数迅速跌穿各条短期均线,在2800点处得到年线的支撑。

指数在2800点附近稍作调整后,终于在5月23日以一根放量大阴柱击穿200天线,宣告一波熊冠全球,持续至今日收盘,作为2012世界末日前奏的下跌拉开了序幕。

此后指数加速下跌,毫无支撑。

在6月20日形成一波半个月的反弹,反弹至年线附近,受到压制。

此后便再次倾泻狂下,一口气跌到在2300点附近,最低2307点,形成一个小型“W底”。

就在人们惊呼2307点是铁底,指数也一口气上穿所有短期均线,人们仿佛看到解放的曙光时,我画的这条无情的趋势线却将人们从美好的幻境再次拉回残酷的熊途。

反弹至趋势线压力位2500点附近后,指数便扭头狂泻直至今日收盘创年内新低,毫无反弹。

近几日,沪指成交量虽然不断刷新五年来的新低,但何处才能企稳见底,人们依旧充满绝望,而趋势也依没有反转迹象,不过短线的反弹点应该临近了。

如上图所示,深证成指在2011年3月9日摸高到点并成为年内最高点,到日为止最低则是14日收盘点位点,下跌点。

深圳成指与上证走势差别不大,在经过年初年线附近的震荡之后,选择向下突破,走出一波下跌趋势,并且没有放缓迹象。

从以上两张日K图中,我所设置的KDJ交易系统指标的买卖提示可以很清楚的发现,今年的中国股市,即使是不带感情,最严格的指标自动交易系统执行者,在今年的绝大多数买入选择都是毫无收益可言的,等待参与者的只有套牢。

2011年的个股和板块上面没有涨幅最大,只有跌得最少,虽然传媒板块,巴菲特概念给人们带来过一些惊喜,但仍处于下跌趋势中毫无反转迹象的系统风险时刻提醒人们,账面上的收益瞬间就可能由红变绿,在一片哭叫中狂笑的你迟早得还。

二、A股下跌原因分析中国股市在2011年熊冠全球也不是毫无道理的,所谓股市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中国股市的下跌也离不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因素。

1、内部因素(1)融资凶猛数据显示今年以来,A股IPO募资总额近2233亿元,领先于美国2076亿元的募资额,自2009年以来连续3年居全球之冠。

过去3年来,A股市场一共通过IPO方式募集到亿元,这比同期美国市场IPO募资总额高出56%,比西欧所有IPO募资总额还高出115%、分别为日本及中国香港地区的倍和倍。

与此同时,再融资数量也在上升,今年以来A 股实施的增发和配股融资规模达到亿元,超过去年同期的亿元,并超过2009年全年的亿元。

目前,A股上市公司已接近2300家,回顾全流通以来上市公司大股东股份的变化,基本上就是一出没完没了的减持连续剧。

在大股东持续减持的压力下,出现下列现象当属自然——新股、次新股占据今年股市的跌幅榜主要席位。

(2)CPI屡创新高,货币政策收紧2011年,我国CPI上涨率持续高位运行,2011年前三个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平均上涨%,除1、2月份保持在%的水平外,其余7个月上涨都在5%以上,其中7月CPI同比上涨%,创下自2009年以来CPI的新高。

随着翘尾因素的逐步减弱,CPI涨幅将在第四季度有所回落,但CPI涨幅全年仍可能达到%左右。

2011年中央把治理通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造成物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因素还没有大的变化,稳定物价还面临很多的挑战。

其中,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因长期外贸顺差多发的货币和2009年前后大量的贷款还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消化,美国实行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的全球性流动过剩对我国的影响也还在发生作用。

在此背景下,稳健的货币政策渐次推进,紧缩的味道浓厚。

央行年内已九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紧的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而言还是影响较大的。

首先,银根收紧,资金紧缩影响上市公司资金面。

从紧的货币政策从本质上说就是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信贷节奏,地产股、银行股等相关产业链的上市公司面临资金紧张的困境。

其次,资金紧张对上市公司经营产生影响。

紧缩货币政策对上市银行业绩影响是最为直接的。

贷款的利息收入仍然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而信贷规模的缩减,使得银行贷款的增速小于存款,这将是的银行的利息收入所占比例相对减少。

对房地产开发商来说从紧的货币政策将直接导致银行可放贷资金减少,从而影响房地产投资资金、购房贷款的数量,以此打压购房需求,控制房价的上涨势头,从而影响地产业的业绩。

再次,对股市中资金供求的影响。

前两年股市开户人数不断创出新高,股市的资金推动型特征明显。

紧缩货币使得股市的资金收到一定抑制,特别是生产性企业大量投资股市的状况会明显减少,同时股市也会随之降温,逐渐回归理性。

(3)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下降至%,创下两年新低。

2011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预计GDP全年增长速度将达到%左右,增速比上年回落个百分点。

2012年,若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不再发生显著恶化,国内不出现大范围的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重大问题,经济增速虽将继续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合理增长区间,GDP增长率预计达到%。

经济增速的放缓将直接影响A 股市场投资者的信心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

A股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必然受其影响。

(4)楼市调控初见成效中央领导最近明确表示,让房价合理回归是政府的目标,各种调控政策将继续执行。

房地产调控已经进行了两年多,现在终于出现房价松动的局面,基于国家的总体战略,调控无疑还会继续推进下去。

房地产的产业链很长,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深入,房价下跌,不但是开发商经营会遇到困难,也会波及上下游其他行业,影响到其收益的稳定与增长。

而当投资者发现有多个行业的业绩将因为房地产调控而下降的时候,显然会看淡股市。

当年,在房地产调控刚开始的时候,房价还在上涨,但这个时候股市就开始下跌了,其原因也就在这里。

因此,尽管现在的市场环境与两年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房地产调控本身对经济的影响仍然是不能忽视的,对股市来说也存在一定的冲击。

(5)“7·23”动车追尾受“7·23”事故影响,事故后第一个交易日,铁路基建板块领跌两市,投资者情绪受到极大影响。

当日,沪指大跌82点,跌幅达%,深成指跌幅更是达%。

恐慌性抛盘纷纷涌出,两市成交额达2200亿元。

“7·23”高铁事故对市场情绪影响较大,高铁板块的下跌带动了其他板块的下挫,市场的恐慌情绪较为浓厚。

除高铁概念股受到牵连外,杭深动车追尾事故导致投资者对中国新兴产业下半年的发展前景有所疑虑。

铁路事故提醒了中国经济的根本模式存在着严重问题,需要做根本的转换。

转换的核心之一,就是大幅降低发展速度,尤其是投资速度,提高安全,提高质量。

如果这种转变思路得到逐一验证,对市场的影响会很深远。

2、外部因素(1)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美国债务评级下调的背后,是投资者的双重担忧。

一是政府部门的持续赤字必须得到遏制,换言之,美国政府不能在未来持续增加杠杆。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府主动接过居民部门的杠杆,并没有实施真正的痛苦紧缩。

如今,政府部门也不能无限制地增加杠杆,借贷度日。

二是在两次量化宽松的背景下,美国经济只能轻微复苏,未来政府部门可能降低杠杆,这更增加了经济复苏的困难,全球经济蒙上了阴影。

欧元区主权债务问题与美国债务问题不同,欧元区债务问题之所以越演越烈,很大程度上是由欧元框架尚不完善造成的,并且欧洲央行与德国央行之间,欧元区核心国与非核心国之间、政客与选民之间均存在着广泛的矛盾,因此欧洲主权债务问题是个长期性矛盾。

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则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海外需求放缓削弱了中国的出口增长。

尽管中国7月出口额再创新高,但对于美国的出口已经连续几月大幅回落,目前保持在个位数的增长速度。

而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压力加大,更加不利于出口企业保持对美出口竞争力。

第二,尽管海外经济放缓对全球油价上涨有一定抑制作用,有利于缓解短期输入性通胀压力。

但从中期来看,如果下半年美国推出新一轮的货币宽松政策,美元超发仍可能引发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继续恶化全球通胀形势。

第三,中国作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者,中国万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中美元及美元资产接近70%以上,美元贬值必将给中国带来严重的储备资产安全问题。

而对于A股投资者而言,那些严重依赖外部需求,或者依赖与外部需求有关投资的行业,其盈利前景堪忧。

篇二:2013-2018年中国股票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013-2018年中国股票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第一章股票概述第一节股票定义第二节股票行业发展历程第三节股票分类情况第四节股票产业链分析第二章2011-2013年中国股票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2011-2013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一、宏观经济二、工业形势第二节股票行业相关政策一、国家“十二五”产业政策二、其他相关政策第三节2011-2013年中国股票行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一、居民消费水平分析二、工业发展形势分析第三章中国股票市场现状分析第一节股票行业总体规模第二节股票发展概况一、2011-2013年股票发展分析二、2013-2018年市场规模预测第三节股票机构市场容量概况第四节股票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第五节股票产业供需情况第四章股票国内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第一节国内股票2010-2012年价格回顾第二节国内股票当前市场价格及评述第三节国内股票价格影响因素分析第四节2013-2018年国内股票未来价格走势预测第五章2011-2013年我国股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第一节我国股票行业发展现状一、股票行业品牌发展现状二、股票行业需求市场现状三、股票市场需求层次分析四、我国股票市场走向分析------------------------------------------------------------------------------------------------------------------------------------1、培训质量将更加全面2、培训合作将得到巩固3、认证项目将得到统一4、培训要求更加迫切5、培训教育模式将会突破6、期待资本的融入第二节中国股票产品技术分析一、职教与高校互补性加强二、“知本”时代职业培训理念的创新三、股票学员消费更加理性四、就业导向成首要关注点五、认证培训势头依旧热力不减六、股票课程标准化成为重要趋势七、行业将更注重提升就业推荐能力第三节中国股票行业存在的问题一、国内股票产品市场的三大瓶颈二、股票产品市场遭遇的规模难题第四节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分析及思考一、股票市场特点二、股票市场分析三、股票市场变化的方向四、中国股票行业发展的新思路第六章2012-2013年中国股票行业发展概况第一节2012-2013年中国股票行业发展态势分析第二节2012-2013年中国股票行业发展特点分析第七章股票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分析第一节行业竞争结构分析一、现有企业间竞争二、潜在进入者分析三、替代品威胁分析四、供应商议价能力五、客户议价能力第二节股票市场竞争策略分析一、股票市场增长潜力分析二、股票产品竞争策略分析三、典型企业产品竞争策略分析股票主要发展策略第三节股票企业竞争策略分析一、2013-2018年我国股票市场竞争趋势二、2013-2018年股票行业竞争格局展望三、2013-2018年股票行业竞争策略分析------------------------------------------------------------------------------------------------------------------------------------第八章股票行业投资与发展前景分析第一节2012-2013年股票行业投资情况分析一、2012-2013年总体投资结构二、2012-2013年投资规模情况三、2012-2013年投资增速情况四、2012-2013年分地区投资分析第二节股票行业投资机会分析一、股票投资项目分析二、可以投资的股票模式三、2013年股票投资机会四、2013年股票投资新方向第三节股票行业发展前景分析第九章2013-2018年中国股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第一节2013-2018年中国股票行业发展预测分析一、未来股票发展分析二、未来股票行业技术开发方向三、总体行业“十二五”整体规划及预测11 项细分行业领域确定为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重点2012年全年电子制造业产业规模稳步增长IT从业人员将增30万人第二节2013-2018年中国股票行业市场前景分析一、产品差异化是企业发展的方向二、渠道重心下沉第十章2013-2018年股票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分析第一节当前股票存在的问题第二节股票未来发展预测分析一、2013-2018年中国股票行业发展规模二、2013-2018年中国股票行业发展趋势预测第三节2013-2018年中国股票行业投资风险分析一、市场竞争风险二、政策和体制风险三、进入退出风险1、进入壁垒2、退出壁垒第十一章股票国内重点生产厂家分析第一节 A一、企业基本概况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企业运营能力分析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第二节B一、企业基本概况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企业运营能力分析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第三节C一、企业基本概况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企业运营能力分析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第四节d一、企业基本概况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企业运营能力分析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第五节e一、企业基本概况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企业运营能力分析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第十二章股票地区销售分析第一节中国股票区域销售市场结构变化第二节股票“东北地区”销售分析第三节股票“华北地区”销售分析第四节股票“中南地区”销售分析第五节股票“华东地区”销售分析第六节股票“西北地区”销售分析第十三章2013-2018年中国股票行业投资战略研究第一节2011-2012年中国股票行业投资策略分析一、股票投资策略二、股票投资筹划策略三、2013年股票品牌竞争战略第二节2013-2018年中国股票行业品牌建设策略一、股票的规划二、股票的建设------------------------------------------------------------------------------------------------------------------------------------三、股票业成功之道第十四章市场指标预测及行业项目投资建议第一节中国股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预测第二节股票产品投资机会第三节股票项目投资建议一、行业投资环境考察二、投资风险及控制策略三、项目投资建议图表略......篇三:2016年中国股市投资策略分析报告(经典版)(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6月目录一、经济新常态下周期的浪花 51、传统逻辑框架自2014年以来持续面临挑战 52、经济转型期意味着进入一个周期特征淡化的阶段 63、政策稳增长对经济的重要性显著上升84、内需的短期改善希望来自基建支撑和地产企稳95、经济徘徊于去产能与新需求之间的波浪式放缓126、金融板块盈利增速下降,非金融板块盈利增速回升137、货币与财政政策在2016年仍处于积极对冲下滑压力状态15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目标,两会之前陆续落实政策重点179、新常态下周期的浪花18(1)公共品基建是稳增长的中流砥柱18(2)传统支柱产业中的大类消费点刺激20(3)流动性的集中推动21二、流动性因素的变化是2016年的主要矛盾221、驱动市场的主要因素从基本面让位流动性232、存量资金仍然强于2015年初,增量资金入场仍不明显233、增长与流动性的组合在2015年已经是“超常规” 254、总量货币政策工具面临转换265、美联储开启加息通道之后将为全球带来影响276、资产再配臵的设想在长期正确但短期不确定297、融资融券并不足以重演2015年的上涨298、监管意志成为市场重要影响因素,监管加强保障制度建设30三、从“新”开始:新经济=新需求+新效率311、新经济所要实现的转变:新需求;新效率312、产业政策与改革政策在新宏观调控机制中的重要性提升313、经济新旧动能的切换伴随资本市场结构的同向切换324、市场估值的偏离结构更像是结果而非原因325、围绕“6 + 4”的新需求方向和新基础设施建设326、十三五开局之年,改革政策有助于推动新效率的提升327、战略新兴产业在十三五的变化:从技术摸索到规模突破338、沿着新经济的两个转变方向配臵成长板块33 四、2016投资配臵思路:成长为主;周期为辅331、市场模式重回“前2014” 342、周期为辅:转型期周期类领域的三类选择线索343、成长为主:沿着新经济的两个转变方向配臵成长机会4、2016年特别事件提示35(1)全国两会35(2)G20峰会35(3)美国总统大选35(4)亚投行成立并放贷36(5)上海迪斯尼3634《中国股票市场的调研报告》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