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第五章 抛体运动 练习题及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第五章 抛体运动 练习题及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第五章抛体运动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某部队进行水上救援演习,两艘冲锋舟从同一地点O同时出发,分别营救A。

B两点的被困人员并返回O点,如图所示,已知OA=OB,设甲冲锋舟到A点来回时间为t甲,乙冲锋舟到B点来回的时间为t乙,冲锋舟在静水中的最大速度相等,则t甲、t乙的关系是()A.t甲<t乙B.t甲=t乙C.t甲>t乙D.无法确定2.一只小船渡河,水流速度各处相同且恒定不变,方向平行于岸边.小船相对于静水分别做匀加速、匀减速、匀速直线运动,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船相对于静水的初速度大小均相同,方向垂直于岸边,且船在渡河过程中船头方向始终不变.由此可以确定船()A.沿AD轨迹运动时,船相对于静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沿三条不同路径渡河的时间相同C.沿AB轨迹渡河所用的时间最短D.沿AC轨迹船到达对岸的速度最小3.质量为1kg的物体在水平面内做曲线运动,已知互相垂直方向上的速度图象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初速度为5m/sB.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3NC.2s末质点速度大小为7m/sD.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4.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水平恒力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做曲线运动,当物体从M点运动到N点时,其速度方向恰好改变了90°,则物体从M点到N点的运动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将()A.不断增大B.不断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5.质量为2kg的质点在x-y平面上做曲线运动,在x方向的速度图象和y方向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初速度为3 m/sB.2s末质点速度大小为6 m/sC.质点做曲线运动的加速度为3m/s2D.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3 N6.如图所示,一小钢球从平台上的A处以速度V0水平飞出.经t0时间落在山坡上B处,此时速度方向恰好沿斜坡向下,接着小钢球从B处沿直线自由滑下,又经t0时间到达坡上的C处.斜坡BC与水平面夹角为30°,不计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则小钢球从A到C的过程中水平、竖直两方向的分速度V x、V y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A.B.C.D .7.如图所示,若质点以初速度v 0正对倾角为θ=37°的斜面水平抛出,要求质点到达斜面时位移最小,则质点的飞行时间为 ( ).A .034v gB .038v gC .083v gD .043v g8.如图物体正沿一条曲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下面四个图中一定错误的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的曲线为一质点在恒定合外力作用下运动的一段轨迹,质点由A 到B 的时间与质点由B 到C 的时间相等,已知曲线AB 段长度大于BC 段长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质点做非匀变速运动B .该质点在这段时间内可能做加速运动C .两段时间内该质点的速度变化量相等D .两段时间内该质点的速度变化量不等10.如图所示,A 、B 为隔着水流平稳的河流两岸边的两位游泳运动员,A 站在较下游的位置,他的游泳成绩比B 好,现在两人同时下水游泳,为使两人尽快在河中相遇,应采用的办法是( )A .两人均向对方游(即沿图中虚线方向)B .B 沿图中虚线方向游,A 偏离虚线向上游方向游C .A 沿图中虚线方向游,B 偏离虚线向上游方向游D .两人均偏离虚线向下游方向游,且B 偏得更多一些11.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半球形碗竖直固定,直径AB 水平,一质量为m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由直径AB 上的某点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小球落进碗内与内壁碰撞,碰撞时速度大小为2gR ,结果小球刚好能回到抛出点,设碰撞过程中不损失机械能,重力加速度为g ,则初速度v 0大小应为( )A .gRB .2gRC .3gRD .2gR12.如所示为物体做平抛运动的x-y 图像,此曲线上任一点 P (x,y )的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交于x 轴上的A 点,则A 点的横坐标为A .0.6xB .0.5xC .0.3xD .无法确定13.如图,A 、B 、C 三个物体用轻绳经过滑轮连接,物体A 、B 的速度向下,大小均为v ,则物体C 的速度大小为( )A .2vcosθB .vcosθC .2v/cosθD .v/cosθ 14.在宽度为d 的河中,船在静水中速度为v 1,水流速度为v 2,方向可以选择,现让该船渡河,则此船A .最短渡河时间为1d v B .最短渡河位移大小为dC.最短渡河时间为2d v D .不管船头与河岸夹角是多少,小船一定在河岸下游着陆 15.将一个小球从光滑水平地面上一点抛出,小球的初始水平速度为u ,竖直方向速度为v ,忽略空气阻力,小球第一次到达最高点时离地面的距离为h .小球和地面发生第一次碰撞后,反弹至离地面4h 的高度.以后每一次碰撞后反弹的高度都是前一次的14(每次碰撞前后小球的水平速度不变),小球在停止弹跳时所移动的总水平距离的极限是( ) A .uv g B .2uv gC .3uv gD .4uv g16.如图所示,固定斜面AO 、BO 与水平面夹角均为45°。

现从A 点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恰能垂直于BO 落在C 点,若OA =6m ,则O 、C 的距离为( )A .22mB .2mC .2mD .3m17.一艘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 3 m/s ,渡过一条宽 150 m ,水流速度为 4 m/s 的河流,则该 小船( )A .能到达正对岸B .渡河的时间可能少于 50 sC .以最短位移渡河时,位移大小为 200 mD .以最短时间渡河时,沿水流方向的位移大小为 240 m18.如图为平静的湖边一倾角为30°的大坝的横截面示意图,水面与大坝的交点为O 。

一人站在A 点处以速度v 0沿水平方向扔小石子,已知AO =40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v 0=18m/s ,则石块可以落入水中B .v 0越大,平抛过程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越大C .若石块不能落入水中,则v 0越大,落到斜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越大D .若石块能落入水中,则v 0越大,全程的速度变化量越大19.一种定点投抛游戏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以水平速度v 1从O 点抛出小球,正好落入倾角为θ的斜面上的洞中,洞口处于斜面上的P 点,OP 的连线正好与斜面垂直;当以水平速度v 2从O 点抛出小球,小球正好与斜面在Q 点垂直相碰。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落在P 点的时间是1tan v g θB .Q 点在P 点的下方C .v 1>v 2D .落在P 点的时间与落在Q 点的时间之比是122v v 20.从O 点抛出A 、B 、C 三个物体,它们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分别如图所示,则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A 、v B 、v C 的关系和三个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A .、t B 、t C 的关系分别是( )A .v A .>vB >vC ,t A .>t B >t CB .v A .<v B <vC ,t A .=t B=t C C .v A .<v B <v C ,t A .>t B >t C D .v A .>v B >v C ,t A .<t B <t C二、多选题21.如图所示,一光滑宽阔的斜面,倾角为θ,高为h ,重力加速度为g 。

现有一小球在A 处贴着斜面以水平速度v 0射出,最后从B 处离开斜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B .小球的加速度为g tan θC .小球到达B 12sin h g θD .小球到达B 02sin v h gθ22.如图物体A 和B 的质量均为m ,且分别用轻绳连接跨过定滑轮(不计绳与滑轮、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当用水平变力F 拉物体B 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 )A .物体A 也做匀速直线运动B .绳子的拉力始终大于物体A 所受的重力C .物体A 的速率小于物体B 的速率D .地面对物体B 的支持力逐渐减小23.在光滑的水平面内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长为L 的光滑细杆AB 的两个端点A 、B 被分别约束在x 轴和y 轴上运动,现让A 沿x 轴正方向以v 0匀速运动,已知P 点为杆的中点,杆AB 与x 轴的夹角为θ,下列关于P 点的运动轨迹或P 点的运动速度大小v 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 .P 点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B .P 点的运动轨迹是圆的一部分C .P 点的运动速度大小v=v 0tanθD .P 点的运动速度大小v=02sin v24.车手要驾驶一辆汽车飞越宽度为d 的河流.在河岸左侧建起如图高为h 、倾角为α的斜坡,车手驾车从左侧冲上斜坡并从顶端飞出,接着无碰撞地落在右侧高为H 、倾角为θ的斜坡上,顺利完成了飞越.已知h >H ,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汽车可看作质点,忽略车在空中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根据题设条件可以确定( )A .汽车在左侧斜坡上加速的时间tB .汽车离开左侧斜坡时的动能E kC .汽车在空中飞行的最大高度H mD .两斜坡的倾角满足α<θ25.如图所小,直角三角板紧贴在固定的刻度尺上方,使三角板沿刻度尺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同时,一支铅笔沿着三角板直角边,从最下端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关于铅笔笔尖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笔尖的轨迹是一条倾斜的直线B.笔尖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C.在运动过程中,笔尖运动的速度方向始终保持不变D.在运动过秤中,笔尖运动的加速度方始终不变三、实验题26.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切线______.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每次平抛__________.(2)图乙是正确实验取得的数据,其中O为抛出点,则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g取9.8m/s2)(3)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每小格的边长L=5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m/s;B点的竖直分速度为_____m/s.(g取10m/s2)(4)下列哪些因素会使“研究平抛运动”实验的误差增大(________)A.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B.安装斜槽时其末端不水平C.建立坐标系时,直接以斜槽末端端口位置为坐标原点D.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作计算的点离原点O较近.27.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1)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钢球每次从同一位置释放,这样保证钢球每次抛出的初速度相同B.在实验中设法描出钢球轨迹上的多个点,然后用折线连接就可以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C.实验中必须要求斜槽末端水平D.该实验产生误差主要是因为斜槽粗糙(2)如图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描的几个点,图中方格每边长为5cm , g取10m/s2,则小球的初速度为________m/s ,小球在B点时的竖直分速度为________m/s.28.(1)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在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___)A.保证小球飞出时,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B.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水平C.保证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都相等D.保证小球运动的轨道是一条抛物线(2)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小球作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10cm,g=10m/s2,那么:⑴闪光频率为______ Hz;⑵小球运动的初速度的大小是______ m/s;⑶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 m/s.29.如图(a)为“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斜槽末端B处已经水平,如图(b)是在斜槽末端B处对接了平板P.利用这套装置可以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步骤如下:①测量出斜槽末端高度h和平板P的长度L;②将物块Q在A点由静止释放,测量出Q落地点距B点的水平距离S1;③水平对接平板P,如图(b)所示(P板的上表面与斜槽末端相切);④再次将物块Q在A点由静止释放,测量出Q落地点距P板右端的水平距离S2;试求出:(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1)物块Q到达B点时的速度v B=______;(2)物块Q 与平板P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3)已知实验测得的μ值略大于实际值,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______.(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30.(1)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甲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B 球就水平飞出,同时A 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斜滑道固定在同一竖直面内,最下端水平把两个质量相等的小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滑道2与光滑水平板连接,则将观察到的现象是球1落到水平木板上击中球2,这两个实验说明______A .甲实验只能说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B .乙实验只能说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C .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D .甲、乙二个实验均能同时说明平抛运动在水平、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性质(2)关于“研究物体平抛运动”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 .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会增大实验误差B .安装斜槽时其末端切线应水平C .小球必须每次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D .小球在斜槽上释放的位置离斜槽末端的高度尽可能低一些.E .将木板校准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平面平行F .在白纸上记录斜槽末端槽口的位置O ,作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和所建坐标系的原点(3)如图丙,某同学在做平抛运动实验时得出如图丁所示的小球运动轨迹,a 、b 、c 三点的位置在运动轨迹上已标出,则:(g 取210/m s )①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 m/s .②小球运动到b 点的速度为______ m/s③抛出点坐标x ______cm y= ______ cm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