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特稿】2019届高考语文核按钮: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高考特稿】2019届高考语文核按钮: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考情梳理 考点突破
学案1 整体阅读指导
学案2 题型梳理及解题方法
[考纲要求] 2017 年《考试大纲》对“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的考查内容 及相应的能力层级作了如下规定: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 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 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 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 文精神。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3.高考小说文本的特点 全国新课标卷多年来选择微型小说作为文学类文本考查的文体, 这 类文本的特点有: (1)短小精悍,以小见大 微型小说篇幅短小,最多千余字。它撷取的多半是具有典型意义和 概括力的某个场景、某个细节、某个侧面,或者是生活中的一帧速写、 一幅剪影、一个镜头、几段妙趣横生的对话,细小而有代表性的事件, 从中折射出重大的主题,寓含丰富的意蕴,从而反映大千世界、时代风 云。 (2)人物典型,情节紧凑 典型的人物形象是微型小说凸显主题的主要载体。曲折的命运、激 烈的冲突、白描的手法等是其塑造人物形象的常用方法。受篇幅限制, 微型小说大多浓墨重彩地描写人物在某一特定时间的某一侧面, 很少铺 叙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过程。
(2)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4.探究 F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考卷分析] (表格见 word 文件第 42 页)
学案 1 整体阅读指导
小说具有艺术作品间接、隐晦、曲折地反映生活的共性,考场上要 快速、准确获取小说文本的信息,必须有“入”和“出”的过程,完成 这一“入”“出”过程的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抓文体特征,整体阅读。 大体分为以下三步:①浏览全篇,理清要素;②析取各要素的意义,明 确作品的意图和主旨;③研读题干,比对文本,整合前两步结论作答。
微型小说的情节一般发展比较快,前后事件较为紧凑,整个情节 常突破思维定式,给读者以惊异感。 (3)结构严密,结尾新奇 微型小说尽管篇幅短小,但结构严谨。它通常不是靠情节的复杂 取胜,而是靠精心布局,做到主次分明。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 尾是微型小说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微型小说的结尾讲究语结而意不结, 意在言外,给读者留下回味和思考的空间,这点是受命题者青睐的命 题点。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 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小说中的人物是作家 经过典型化处理的“人” 。所谓“典型化” ,就是作家以反映现实生活、 塑造典型形象的方法,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进行分析选择,集 中概括,剔除其中非本质的东西,突出其中本质的主要方面,并加以 充分的想象和合理的虚构,以此创造出具有鲜明独特个性而又能反映 一定社会本质的人物形象,从而达到反映生活、表达作者主观情感的 目的。
(2)情
节
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小说主要是通过 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但 它经过整理、 提炼和安排, 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 更完整、 更具有代表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矛盾是有始有终、有起有伏,并有 一定发展过程的,因而小说情节的展开,也是有段落、有过程的,这个 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在小说作品中,情节 的安排决定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发生、 发展的自然顺序编排,有时可以省略某一部分,有时也可颠倒或交错事 件发展的顺序。
(3)环
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件发生的背景作描写。 环境分 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 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作用是渲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 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 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作用是交代人 物的生活环境、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也可从侧 面刻画人物,显示作品主题。 2.主 题 小说的主题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叙述和描写、 对艺术形象的 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 是小说的灵魂, 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 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备考指导] 纵览近三年全国新课标卷文学类文本的命题, 都紧扣文体的基本特 征,重点突出;各小题针对的考点具体明确,设题角度小而巧,易于答 题;尽可能全面覆盖考点。 1.2017 年《考试说明》已将文学类文本阅读调整为必考内容,题 量减少,分值降低,题型基本未变。这一修订意味着增大了考场阅读总 量,加大了对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语文学科综合能力的区分度得到进 一步体现。 2.考情变化要求在备考时不仅要训练快速筛选、整合、加工信息 的能力,而且还要注重鉴赏能力的提升,即精选训练素材,做好“内容 类”试题和“鉴赏类”试题的针对性训练。 3.注重基础和转化。即引导学生将学科主干知识有效转化为实际 应试能力,如熟悉小说的文体特征、各种表达技巧,并熟练运用到解题 过程中。 4.不可忽视选择题的解法。
一、小说分类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 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按篇幅分: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等。 按题材分:武侠小说,推理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讽刺小说, 神怪小说,笔记小说等。 按流派分:古典主义小说,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表现主义 小说,存在主义小说,意识流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等。 二、小说的文体特征 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1)人 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