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内容以及练习题(有答案)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内容以及练习题(有答案)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内容及练习题中国新闻事业史这门课程讲授的是中国新闻发生发展的历史。

所以要确立“史”的概念,从宏观上把握课本,掌握中国新闻史的发展线索、发展过程、衍变规律及其特点,全面系统地了解新闻传播活动。

同时,要明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在新闻史上产生重大作用的人物要掌握其生平、重要的报刊活动,主要的新闻思想,并且能正确加以评价,在评价时绝不能用当今的眼光去苛求历史上的报人和报刊,要联系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及当时的时代趋势去分析和评价。

如何来组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呢?本文试着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本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概述第一章:邸报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京报的产生、性质与作用第二章:《察世俗每月统计考》在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万国公报》的西学介绍与变法宣传;《申报》改革及其借鉴与启示作用;如何评价在华外报第三章:王韬和他的《循环日报》;时务文体;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新闻思想;《新民丛报》第四章:《中国日报》;《苏报》和“苏报案”的成因、结局和意义;竖三民;《大公报》;《明报》;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第五章:横三民;黄远生;邵飘萍;五四时期新闻业务发展概况第六章:李大钊与《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共产党》和《新青年》在建党过程中的作用;五四前,副刊的产生与发展及其主要内容第七章:《申报》的改革;戈公振和《中国报学史》第八章:《红星》报的性质及主要内容;邹韬奋;范长江及西北通讯第九章:《新华日报》;国民党新闻检查;《解放日报》第十章:反“客里空”及其现实作用△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的号码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1、我国古代报纸最普遍的称呼邸报一词最早出现于()A、汉B、唐C、宋D、明2、在我国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是()A、《中国丛报》B、《广州周报》C、《广州记录报》D、《蜜蜂华报》3、最终发展成为英美诸国在华总的言论机关的是()A、《上海新报》B、《字林西报》C、《申报》D、《新闻报》4、《申报》创刊于()A、1882年4月B、1893年2月C、1868年9月D、1872年4月5、维新派最重要的机关报,也是这一时期宣传维新变法最具影响力的报刊《时务报》创刊人是()A、黄遵宪B、梁启超C、康有为D、唐才常6、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报刊政论家的是()A、康有为B、梁启超C、王韬D、严复7、《新民丛报》的宗旨是()A、“开民智”、“造新民”B、“主持清议,开发民智”C、“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D、倡新学、开民智、育人才、图富强、鼓吹变法8、辛亥革命时期出版时间最长的报刊是()A、《中国女报》B、《中国日报》C、《神州日报》D、《大江报》9、1905年11月,在东京创刊的同盟会的第一个机关报是()A、《大公报》B、《时报》C、《大江报》D、《民报》10、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新闻出版的专门法规是()A、《报章应守法规》B、《报馆暂行条规》C、《大清报律》D、《大清印刷物专律》11、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A、黄远生B、邵飘萍C、刘少少D、徐凌霄12、创办并长期担任《新青年》主编的是()A、胡适B、陈独秀C、李大钊D、蔡元培13、五四时期,毛泽东办了()这一革命学生报刊A、《天津学生联合会报》B、《新湖南》C、《湘江评论》D、《少年中国》14、最早以《劳动歌》为题译载了《国际歌》歌词的是()A、《劳动界》B、《劳动音》C、《劳动者》D、《劳动与妇女》15、连续发表鲁迅的《阿Q正传》和其他作家的大量作品的是()A、《觉悟》B、《学灯》C、《晨报》副刊D、《京报》副刊16、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于()A、1919·4B、1918·10C、1920·12D、1919·1217、我国第一个新闻学专业刊物是()A、《东方杂志》B、《北京大学月刊》C、《实际应用新闻学》D、《新闻周刊》18、第一个中央机关报《向导》是在()创刊的A、北京B、广州C、上海D、浙江19、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人报刊()A、《劳动周刊》B、《工人周刊》C、《真报》D、《中国青年》20、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月报是()A、《政治周报》B、《热血月报》C、《中国军人》D、《真报》21、1926·9新征公司《大公报》继刊,由()任总编辑A、吴鼎昌B、胡政之C、张友鸾D、张季鸾22、中国境内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创办的时间是()A、1920B、1922C、1923D、192423、中央广播电台1928年8月在()开始播音A、北京B、上海C、南京D、浙江24、新华通讯社的前身是()A、红色中华社B、红色中华通讯社C、中央通讯社D、国闻通讯社25、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机关报是()A、《红色中华》B、《红星报》C、《斗争》D、《青年实话》26、1937年8月,邹韬奋创办了(),大力宣传全面抗战A、《生活日报》B、《生活》周刊C、《抗战》三日刊D、《全民抗战》27《新华日报》创刊于()A、1939B、1941C、1937D、193828、《文汇报》的创办人是爱国人士()A、邹韬奋B、史量才C、成舍我D、严宝礼29、1947·6()发表了剧本《前线》中有关“客里空”的部分情节,并借用“客里空”作为一切不真实的和弄虚作假的新闻工作作风的代名词。

A、《文萃》B、《新民报》C、《晋绥日报》D、《译报》30、1948年4月2日()接见《晋绥日报》编辑人员,并发表重要讲话A、陈毅B、周恩来C、毛泽东D、刘少奇二、多项选择题(10%)1、从1906年到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报刊出版法律有()A、《大清印刷物专律》B、《报章应守规则》C、《大清报律》D、《大清律例》E、《报纸条例》2、著名报人成舍我创办的报纸有()A、《世界晚报》B、《立报》C、《民生报》D、《世界日报》E、《世界画报》3、下列属于传教士办的报刊有()A、《遐迩贯珍》B、《六合丛谈》C、《中外杂志》D、《字林西报》E、《子子刺报》4、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为限制新闻出版,而挑起的一系列事件有()A、羊枣事件B、较场口事件C、下关事件D、新生事件E、“诚言”事件5、鼓吹“第三条道路”的主要报刊有()A、《观察》B、《新路》C、《大公报》D、《文萃》E、《大学评论》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报纸由封建官报一统天下局面的终结,民间办报历史的开端。

2、历史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创刊于1815年的。

3、1895年11月中,强学会成立后,将《万国公报》改名为。

4、20世纪初,革命派和保皇派报刊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论战主要在《新民丛报》和之间展开。

5、1909年至1910年两年内,在上海相继创办了《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民国以后,被人简称为“坚三民”。

6、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有影响的新闻通讯记者。

7、《政治周报》1925年12月5日创刊于广州,担任首任主编。

8、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的创办人是。

9、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第一张机关报是。

10、上海三报于年停刊,国民党新闻事业在大陆瓦解。

四、名词解释(15%)1、苏报案2、癸丑报灾3、邵飘萍4、四大副刊5、时务文体五、简答题(15%)1、《民报》和《新民丛报》论战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2、五四时期新闻报刊业务有哪些新发展?3、简述《红星》报的性质及主要内容。

六、论述题(20%)1、试论近代在华外报对我国的影响?2、反“客里空”运动及其现实意义?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3、B4、D5、B6、C7、A8、B9、A10、D11、B12、B13、C14、C15、C16、B17、D18、C19、A20、B21、D22、B23、C24、B25、C26、C27、D28、D29、C30、C二、多项选择题1、ABC2、ABCDE3、ABC4、ABC5、ABCE三、填空题1、小报2、《察世俗每月统计考》3、《中外纪闻》4、《民报》5、于佑任6、黄远生7、毛泽东8、E·G·奥斯邦9、《新华日报》10、1947年四、名词解释1、1900年《苏报》由陈范当馆主,开始具有进步的政治倾向,爱国学社成立后,《苏报》与该社联手,这时,《苏报》成为革命组织爱国学社的言论机关。

《苏报》在章士钊主持下,革命言论达到最激烈程度。

引起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的惊恐与忌恨。

派人包围《苏报》馆和爱国学社。

后邹容被迫害致死。

章太炎出狱后,东渡日本,担任同盟会的《民报》主编。

2、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暗杀宋教仁。

国民党系统报刊连续报道真相,声讨袁世凯。

袁世凯乘机对新闻出版事业进行摧残。

到1913年,辛亥革命前后发展起来的500多种报刊,只剩130种。

这一年是癸丑年,故称“癸丑报灾”。

3、笔名阿平,素昧平生,浙江金华人。

作为《申报》特派员,先后撰写了200多篇“北京特别通信”,1918年10月在北京创办大型日报《京报》。

毕生从事新闻工作,是个全才。

著有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

4、到五四时期,报纸副刊改变消闲性质,成为介绍新文艺、新知识、新思想的园地。

在这方面最有影响的是“四大副刊”:北京《晨报》副刊、《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京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

重视报纸副刊,是我国现代新闻史的重要特点。

五四时期“四大副刊”的重大改革,为办好新式副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5、“时务文体”是一种新型的报章文体。

维新运动前,报刊上流行的仍是一种八股文和桐城派古文相结合的混合文体。

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利用报刊极力倡导变法,议论时政,一种新文体应运而生。

由于这类政论文章多以“时务”为内容,且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所载文章为代表,故称“时务文体”。

五、简答题1、1革命还是改良2建立民国还是实现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平均地权?2、1白话文和新式标点得到广泛运用2副刊一改先前的消闲性质,成为介绍新文艺、新思想、新知识的园地3报刊政论的内容与形式均有发展4新闻学术研究与新闻教育被提上议事日程。

3、《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的机关报。

内容十分丰富,有社论、要闻专电、消息、前线通讯、战绩、捷报和国内外时事。

并设有17个专栏,图文并茂、通俗生动。

被称为“战士的良友”。

担负着党报和军报的双重任务。

六、论述题1、1在政治上,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为殖民主义政策作辩护。

2在经济上,行情、船期、广告是其主要内容,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

3在文化思想上,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有一定启蒙作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对封建守旧观念是一个巨大冲击。

4在新闻观念与报刊业务方面有更直接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