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回转窑点火烘窑实施细则

回转窑点火烘窑实施细则

回转窑点火烘窑实施细则
一、预热器分解炉和窑的煤粉燃烧的细则,具体说明如下:
1.烘干材料:柴油、煤粉
2.烘干时间:连续烘干144小时左右
3.烘干速率:一般温升速度<25℃/小时,升温初期要求速率慢一些,后期可快些,以控制窑尾温度为准。

4.本细则仅考虑了回转窑、预热器和分解炉的烘干,三次风管、篦冷机耐火材料投料后利用余热烘干。

二、升温烘窑
1、烘窑升温过程温度控制如下表:
温度测点以控制窑尾温度为准,确保砖面温度从常温升至800℃的低温烘烤时间≥72h。

烘窑后期,如遇大雨、暴雨,可开启辅传连续慢转窑。

2、升温曲线如下:
3、具体烘窑操作
1). 烘窑操作和要求
(1). 点火前将三次风阀门开至40%,点火烘窑开始后,在篦冷机用木材烘烤。

(2).用火把点燃燃烧器,将油量调至150-300l/min左右,密切注意窑尾温度变化,和遵守烘窑升温曲线的规定,当窑尾温度小于200℃时,回转窑要每4小时转1/4转,随着窑尾温度的提高,逐渐增加窑的转动次数。

(3).进入烘窑后期阶段,可以转入小开度地打开高温风机和后排风机风门,此时,一级预热器人孔门(四个)则相应关闭。

当C1筒出口温度上升到250℃后,不再调节风门大小,维持到烘窑结束。

(4).在烘烤期间,观察窑头、窑尾密封的运转情况;窑筒体表面温度;托轮的运转情况;窑上、下窜动情况;并进行热态调整。

(5).在烘烤期间,要密切注意预热器分解炉系统各点温度变化情况,要特别注意窑尾和C1筒出口废气温度,严格控制升温速度,防止水分蒸发过快,衬料爆裂。

(6).烘烤期间,是检查窑尾系统密封情况的良好时机,发现有冒黑烟处,应及时封堵。

(7)烘烤结束后,及时排除有关设备内积水,进行设备复位。

(8).检查如未达到烘干要求,应适当延长烘干时间。

(9).待系统烘干结束后,将预热器系统各级旋风筒、上升管道及分解炉顶盖的浇注预留孔封死;将各级排灰阀的平衡杆放下,调整重锤位置,并检查其动作的灵活性。

2). 烘窑过程注意事项
(1).在点火初期,由于燃烧不稳定,窑头有时会出现喘气、窜火、“放炮”等现象,因此要注意人身安全,人员不要轻易靠近窑门口。

(2).在烘窑阶段,电收尘器高压电源应断开,以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

(3).烘窑全过程在空载下进行,一定要注意所有排风机风门开度要适当,免烧坏电机。

(4).在烘窑期间,注意火焰不能直接烧在耐火砖面上。

(5).在烘窑期间需密切注意窑前是否有异物(耐火砖等)掉出。

(6).烘窑期间,应先用辅助传动装置按一定制度转动窑体,从间歇慢转开始逐渐加快到连续慢转,最终达到正常窑速,力求烧成带内砖面各处温度均匀,保证窑筒中心线规整,椭圆度正常。

(7).进一步检查系统内的衬料,如发现大面积内衬剥落、炸裂,其厚度在1/3以上者应考虑冷窑修补。

(8).若冷窑,必须慢冷以保窑衬安全。

新型干法窑内窑衬重量和热容量都较大,不宜快速冷却,应在停窑时用辅助传动装置慢转窑筒体,关闭排风机并关小进口阀门,维持最小负压(例如在排风机处为300Pa),经24h后方可打开窑门来加快冷却。

3). 衬料局部返修后的烘烤
系统内的衬料损坏重修后,视返修部位和返修面积大小,决定是否另行安排一次烘烤。

(1)不另行烘烤:返修部位在C5筒以上,返修后可利用点火升温过程进行烘烤。

返修部位在C5筒以下,但只涉及重砌耐火砖,且返修量不大(一般以不超过4m2为限),也不另行安排烘烤,但要适当减缓升温速度,应适当延长点火升温时间。

(2)要另行烘烤:衬料返修面积较大,如整个旋风筒顶盖重打浇注料,遇到这种情况,要安排一个烘烤过程,使其中水分缓慢释放,防止表面炸裂而影响强度。

当衬料返修面积达到总面积的1/3以上时,更要严格控制升温速度。

三、加投料量的控制
1、加投料量控制如下表:
2、加投料曲线如下:
3、投料时的操作注意事项:
1)投料前必须检查确认耐火材料全面烘烤到位,具备投料条件。

2)投料前必需检查预热器各翻板阀闪动灵活,气路、电路、水路畅通,空气炮可以正常使用。

3)投料前将三次风阀开至20-30%,随着喂料量的增加,逐渐开至30-40%的合适位置。

4)在投料前3小时进行一次预投料,清理预热器内煤粉。

四、翻窑制度
烘窑时的转窑制度:
停窑后的转窑制度:
注:停窑如遇大雨,开启辅助传动连续慢转窑,最长不超过1.5小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