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必考题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凫水哺.乳(bǔ) 神采奕奕..(yì)B.惩诫瞑.目(míng) 畏罪潜.逃(qián)C.魁梧怅.然(zhàng) 怪诞不经.(jīng)D.驯养嗔.怪(chēn) 大相径.庭(ji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瞭亮喉咙烘托花枝招展B.抖擞骄媚屋檐迫不及待C.暴怒诀别沉寂翻来覆去D.分岐匿笑遮蔽各得其所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86版《西游记》中的“白骨精”的扮演者杨春霞近日做客某省电视台,她虽然已经73岁高龄,但依然神采奕奕....,气质不凡。
B.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美丽的月亮大相径庭....,它其实是一块冰冷的大石头。
C.大雨还没完全停下来,我们几个人就迫不及待....地背上背包出发了。
D.在这次期末考试中,他做一道选择题足足花了半个小时,真是小题大做....。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中很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班主任老师像母亲一样关心我。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C.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D.长城仿佛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绿茶茶艺表演的第九道程序是“春波展旗枪”似乎是有生命的绿精灵在跳舞,十分生动有趣。
①尖尖的叶芽如枪,展开的叶片如旗②杯中的热水如春波荡漾,在热水的没泡下,茶芽慢慢地伸展开来③这道程序是绿茶茶艺的特色程序④千姿百态的茶芽在玻璃杯中随波晃动⑤直直的茶芽称之为“针”,弯曲的茶芽称之为“眉”,蜷曲的茶芽称之为“螺”A.①②④③⑤B.①④③⑤②C.③②①⑤④D.③②④①⑤7、按要求填空。
(1)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2)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二章》)(4)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论语>十二章》)(5)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6)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7)(《<论语>十二章》)中辩证地阐述了学与思关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
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①,盍改之乎?不然,迨②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③。
”(注)①厌:满足。
②迨:等到。
③炯戒:明显的警戒。
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或谓/君不善学B.君/但志之而不思之C.迨年/事蹉跎D.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1)愠(________)(2)始(________)3.翻译下列句子。
(1)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
(2)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4.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用原文回答)5.读完上面这则故事,说说从王生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学习方面的启示。
1.A2.(1)恼恨(2)才3.(1)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学习别人好的地方。
(2)学习最忌讳的事,莫过于满足自己所学的知识你为什么不改正呢?4.①学贵善思;②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
5.①好学更要得法;②虚心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1、秋的济南付秀莹到济南的时候,是十月底,秋已经深了。
朋友说,到南部山里看月亮,数星星。
心想好雅致的念头,便兴头头去了。
当时节,山间层林尽染,斑斓绚烂,是秋的极致了。
有各色奇石,在山里随意散落着,不言不语。
柿子树上还有柿子,一盏盏小灯笼似的,在秋阳里晶莹耀眼。
有朋友忍不住淘气起来,爬上去摘柿子。
不一会儿,果然捧了柿子过来,给我们吃。
阵风吹过,叶子纷纷落下来,阳光里仿佛下了一场金色的急雨。
群山寂静,天上有几块闲云,悠悠飞过来,不知什么时候,又飞走了。
晚饭后,月亮升起来了。
山里的夜晚,已经有十分的凉意。
夜空深邃,月亮圆圆的,好像是女子皎洁的脸。
星星稠密,却不太耀眼,许是被月亮的光芒比下去了。
月光汹涌,仿佛能听见汩汩流淌的声音。
夜风拂过林木,萧萧飒飒,有无限的秋意。
群山越发幽静了。
月光满山,月色满怀。
整个人好像都变得澄澈清明起来。
我们都不说话,生怕惊动了这清清的月色。
不知道是一只什么鸟,叫了一声,半晌,又叫了一声。
这么多年了,在生活的泥淖里深陷,有多久不曾看过这么好的月亮了?小时候乡下的月亮,好像是金黄的。
熏染了炊烟和鸡鸣狗吠,有人间烟火气,是可以亲近的。
这山里的月亮,或许是因了泰山余脉嵯峨,另有一种高洁清越,教人不免有悲怀,直想把凡心俗念都覆手抛了,在这山林间隐居,或者随了嫦娥,到广寒宫里去。
张爱玲想必是偏爱月亮的。
小说里常常写到月亮。
月亮成了一对对俗世男女的仰望之物,是镜子里的意象,美丽而缥缈。
女作家虽自认一身俗骨,究竟是有出尘之想的。
次日回到市里,泛舟大明湖上。
湖水清澈,更见深沉了。
秋水长天,岸边的芦苇飞白,同满池残荷呼应着,别有一种寥落之美。
岸上的杨柳倒是依然碧绿,依依垂下来,参差披拂,在风里蹁跹不已。
隐隐有丝竹之声,穿林渡水而来,同啁啾的鸟鸣交织着,教人不免恍惚,这尘世间竟然有如此闲雅所在,济南人实在是有福了。
弃舟登岸,去看趵突泉。
趵突泉的盛名,是早有耳闻的,有天下第一泉的美称。
今年夏天也曾来看过,果然名不虚传。
老舍先生曾断言,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她一半的妩媚。
这是真的。
泉水滋养着这个城市,也浸润着这个城市的心事。
是不是正因了这流动的泉水,才使得济南少了喧嚣的戾气,多了温润明亮的气质呢。
朋友说,早些年,青石板街上走着,随意一踩,就能踩到泉水。
泉城的名字,自然不是浪得的。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试想天下哪里有这样的地方?这一回看泉,竟然正遇上一年一度的菊花展。
对于菊花,是暗暗怀着一种偏爱的。
总觉得,人淡如菊这几个字,叫人说不出的喜欢。
倒不是只羡慕菊的高洁,尘世中人,高洁不过是理想罢了。
心素如简,人淡如菊,却是心下追慕的。
满园的菊,在秋风里开得恣意。
各色的菊花,有的认识,更多的却不知芳名。
喝茶赏菊,实在是秋光里的一桩雅事。
看着满眼菊花怒放,泉水绕流,恍惚觉得,莫不是天下的秋色都在济南了。
从珍珠泉和王府池子而来的泉水汇成河,同曲水亭街相依偎,街随水走,水伴街行。
青砖黛瓦的老屋,墙壁上有厚厚的青苔,晕染着斑驳的水迹,叫人想起光阴,以及与光阴有关的故事,还有这故事情节深处,流逝的匆匆的面影。
门上大多有对联,词句古雅有味。
记得夏日来时,有浣衣妇人水边忙碌,而今天气寒凉,也不知那浣衣人去了哪里,只见有老人水边廊下,对坐下棋。
廊上挂着鸟笼。
一丛月季,娇艳得无可比方。
阳光晴好,照在水上,有水汽氤氲,恍惚间竟仿佛到了江南水乡。
真是错把济南作江南了。
自然了,若是真的把济南比作江南,到底是小看了她。
这湖光山色树影人烟里,究竟多了北方的清朗寥廓,是齐鲁的气韵。
芙蓉街则是另一种味道了。
据说,芙蓉街以街中芙蓉泉得名。
早年间,这里曾是济南府的繁华之地,商贾云集,多深宅大院。
老屋苍苔半亩居,石梁浮动上游鱼。
一池新绿芙蓉水,矮几花阴坐著书。
岁月变迁,而今,这里已经是颇有名气的小吃街了。
随着人潮慢慢走,只见两旁店铺林立,各色小吃香气扑鼻,叫人暗咽口水。
小贩吆喝着招徕顾客,人声鼎沸。
谁能想到呢,当年的豪门大院,而今竟成了市井喧嚣的所在。
走在人群里,觉得内心喜悦,安宁。
私心里,实在爱极了这样的烟火气息。
欢腾的,世俗的,有声有色有味,没有什么时候比这一刻,更叫人觉出肉身的真实的存在。
然而,芙蓉泉,她还在吗?一路询问,到底是找到了。
芙蓉泉藏身在民宅里,一个小院的墙根下。
周围的逼仄拥挤,已不再叫人想到“一池新绿芙蓉水”的诗情了。
没有人知道,有多少光阴和过往,沉在这芙蓉泉深处了。
泉里倒还有鱼,活泼泼游动着,好像是芙蓉泉旧年的信物,又好像是生活的某种隐喻。
时光如逝水。
岁月更迭,新与旧,变与不变,都是这泉水里的倒影吧。
1.选文围绕“秋的济南”重点描绘了哪些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
2.选文描写秋天济南月亮的同时,在第5自然段又写到小时候乡下的月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请从第6段中找出一句能体现“秋”的特征的句子,并作分析。
4.下面的语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阵风吹过,叶子纷纷落下来,阳光里仿佛下了一场金色的急雨。
5.谈谈你对选文结尾“岁月更迭,新与旧,变与不变,都是这泉水里的倒影吧”一句的理解。
2、老赵的麦田刘立勤(1)老赵的麦子终于黄了,眼前是金灿灿的一片。
浓浓的麦香冲破重重的混凝土气息在老赵的胸腔肆意地冲撞,他的脸上是说不出的悲伤。
(2)为了这块麦田,老赵把人都得罪完了。
(3)城市是条贪吃的狼,要吃掉老赵的村子,老赵的麦田也被卖了。
老赵不答应,他任凭村干部磨烂嘴皮子,也不愿让出自己的土地,而且不顾劝说地在地里种下了一茬麦子,他想用一地的麦子来阻挡拆迁的步伐。
可那又有什么用呢?土地是集体的,村长还是带着挖机“轰隆隆”开往麦田。
谁想老赵却不知死活地钻进挖机的轮下,愣是不让挖机进地。
(4)老板见多识广,以为老赵想讹钱,就拿来了大把大把的钱。
那些钱够老赵盖三间大瓦房,也够买老赵种了一辈子的麦子呢。
村里人眼红得不得了,都劝他见好就收。
老赵还是不答应。
有人不明白一向和善的老赵怎么会是这样,还有人骂他心重得像是吃了秤砣。
老赵依然不管不顾,还是躺在轮子下面不出来。
(5)还是镇长出面,当了一辈子顺民的老赵才松了口,答应让出自己的土地。
老赵也不要老板的青苗补偿,老赵的条件是等到夏天麦子黄了,他要收回自己那一季的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