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15+1=16(个)
故答案为:√
【点睛】
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极端思想是解决此题的好方法。
16.√
【解析】
【分析】
物体个数÷鸽巢个数=商……余数;至少个数=商+1。
【详解】
3÷2=1(名)……1(名)
1+1=2(名)
故答案为:√
【点睛】
解决此题关键是找到物体个数:3名同学;鸽巢个数:男、女2种性别。
评卷人
得分
三、判断题
13.在比例尺是20∶1的图纸上,2 cm长的线段表示零件实际长度40cm。(______)
14.把一个长方形放大到原来的4倍,就是把这个长方形各边按照1∶4的比例放大。(______)
15.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白球和黑球各15个,要想保证摸出的球一定有白色的,至少要摸出16个球。(______)
根据分析可知,把一个长方形放大到原来的4倍,就是把这个长方形各边按照4∶1的比例放大。
故答案为:×
【点睛】
放大比例尺是指:图纸上画的尺寸比实际物体的尺寸大。
15.√
【解析】
【分析】
极端思想:用最不利的摸法先摸出全部的黑球,再摸出1只球,能保证一定有白色的。
【详解】
考虑最差情况:摸出15个黑球,那么再任意摸出1个白球,可以保证摸出的球一定有白色的。
20.7只
【解析】
【分析】
把六种颜色看作6个抽屉,那么要保证拿到一双颜色相同的袜子,则袜子的数量应该是比抽屉数多1,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6+1=7(只)
答:至少拿7只才能保证拿到一双颜色相同的袜子。
【点睛】
此题考查了抽屉原理,关键是找抽屉(六种颜色)。
21.600m
【解析】
【分析】
已知一条公路,平均分给甲、乙两个工程队来修,甲、乙两队工作效率的比是5∶3,那么在相同的时间内,当甲完成5份时,乙完成了3份,由于分给的任务量相同,那么乙还剩5-3=2(份)没做,对应的数量是120m,可以求出1份多少,再乘5份算出甲的任务数量,再乘2即可求出这条路的长度。
16.学校合唱队有男、女生各30人,在3名同学当中一定有2名同学是性别相同的。(______)
17.把一个30°的角按3∶1放大后就得到90°的角。(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四、作图题
18.
(1)将平行四边形ABCD按2∶1放大,得到平行四边形A1B1C1D1。
(2)将平行四边形ABCD按1∶2缩小,得到平行四边形A2B2C2D2。
1.图上6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4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A.1:40000B.1:400000C.1:4000000
2.小刚爸爸要给房间的四面墙壁涂上不同的颜色,要保证至少有两面的颜色是一致的,颜料的颜色种数最多是()。
A.2B.3C.4D.5
3.一个盒子里装有黄、白乒乓球各5个,要想使取出的乒乓球中一定有两个黄乒乓球,则至少应取出( )个.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属于抽屉原理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6盆花求出间隔数5,即5个抽屉。
5.C
【解析】
【详解】
略
6.B
【解析】
【分析】
物体个数÷鸽巢个数=商……余数,至少个数=商+1。
【详解】
30÷9=3(个)……3(个)
3+1=4(个)
故答案为:B
【点睛】
鸽巢原理是一个重要而又基本的组合原理,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来解答;
(3)根据时间=路程÷速度来解答。
【详解】
(1)120km=12000000cm
6∶12000000=1∶2000000
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2000000。
(2)8÷ =16000000(cm)
16000000cm=160km
答:乙、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160km。
7.51
【解析】
【分析】
物体个数÷鸽巢个数=商……余数,至少个数=商+1。
【详解】
302÷6=50(名)……2(名)
50+1=51(名)
故答案为:51
【点睛】
此题考查了鸽巢问题,找出物体个数和鸽巢个数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8.2
【解析】
【分析】
物体个数÷鸽巢个数=商……余数,至少个数=商+1。
【详解】
8÷5=1(只)……3(只)
答:使取出的乒乓球中一定有两个黄乒乓球,则至少应取出7个.
故选D.
4.B
【解析】
【分析】
6盆花有6-1=5个间隔,每个间隔平均是10÷5=2(米),把5个间隔看作5个抽屉,把6盆花放在5个抽屉里,总能保证至少一个抽屉里有2盆花。即至少2盆花之间的距离不超过2m。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妈妈要在10m长的阳台上放6盆花,不管怎么放,至少2盆花之间的距离不超过2 m。
【详解】
120÷(5-3)×5×2
=120÷2×5×2
=60×5×2
=300×2
=600(m)
答:这条路长600m。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主要是找到120m的对应份数。
22.(1)1∶2000000
(2)160km
(3)3.5小时
【解析】
【分析】
(1)甲、乙两地间的图上距离∶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
故答案为:5,3.
12.733
【解析】
【分析】
物体个数÷鸽巢个数=商……余数,至少个数=商+1。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
366×(3-1)+1
=366×2+1
=732+1
=733(名)
故答案为:733
【点睛】
根据鸽巢公式可知,要想物体个数最少,余数取1。注意鸽巢个数是闰年:366天。
13.×
【解析】
【分析】
(3)将三角形EFG按1∶2缩小,得到三角形E丿F丿G丿。
(4)将三角形EFG按2∶1放大,得到三角形E1F1G1。
评卷人
得分
五、解答题
19.
(1)上图的比例尺是1∶20000,在图上量出A,B两地之间的距离,并求出A,B两地的实际距离。
(2)在另一幅比例尺为1∶10000的地图上,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几厘米?
1+1=2(只)
故答案为:2
【点睛】
鸽巢原理是一个重要而又基本的组合原理,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9.
【解析】
【分析】
设图形甲的边长为1,先将图形甲按3∶1的比例放大得到图形乙,则乙的边长为1×3=3,再将图形乙按1∶2的比例缩小得到图形丙,那么图形丙的边长是3× = 。最后用图形甲的边长除以图形丙,据此解答。
(3)将三角形EFG按1∶2缩小,也就是把原来图的各边都缩小2倍。
(4)将三角形EFG按2∶1放大,也就是把原来图的各边都扩大2倍。
【详解】
作图如下:
【点睛】
考查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19.(1)5cm1km
(2)10cm
【解析】
【分析】
(1)用直尺量出图上距离,再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解答。
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解答。
【详解】
2÷20=0.1(cm)
故答案为:×
【点睛】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14.×
【解析】
【分析】
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把一个长方形放大到原来的4倍,就是把这个长方形各边按照4∶1的比例放大,据此解答。
【详解】
11.53
【解析】
【分析】
从最极端的情况进行分析:(1)假设把白球和黑球都取完,就是四个,这时,只要取出一个红球就可以符合题意,进而得出结论.
(2)假设两次取出的都是同色(取完),然后再取一个,只能是其它的颜色;
【详解】
(1)2×2+1=5(个);
(2)2+1=3(个);
答:要保证取出的玻璃球三种颜色都有,他应保证至少取出5个,要使取出的玻璃球中至少有两种颜色,至少应取出3个.
【详解】
考虑最差情况:在四面墙上涂上3种不同的颜色,第四面墙只能选这3种颜色中的一种,才能保证至少有两面的颜色一致。
故答案为:B
【点睛】
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极端思想是解决此题的好方法。
3.D
【解析】
【详解】
首先考虑最坏的取法,5个白乒乓球全部取出,但没有黄乒乓球,继续往下取,再取就是黄球.5+2=7;
22.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6 cm,乙、丙两地间的距离是8 cm。已知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120 km。
(1)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2)乙、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3)如果一辆汽车从甲地经乙地到丙地,平均每小时行80 km,那么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丙地一共需要多少小时?
23.将相同质地和大小的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彩球各5个放入一个盒子里。
(2)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解答。
【详解】
(1)图上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5cm;
5÷ =100000(cm)=1(km)
答:图上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5cm,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 km。
(2)100000× =10(cm)
答: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0cm.
【点睛】
考查了比例尺: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注意单位的换算。
【详解】
设图形甲的边长为1。
丙的边长:1×3×
=3×
=
1÷ =
故答案为:
【点睛】
用一个简单具体的数表示图形甲的边长,是解决此题的有效方法。
10.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