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用嗓

科学用嗓


二、嗓音喉病的起因
6、发声运动过度性声门闭合不良 (1)症状
表现为发声不持久,容易疲劳,发高音费力, 发“弱”声困难,声嘶,说话漏气等。 (2)起因 发声运动过度,喉肌各组间协调不均,某组过 力,形成张力性声门闭合不良。
二、嗓音喉病的起因
7、室带疾病 (1)症状
表现为发声不持久,容易疲劳,发高音费力, 发“弱”声困难,发声时室带内收,部分遮盖 声带促进声门闭合。 (2)起因 发声运动过度,大多数是发声方法不当所致。 多发生于喉肌弱症和声门闭合不良患者。
三、基本概念
1、嗓音的定义 由人喉部器官发出来的声音。
2 、评价音质好坏的指标 1)音高:即嗓音的高低 2)音量:即声音的强弱大小 3)音色:即声音的亮度和色彩
好的音色;明亮、圆润、浑厚、纯净的音色。 差的音色;沙哑、尖锐、暗淡、浑浊的音色。
三、基本概念
3、决定音质的因素 1)声带的质量和状态 声带的长短、宽窄、厚薄、松紧等, 每个人都不一样,发出声音来也就不一 样。
3、发声运动过度性声带水肿 (1)症状
除声嘶外,喉常有各种不适感,如异物 感、痒感、干燥感等,并有干咳现象。 (2)起因 是发声运动过度而造成的一种最常见的 创伤性组织反应。
二、嗓音喉病的起因
4、声带小结 (1)症状
轻者用声易疲劳而不能持久,发高音困难;重者出现 持续性声嘶,难以歌唱或高声说话。 (2)起因 多发生在发声运动过度,尤其好发生于高声部患者。
根据发病时间和病理变化分为二型: (1)急性水肿型:发病急起,病程在一个月之内。 (2)慢性纤维型:发病多在三个月以上。
二、嗓音喉病的起因
5.声带息肉 (1)症状
主要是声嘶,音调低沉而单调,甚至失音,可 伴咽喉部不适感,刺激性咳嗽。大息肉可导致 喉喘和呼吸困难。 (2)起因 长期发声运动过度,声带粘膜发生慢性创伤性 病理改变,是不可逆的病理变化。 多需要手术治疗。
可以这样说:一切不良发声现象都是违背 了呼吸客观规律。
由此证明:从根儿上矫治不良发声首先应 该是学习运用科学的呼吸方法。
四、嗓音保健的训练方法
1、呼吸训练方法 1)正确的吸气状态
两脚稍前后分开,站稳的上半身端正平稳,自 然挺拔,并且有精神振奋的状态,双肩、脖颈、 下巴、牙关、舌头等一切非呼吸器官都要放松。 吸气时嘴微开,口鼻并用,如高兴地去闻花的 芳香,让大量气流同时从两个不同通道口快速 进入肺部。同时,肋骨像扇子一样自然地向前、 向上抬起,胸腹部和腰围四周向外扩张,气息 感觉到慢慢地往下沉,将横膈膜推向下方,使 下腹稍有舒张受压之感,似乎气已经吸到腹部 甚至全身。但小腹要微微收紧,以托起横膈膜, 不使之过分下降。
二、嗓音喉病的起因
1、急性运动过度喉炎 1)急性运动过度喉炎症状 声嘶:严重者甚至完全失音; 喉痛:发声时喉痛加重,咳嗽多痰且较 稠厚,常不易咳出。 起因:常在演唱过久、说话过力以后发 生。
二、嗓音喉病的起因
2)急性运动过度喉炎表现类型 (1)急性声带炎型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轻者声带粘膜轻度充血,重者充 血明显,边缘肿胀,分泌物增多,声音嘶哑。 (2)单侧声带炎型 表现为一侧声带充血、肿胀,声带动态左右不同步, 患侧减慢,在发高音或假声时,患侧固定不动。 (3)边缘性声带炎型 表现为声带边缘充血,大多数为双侧,少数为单侧, 严重的声带全长边缘粘膜充血发红,轻的仅声带前部 边缘充血。 (4)杓间炎型 表现为声带后三分之一处,杓间区粘膜充血肿胀。此 病多发生过度发高音、高声喊叫,尤其发声时用硬起 音,声带杓间部过度冲撞的结果。
男子声带全长为20mm—23mm 女子声带全长为15mm—20mm 儿童声带全长为6mm—8mm
三、基本概念
2)共鸣腔的大小、软硬、通塞 共鸣腔大的人比共鸣腔小的人声音要雄 壮些,共鸣腔壁坚硬的人要比共鸣腔壁 柔软的人声音要结实些。共鸣道畅通的 人要比共呜道堵塞的人声音要圆润些。
三、基本概念
3)气息运用的深浅、多少、缓急 气息决定了声带振动频率及振幅的控制
四、嗓音保健的训练方法
1、呼吸训练方法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
就认识到了“声由气而发”的道理。大多数的 嗓音疾病都与错误的呼吸方法有关。
发声时(说或唱)运用深呼吸能使声带拉 紧、闭合、振动。相反浅呼吸就会造成气不够 用,强迫喉肌扯紧声带发声,致使喉部劳累, 声带闭合不良;久之,喉咽部和声带就发生疾 病。
科学用嗓,远离喉疾
主讲人: 许燕
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声乐学术委员会委员
提纲
一、教师嗓音疾病现状 二、嗓音喉病的起因 三、基本概念 四、嗓音保健的训练方法 五、嗓音保健操三步曲
一、教师嗓音疾病现状
1、教师嗓音疾病现状 桂林市属48所中、小学2813名教师嗓音病喉科普查情况: (1)嗓音病普查单位、人数
二、嗓音喉病的起因
2、慢性运动过度性喉炎 1)主要症状 (1)声音粗糙、低沉,发声易倦,禁声后略减 轻,多讲话声嘶加重,呈间歇性; (2)喉部分泌物增加,说话时常须咳嗽以清除 粘稠痰液; (3)喉部干燥,说话时感疼痛。 2)起因 长期过度使用声音和发音方法不良,病程在三 个月以上者。
二、嗓音喉病的起因
48个单位:小学30所,中学18所 共检2813人:男性744人,女性2069人 (2)教师患病情况 2813名教师,检出有喉部病变者1487人,男性487 人,女性1000人,患病率达53%。 声带小结、息肉:158人 慢性喉炎 :695人 环杓关节区异常 :1016人 (有的教师同时患有多种疾病)
一、教师嗓音疾病现状
调查结论:中小学教师嗓音病变患病率 高,是与他们未经过正确的嗓音训练有 关。由于未受过用嗓专业知识教育及正 确嗓音训练,中小学教师自我调节能力 较差,用声过度、日积月累,造成嗓音 疾病。
上述结论迫切要求我们合理地运用发音 器官,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提高嗓音 质量,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讲课。
和共呜部位及方法的各种调节等。因此, 学习与掌握科学的用气发声方法,对改 善人的先天音质和增强发声能力具有重 要的意义。
三、基本概念
4、人声的强弱高低是怎样形成的? 1)人声的强弱主要是由声带振动幅度的大小 造成的。声帶的振动幅度是由气息运动的质量 决定的。当支持发声的气息流量大、气势强、 冲击力大的时候,声门下人声的高低则取决于声带振动频率的快慢。 声带振动频率与声带的长短、宽窄、厚薄、弹 性张力、发声时实际振动面积的多少,以及气 息力量的强弱、大小,气息运动的深浅、急缓 等控制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