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民俗民谣中的养生智慧54页PPT文档
民俗民谣中的养生智慧54页PPT文档
大度容人,心宽体胖 善有善报,恶人不长 尊老爱幼,上天增寿 爱人如爱己,救人留恩德 不做亏心事,哪怕鬼叫门 明白人要糊涂,老实人不吃亏 打铁要靠亲兄弟,知冷知热是夫妻
·民俗中的健康观·
以上举出的仅是民谚中的部分健康 例子,民俗中的这类例子也很多,譬如 春节的大扫除、喝屠苏酒,元宵节的观 灯、舞龙,清明节的踏青、放风筝,端 午节的插艾叶、划龙舟,天贶节的晒书、 晒衣,中秋节的赏月、赏桂,重阳节的 登高、插茱萸,腊八节的吃粥等,都从 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现出民众积极 的防病健身和调理生活的健康养生理念。
(流传在扇面上的《不气歌》)
饮食养生 合理饮食,打造健康基石
“民以食为天”,这是普通老百 姓都有的共识。人之健康,无非在于 气血、津液、精血,而它们无不来源 于机体对食物的受纳、生化、吸收、 利用。因此,可以毫不夸大地说,食 物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民谚说:“多吃五谷杂粮,少生疮疡杂 病。”
中饭占40%,富含蛋白质、糖类和脂 肪的膳食,如肉蛋类、汤菜类、米饭等。
晚饭占30%,多清淡、少油腻、易消 化,含维生素C和粗纤维的蔬菜类。
运动养生 强身健体,增添健康动力
“刀越磨越快,脑越用越灵”、“ 道路不 走草成窝 坐立不动背要驼”,运则立,动则健, 缺乏运动的生命是脆弱的,没有运动的生命是 低能的。机体正气的强弱、血液循环状况的良 否、新陈代谢质量的高低、抗病能力的大小、 疾病治疗和恢复程度的快慢等,都是运动的产 物和不断积累。加强体育锻炼在疾病预防、治 疗和康复中的作用,是其它方法无法替代的。
吓一吓,怕一怕 肝火盛,不长命 哭丧脸,寿命短 疙瘩不解绳不直,心事不放睡不香 心病要用心法医,解铃还须系铃人
·健康的社会适应状态·
地绿天蓝,益寿延年 讲究住房,心情舒畅 开窗通风,百病灭踪 春捂秋冻,少灾少病 病从口入,祸自口出 阳光是个宝 晒晒身体好 冬灭蚊子春灭蝇,夏天秋天得安宁
·健康的道德观·
二、民俗民谚与中医的养生观
“养生”一词,在《黄帝内经》中的 表述是: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 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 而调刚柔,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 久视。
顺 顺应自然
顺应社会 顺应生活 顺应自我
“顺”,就是随心、随意、随机、 随缘,不是刻意的。
养生就是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做到心情顺、饮 食顺、起居顺、调养 顺就行。既没有太多 以顺为养 的奥妙,也不需要刻 意做作。
一、民俗民谚中的健康理念
□健康的机体 □健康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 健康 □健康的社会适应
状态 □健康的道德观
·健康的机体·
三冬三夏,铁打娃娃 刀越磨越快,脑越用越灵 道路不走草成窝 坐立不动背要驼 宁食粗茶饭,不尝无价药 穿金戴银,不如无病清贫 治病求本,斩草除根 是药三分毒,无虚不可补
·健康的心理·
笑一笑,少一少 愁一愁,白了头
《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说:
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 气味合而服之 五畜为益 以补精益气 五菜为充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饮食比例是 4321,用直观的数字通俗地阐释了它 们之间的关系
四份饭类
三份菜类
两份果类
一份肉类
主副结合, 以主为主; 荤素结合, 以素为主。
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饱,晚要
吃少。
早饭占30%,体积小、含热量和蛋白 质高的饮食,如豆浆、牛奶、稀饭、淡牛 肉汤及各种小吃类。
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
哭是一种直接、有效地宣 泄种积郁、表达痛苦、消除 忧愁放下包袱的好方法。眼泪能把 机体应激反应时产生的危险毒素排 出,忍住哭的人意味着自身慢性中 毒。
肝火盛,不长命
怒,是一种强烈的精神刺激。 大怒直接损害肝实质,破坏肝 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大怒 还对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 化系统、内分泌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危 害。有资料表明,各种重大疾病发病率 的70%左右与愤怒有关。
世界卫生组织称,个人的健 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 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 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 决于气候的影响。它告诉人们的 是,决定健康和寿命的因素固然 很多,但主要的因素就在我们身 边。
人类在求生存的实践过程中 总结出,保障健康和延长寿命的 重要方法是养生,这正是中国人 的长项。养生的方法很多,不管 是流传于民间的“土”法还是记 载与书籍中的“雅”法,都流淌 着中国文化的元素,都是值得重 视的法宝。
七情太过与不及皆可致病
喜伤心 范进中举成疯人 怒伤肝 诸葛亮三气周瑜 忧伤肺 林黛玉忧思患肺痨 思伤脾 李清照思夫弄得“人比黄花瘦” 恐伤肾 伍子胥一夜须发斑白
思无邪僻是一药 行宽心和是一药 心平气和是一药 心静意定是一药。
(《大藏经》)
自劝是最有效的方法
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 《 不 气 歌 》 )相为别我(流传在了人扶若神 仙 羡 慕 好小生到气事气老死吃 苦 享 乐 在 发 我不谁儿 孙 琐 事 由脾 不容 如邻居亲朋不气 气易 意况且伤神又, ,, ,我若气死谁回 气是 况气出病来无头 出否 且别人生气我想 病更 伤回头想想又想 来该 神为了小事发又无去又是 否 更 该 去何人珍费相 扶 到 老 不必替惜力因 为 有 缘 才。。。。人 生 就 像 一 邻吃扇面上的居苦伴 侣 。亲享朋乐一 起 , 不 在他 去 。要 一要比,比 起费力。, ,如意,儿 神人替。孙 仙不气,琐 羡何必。事 慕脾气,由好珍 惜 。他伴容 易 ,去侣相 聚 。。。场 戏 ,
心理养生 养精调神,铸就健康支柱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这里的 “气”,指的就是精神。就是说,决定人 的生命的首要因素是精神。作为养生法则 来讲,就是要调理好精神,调整好心理状 态,避免喜、怒、忧、思、悲、恐、惊等 不良情志的刺激 。
笑一笑,少一少
笑是好心情的表现,也是人体的一 种健身运动。 笑能使人头脑清醒、 精神振作、体力恢复。笑还能促进 食欲,辅助睡眠,通过增进消化液 的分泌和消化道的活动,而使人胃口大开, 通过调整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把人送人梦 乡,睡得酣甜。
喜、怒、哀、乐情绪的异常都可以引起 多种疾病,通称为“心病”,就是人心理 上的疾病。其病因多与情绪过度紧张或长 期忧郁焦虑,使精神受到创伤有关。行为 上表现出各种失常现象,使人变得恐惧、 愤怒、狂躁、多疑、妄动、懊悔、悲观、 忧虑、迷茫等,进而导致神经官能症、精 神分裂症和癔病等多种病患。也有少数人 产生厌世情绪,甚至绝望、自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