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培训课件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培训课件

2、实验室报告:微生物分离、抗微生物药物 耐药谱、白细胞计数、血清学检查;
3、诊断性检查:放射线、CT扫描、组织病 理;
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现线索
4、易感人群:由质控医生统计名单,记录于 《床旁调查统计表》,调查日着重查房
①恶性病、使用疫抑制剂。抢救时间超过48h 者;现为危重患者。
②﹥60岁的老人,新生儿与早产儿; ③脾切除者、WBC低者等感染相关辅助检查出 现阳性者; ④有导管置管(血管导管,导尿管,气切、气插 等)者; ⑤有接受重要诊疗措施者,如手术后、体腔穿刺 后一周内(特别是手术时间﹥4h、重要部位手术) ;有开放性伤口与大面积烧伤者。 ⑹入住ICU≧2d者,或住院4周以上者;特殊病 人:死亡病人;有医疗纠纷的病人。
(3)若病人发生的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 有关,亦为医院感染。如手术伤口感
染(浅表手术切口和无植入物的深部 手术切口,感染发生于30天内;有植 入物的深部切口,感染发生与术后1年 内)--应注意排除社会感染因素。
(4)在原有医院感染的基础上,出现新的不 同部位的感染或在原有感染部位已知病原 体的基础上,又培养出新的病原体,这些 均为医院感染。
概念
• 定义:现患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处于一 定危险人群中实际感染病例(包括以往发 病至调查时尚未愈的旧病例)的百分率。
计算方法: 同期存在的新旧感染病例数
感染现患率= —————————×100% 观察期间调查病人数
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应分开计算。
特点:1、可在短时间内进行,比发病率调查节省
人力、 物力和时间。 2、通过来自于全院医务人员的调查人员的
最长停药后4周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
一般潜伏期
最短/最长
流行性腮腺炎 18日
麻疹
10-11日
风疹
18日
登革热
5-18日
流行性乙型脑炎 10-14日
流行性感冒
1-3日
禽流感
3-4日
SARS
3-10日
结核
2-8周
8日/ 30日 6 / / 21日 14 / 21日 3日/19日 4日/ 21日 数小时/ 4日 2日/ 7日 2日/ 14日 2周/数年
(5)新生儿在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 染亦为医院感染。如淋球菌性结膜炎、败 血症、鹅口疮等。
(6)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 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7)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下列情况不属医院感染
(1)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或分泌物中只有 细菌的定植,而没有炎症表现。如:烧伤 面仅有细菌定植,但未达到烧伤感染的诊 断标准;一、二期褥疮,属单纯性褥疮, 不算感染;三期褥疮(合并脓性分泌物) ,应是感染;
率超过同期本底感染率的2-3倍或与既往相比有显 著性差异(P>0.05),病例增多,流行期长,但 未造成严重后果。
• 暴发流行:短期内出现同源或同部位感染病例急 剧增多,后果严重,甚至出现死亡病例。
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现线索
1、病房活动: ①使用已明确具有感染危险性的器械或操 作(留置导尿、血管内导管、机械通气、 手术操作); ②发热或其他与感染有关的临床体征; ③抗微生物药物治疗; ④医疗、护理记录;
医院感染的对象:
住院病人 医院工作人员
医院感染的诊断依据: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如 慢性肾盂肾炎、胆道炎急性发作等;慢性支气 管炎急性发作不算医院感染,但应注意,如在 住院期间培养出新的病原体,应算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流行的形式
• 散发:指非同源或非同部位病例的零散发生。 • 局限性流行:某病区发生同源或同部位感染3例以
上,10天内能控制。 • 流行:同源或同部位感染已超出一个病区,感染
诊断标准在局域网上可查得,对照做出诊断
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Hospitial Infection, Hospitial acquired Infection)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 获得的感染,
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 院后发生的感染;
不包括:入院前已经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 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 染。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对于有明确潜伏期的疾病,自入院第一 天算起,超过平均潜伏期所发生的感染即 为医院感染。
(2)对于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发生在入院 48小时后的感染即为医院感染。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
一般潜伏期
参与,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增加感 染监测工作的透明度。
目的:1、了解医院感染情况;
2、多次和定期调查可以判断医院感染的长 期趋势;用于控制效果评价。
•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12版)》二级 综合医院评价指标参考值
•(十四)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0.5% •(十七)医院感染现患率≤10% •(十八)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
医院感染诊断研究的发展
• 80年代:我国医务界对医院感染的认识不断提高。 • 1986年:卫生部将医院感染的控制列为医院分级管理的重
要指标。标志着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已成为医院管理的 一项任务。 • 1995年:第一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出台,附录《医院 感染诊断标准》 • 2001年:《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再版,修改发行了再版《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 2006年9月1日正式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医院感 染管理办法释义及适用指南》仍附录了2001年版《医院感 染诊断标准》。
最短/最长
艾滋病
15-60日
乙型肝炎
60-90日
丙型肝炎
40日
梅毒
2-4周
伤寒
10-14日
细菌性痢疾
1-2日
急性感染性腹泻 2-48小时
轮状病毒肠炎 2-3日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抗生素治疗后4-10天
9日/10年 30日 / 180日 15日/ 180日 10日/ 90日 3日/ 60日 数小时/ 7日
下列情况不应看做医院感染
(2)由损伤产生的炎性反应或由非生物性如化学性 或物理性的刺激而产生的炎症。如盆腔肿瘤放 疗后腹泻等。
(3)婴儿经胎盘而获得的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弓 形体水痘病毒或巨细胞病毒等且在出生后48小 时内出现感染指征,不应列为医院感染,经母 婴传播获得的感染如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梅 毒等不应算做医院感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