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荐)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推荐)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个小题,满分50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答题卷内)
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气候区⑥山东省青岛市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⑤⑥ D.①⑥
2.下列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均表现为点状的是()
A.农业和工业 B.城市和工业
C.城市群和工业群 D.铁路线和公路线
3.下列产业中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A.旅游业 B.林业 C.建筑业
D.商业
4.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不包括()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人均国民收入
C.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D.历史文化指标
5.产业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②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
③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④三次产业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

表1为2012年我国四大地区三次产业所占比重统计表。

完成6~7题。

6.四大地区存在着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目前产业结构最为合理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根据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由表1推知,目前我国处于的区域发展阶段是()A.前煤炭时期 B.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C.工业化阶段 D.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若下图表示区域先后发展的三个阶段。

读图完成8~9题。

甲 乙 丙
8.产业比重与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
A .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仍以第二产业为主——丙
B .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乙
C .高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丙
D .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甲
9.甲至丙,导致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自然条件
B .市场因素
C .农业技术
D .交通运输
10.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存在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
A .自然条件不同
B .资源配置不同
C .劳动力素质不同
D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11.有关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区域特征差异,描述正确的是( )
A .北方以山地为主,南方以平原为主
B .北方水源不足,南方热量不足
C .北方煤铁丰富,南方有色金属丰富
D .北方以能源工业为主,南方以重工业为主 12.西部大开发的优势是:( ) A .人才、技术、资金充足 B .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
C .国境线长,邻国较多,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
D .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较好,劳动力资源丰富 图4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13—14题:
图4
13.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 .电子装配
B .水产品加工
C .石化工业
D .钢铁工业
14.该产业部门属于( )
A .劳动密集型工业
B .技术密集型工业
C .原料指向型工业
D .资金密集型工业
15.下图表示1986~2010年深圳市劳动用工需求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该市( )
日本
Ⅰ阶段
香港、台湾地区
中国大陆、越南等
Ⅱ阶段
A.近年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B.近年产业升级加快
C.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逐年提高
D.劳动人口平均年龄明显减小
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回答16~18题。

16.京津冀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①土地和耕地面积大②人口少③水资源利用率高④水资源总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7.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中、西线调水线路都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东线方案全部调水线路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C.西线方案的调水线路与西气东输线路大致相同
D.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缺水的矛盾
18.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 )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②需开挖新河道,增加工程量
③污染严重,水质差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A.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③④
图为“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示意图”。

读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以输出火电为主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关于我国“西电东送”工程意
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B.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
C.减轻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D.促进沿线地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

2017年6月17日是第23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世界主题是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家园,我们的未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荒漠化,建设绿色家园,国家林业局倡议:人人参与防治荒漠化,共建绿色美丽家园!思考并完成21~23题。

21.为迎接今年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制作了四幅景观图片,其中属于土地荒漠化的是( )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导致①中现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蚀B.水蚀 C.冰川侵蚀D.海蚀
23.导致②中现象出现的自然原因是( )
A.气候干旱,大风频繁 B.降水少,但有时强度大
C.人口增长迅速D.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

下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

完成第24~25题。

24.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
林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5.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
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
A.①
B.②
C.③
D.④
2017-2018学年高二上
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答题卷Array
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
二、综合题(共3道大题,合计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国家《纺织工业调整
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
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

材料二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长期以来,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还远销美国和欧盟,产业整体效益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

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

材料三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

(1)从产品生产成本角度分析,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4分)
(2)分析浙江将纺织服装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部门等保留在原地的原因。

(4分)
(3)说出产业转移对新疆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6分)
27.读中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图,回答问题。

(每空2分,共20分)
(1)填出三大工程的名称:②是工程,③是工程南部通道,
④是工程东线线路。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以运河为主要输水渠道,可以利用现有湖泊、河道、
水利设施向北方调水,因此工程量
较(大或小)。

(3)①处调出的电力是以(填水电或火电)为主,③处调出
的以(填水电或火电)为主。

(4)②的主体工程调出的资源主要来自盆地和陕甘宁地区。

(5)三大工程中,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
具体影响有_____ ___、__
_____。

2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1)A沙漠名称是_____ ___,B沙漠所在省区是___ _____。

(4分)
(2)我国西北地区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人为原因主要有:(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治理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措施有哪些?(6分)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